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3 / 4)
原本还摇摆不定的众人,心里头忽然就有了主意。
正当满室静寂的时候,定北王忽地走到众人之前,当先撩了衣袍跪下,高呼万岁。
而后是顾阁老、众位大学士。
再然后是几位老将军。
其余人再不迟疑,随即跪下叩拜。
一切,已成定局。
新帝即位的消息传到京州的时候,元槿正在和钱阿婆在院子里说话。
如今新年还未完全过去。
虽然冀都那边风起云涌。不过京州这个百废待兴的地方,却只得了个“全城戒严”而已,并未有什么大动静。
对老百姓们来说,全城戒严仅仅代表着不能到处乱跑、不能到处走亲戚了而已。关上门来和自家人和和乐乐的在一起把这个年给过了,一样开心。
所以,京州的百姓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毕竟大家都不清楚到底冀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直到这两天,传出了皇上驾崩的消息,大家的心里才咯噔一声,意识到真的是出大事了。
大到要变了天。
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白布,来祭奠这位英年早逝的帝王。
好在除此之外,一切如旧。
小孩子们不懂事,抱怨没的新衣红衣穿了。
大人们赶忙捂住孩子们的口,让他们断然不能再如此说。
京州的百姓这两天,过的颇为不如意。
也正因为这个缘故,钱阿婆寻了法子来,小心翼翼的跑到了元槿这边串门。
想到这两天里发生的事情,钱阿婆就忍不住一通感叹。
“这皇上,说起来也没做多少事情。咱们老百姓啊,就是觉得,多一口饭吃就是好的。可他倒好,让咱们过的越来越不如意。这可不行。”
想了想,自己是说了故去之人的坏话了。钱阿婆赶忙往地上啐了几口,呸呸呸几声,而后道:“人一去了,好的坏的都成了过去。只希望往后的能带着咱们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怕这新上来的,不知道咱们老百姓的苦处。”
听闻她这样说,元槿想了想,说道:“我想,他往后会知道您的这个愿望的。”
钱阿婆点了点头,笑道:“所以说,小娘子你是最心善的了。”
元槿看她剥豆子剥的辛苦,就拿了个杌子在她旁边坐下,顺手帮她剥了起来。又笑着问道:“阿婆怎么这么说?我可没瞧出自己这样好来。”
“你看,那位新上去的,无论是谁,一定都是听不到咱们说的话的。小娘子这样说,岂不是来安慰我?”
她之所以唤元槿小娘子,是因为她知道元槿已经成了亲。
钱阿婆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这一家里最小的这位姑娘,居然是已经出嫁了的。
再问这位小娘子的哥哥们和姐姐们,都还没有成亲。 ↑返回顶部↑
正当满室静寂的时候,定北王忽地走到众人之前,当先撩了衣袍跪下,高呼万岁。
而后是顾阁老、众位大学士。
再然后是几位老将军。
其余人再不迟疑,随即跪下叩拜。
一切,已成定局。
新帝即位的消息传到京州的时候,元槿正在和钱阿婆在院子里说话。
如今新年还未完全过去。
虽然冀都那边风起云涌。不过京州这个百废待兴的地方,却只得了个“全城戒严”而已,并未有什么大动静。
对老百姓们来说,全城戒严仅仅代表着不能到处乱跑、不能到处走亲戚了而已。关上门来和自家人和和乐乐的在一起把这个年给过了,一样开心。
所以,京州的百姓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毕竟大家都不清楚到底冀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直到这两天,传出了皇上驾崩的消息,大家的心里才咯噔一声,意识到真的是出大事了。
大到要变了天。
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白布,来祭奠这位英年早逝的帝王。
好在除此之外,一切如旧。
小孩子们不懂事,抱怨没的新衣红衣穿了。
大人们赶忙捂住孩子们的口,让他们断然不能再如此说。
京州的百姓这两天,过的颇为不如意。
也正因为这个缘故,钱阿婆寻了法子来,小心翼翼的跑到了元槿这边串门。
想到这两天里发生的事情,钱阿婆就忍不住一通感叹。
“这皇上,说起来也没做多少事情。咱们老百姓啊,就是觉得,多一口饭吃就是好的。可他倒好,让咱们过的越来越不如意。这可不行。”
想了想,自己是说了故去之人的坏话了。钱阿婆赶忙往地上啐了几口,呸呸呸几声,而后道:“人一去了,好的坏的都成了过去。只希望往后的能带着咱们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怕这新上来的,不知道咱们老百姓的苦处。”
听闻她这样说,元槿想了想,说道:“我想,他往后会知道您的这个愿望的。”
钱阿婆点了点头,笑道:“所以说,小娘子你是最心善的了。”
元槿看她剥豆子剥的辛苦,就拿了个杌子在她旁边坐下,顺手帮她剥了起来。又笑着问道:“阿婆怎么这么说?我可没瞧出自己这样好来。”
“你看,那位新上去的,无论是谁,一定都是听不到咱们说的话的。小娘子这样说,岂不是来安慰我?”
她之所以唤元槿小娘子,是因为她知道元槿已经成了亲。
钱阿婆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这一家里最小的这位姑娘,居然是已经出嫁了的。
再问这位小娘子的哥哥们和姐姐们,都还没有成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