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荷叶托首的交椅边上放了一张绣凳,让苏小月坐下说话。
  “我尝了你刚才送来的酱汁,那味道真的是好,我这辈子跟着他走南闯北的,什么没有见过,就见没有尝过你这美味的酱汁,你做出这美味的酱汁可有什么想法?”
  张太太问得诚恳,就是一副长辈关心晚辈的模样。
  苏小月是有些想法的,她先前向方河打听过,这永丰县有三大作酱家族,一个是莫家,一个是李家,一个是孟家。
  这三家在永丰县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其地位不是一般人能动摇,可是市场需要不是看家族的力量和历史,而是做出的东西吸不吸引人,苏小月这酱铁定是吸引人的,只要一上市,必然引起轩然大波。
  在苏小月还没有十足把握之前,至少山泉还没有弄到手之前,她不能把自己的酱推广出去,免得引来纠纷,他们承受不住。
  张太太见苏小月沉思着未答,她倒先说了:“我看这酱汁的生意不是一朝一夕的,你暂且少做些送县学里销货,过两年时机成熟了再出售出去,不管是你们自己组建一支船队或是与他家船队合作,都是一个好出处。”
  苏小月也是这么想的,卖给永丰县的百姓就是与这几大家族抢生意,要是三天两天与人发生纠纷,这生意也别想做了,若是直接销往外地,那就另当别论,反正各做各的生意,各走各的前程。
  苏小月点头,张太太拍了拍她的手,“是个灵犀的孩子,一点就通了。”
  接着从嬷嬷手中拿了个封红塞苏小月手中,“看着你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如今家庭和睦,又生了孩子,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这是我的一点心思,你且收着,改日等孩儿大了,你把孩子抱来瞧瞧,我也跟着沾沾喜气儿。”
  苏小月不好意思收下,手却被张太太按下,“你且收好,以后你若得空,送菜的时候跟着一块儿来,我一个人处在深闺中,连个说贴心话的人都没有。”
  苏小月也高兴,不想与张太太成了忘年之交,与她一起又聊了大半个下午,直到前院方河派人过来寻人,苏小月才起身而去。
  张太太叹了口气,向一旁的嬷嬷说道:“这孩子我看着她一步一步走来的,先前来的时候身穿补丁衣裳,瘦成皮包骨,看得人心痛,现在她终于苦尽甘来,身材也壮了些,人也长得圆润了,看她眉眼间的笑容,日子过得是舒心。”
  嬷嬷望着走出去的苏小月,“这孩子也心灵手巧,这酱汁在京城里都没有,若是被人发现,恐怕是祸而不是福。”
  作者有话要说:
  ☆、第62章 生意露馅
  张太太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她才强行把这酱汁的销路给按下了,只能缓两年,两年时间也够祈家想法子的。
  “大人这会儿在哪儿?”
  嬷嬷回禀,“大人在前院,夫人可是让人去叫?”
  “不了,我们去前院,前院可有客?”
  “倒没有,大人在书房里练大字。”
  张太太忍不住笑了,“他倒是有这闲心。”
  嬷嬷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大人说要题一副字给夫人挂屋里去,免得夫人老觉得无事可做。”
  “题字?又是字迷?”张太太笑不起来了,若不是这年纪不适合做小女子家的动作,她真想撇嘴,于是拿巾子掩了嘴,巾子下撇嘴,有些不服气,上次夫君写的那道字迷害她想了两三个月才猜出来,同时也让张太太与自家夫君拗了好半月的气才准他回后院,这次又来字迷,若是太难的她可不干。
  主仆两人这么说着,不知不觉到了前院,整个张府的下人也不多,都是从京城里带来的,到了这边只往前院里添置了几个。
  当初想选几个皮相好看些的丫鬟接待客人时用,没想张大人不高兴了,对着张太太怒吼,“在京城里我小心堤防,迎人喜好也就算了,到了这穷山僻壤之地,我还依着他人喜好作甚,你明知道我不喜欢美婢近身,着实不行找几个皮相好的少年做书僮守在县学时去。”
  这说的什么话,当即就把张太太气得脸都红了,找皮相好的少年做书僮,把县学里当成什么了,于是夫妻两一个说要找美婢,一个说要找少年,最后一合计,干脆找几个忠厚的下人端茶倒水得了。
  这下张大人高兴,“早就应该这样的,院子里就你一朵花就行了,其余的都不能入我的眼。”
  这下张太太也高兴,都老夫老妻的,还一朵花呢,也不羞死个人。
  随着张太太的思绪,转眼进了书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