第37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钱汝君觉得好像她还可以做最多。
  来到大汉,钱汝君好像渐渐的能够接受,有我没有你的想法。
  五十多年前的汉楚战争结束,不代表大汉就开始和平,这些人其实,都经过战乱的时代,即使是现在号称文景之治,大汉一半的地方,还是不太平!
  甚至跟地方政府都有得斗,大汉人民的血性还是没有消失!
  即使他们在耕作,但是,耕作在大汉其实还是要面临随时出现的危险,一个老虎随时下山叼走小孩,甚至跟成年人战斗都是常见的。
  随时跟老虎保持战斗的农民,其实战斗力还是杠杠的。
  钱汝君发现,她受到明清的影响太多,毕竟戏剧里对这个时代的交代比较清楚。
  到了明清时代的农民基本上就是农民,这种血性大概是在大宋的时候,被赵匡胤政策灭杀掉。
  国家都还没有完成统一,竟然就把兵马放归南山。而且有不给当兵的人活路。
  要不然不会到了宋朝,都朗诵着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然后每个都乖顺的像个小男孩,随契丹玩弄。
  大宋以后,打仗大概就是一种耻辱了。
  军队作战的事情跟人民越离越远,也让人民对于战争,产生了恐惧。
  或许也是人越有钱,越恐惧死亡的原因。大宋百姓生活已经跟周边国家拉开来一个极大的差距。
  大明朝的富裕,都掌握在士绅阶级手上。
  “为什么还有游牧民族能够打杀进来?幸好这次只出现五百人,要是再出现更多人,我们死伤的人就不会只有一千多人。”
  在钱汝君的人生中,她头一次面对这么多死亡。
  草原上缺乏燃料,虽然钱汝君记得那里有煤,也没有办法去挖。她可不敢让人离开大部队。而他们现在停留的地点,是皇帝刘恒选定的“安全地带”
  这是钱汝君头一次,亲眼面对战争。面对死亡,在埋自己人的时候,钱汝君跟天地跪了下来。
  学堂岛学生,在朝鲜的战争根本就不像战争,站在地上的人要面对马匹的冲击力的时候,有许多的无助,甚至无法阻挡。
  这些人,在这种情况之下,竟然反手抱住了马脚,让许多牧民从马上跌下来。
  钱汝君把学堂岛学生,送了出去,在地上洒了非常多的铁钉,才让更多的匈奴人跌下马,前后俘虏了一百多个人。
  五分之一的战损没有办法让牧民退去,但是还有更多受伤死亡的人。
  钱汝君手上有一万多人,这一万多人,围攻五百人,除非是懦弱的人,要不然,光是靠围着,也能把对方围死。
  钱汝君知道,她的人,是以命换来胜利。
  “你们从哪里来的?是附近的牧民?”
  钱汝君试探道。
  她知道,附近已经没有牧民,附近一百公里的牧民都在皇帝大军来的时候,望风而逃。
  他们很容易算出,什么样的情况,他们可以戏弄对手,什么样的情况,他们可以艰苦作战,并且在最后得到好处。
  没有胜利希望多时候,他们会逃走,寻找更多的人会合,知直到他们有信心赢得这场战争。
  有外敌的时候,就算他们本身有什么内部问题,也会想忽略过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