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节(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知府打了个冷颤,心底一凉,忙不迭道:“下官明白,下官明白。”
  霍鞅“嗯”了一声,敲打了他一番也不再多说,而是问:“此前我在府衙,曾听说望州清吏司郎中年迈,到了致仕的年纪?”
  陈知府躬着身子答是,作解道:“听说赵郎中已经向上头递了折子,什么时候皇上批复,还不知道呢。”
  霍鞅颔首,倒也不隐瞒自己的所想,对蔺伯钦说道:“待回京后,我会向皇上举荐你,替补望州清吏司郎中一职。”
  “霍大人,这……下官怕难恐胜任。”蔺伯钦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霍鞅笑道:“蔺大人不必过谦,此前顾县丞将你近些年办案的卷宗、治理农业、掌管徭役赋税等方面的文书,全都给我过目。按理说,你早就该升迁,却仍在清远县做县令,这和历年吴光弼做监察御史有很大的关系。再者,清吏司郎中一职,也不过从六品,可能还不如你在清远县更有实权。”
  刑部有清吏司十二,主管刑名案件。而望州地处偏远,除了掌刑名,还要收办望州鄞州御史、幽州将军文移,督办一些杂事。
  说来说去,还真不如窝在一个小小的清远县。
  但这是一个契机。
  只有从小县调到州城,才能有机会从州城升迁到直隶、京城,一路青云直上。
  蔺伯钦不是石头,他也曾记得自己寒窗苦读是为了什么。只有获得更多的权利,才能大展宏图,完成自己的抱负。
  故此,在听完霍鞅所说的话后,他恭敬的回一礼:“下官提前多谢霍大人提拔。”
  一旁的陈知府听二人交谈,默不作声,眼神却是暗了暗,心底不平。
  ***
  楚姮在医馆里装病,却也想探听吴光弼的案子如何了。
  她让濯碧和溪暮两个来回跑了好几趟,待得知春二姐和蔡高义都已被抓,不日押解上京,才松了口气。
  押人上京的肯定是她师父。
  等霍鞅一走,自己又可以无所畏惧。
  溪暮这时端来一碗药,走到楚姮暂时休息的躺椅前,双手递上:“夫人,趁热快喝几口。”
  楚姮看着黑乎乎的药汁,脸色也跟这药黑的差不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