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抹额不算什么,最后冯莺又在上面缝了一颗龙眼大的孔雀石。有了这颗绿澄澄的宝石映衬,原本只是有些土豪气的抹额一下子就变的贵气十足。
  后来冯莺又亲自去了一趟周家,把房山和年礼托付给周管事,周管事自然是笑吟吟的应下了。这些日子,他家又得了两回冯莺送的青菜。就算冯莺不送他家东西,有大田氏的话那里,周管事也不敢怠慢她。只是冯莺这样客气,只让他心里觉得更加熨帖。
  这些日子房山早就备好了要去京城贩卖的皮毛,加上冯莺的那十张玄狐皮,价值也算不菲了。
  送走房山,冯莺便索性让门房关起门来过日子,虽说是年节下应该正是忙碌的时候,只是她在这里就认识那么几家人,等年关底下再去送礼也不迟。
  因为宋大妞做活非常快,家里上上下下的衣服她半个月就做好了,冯莺实在喜欢她的手艺,便又央她给自己绣一个桌屏。横竖回家也是做活,家里还没有这边干净暖和,说是只管一顿中饭,但是每日总有两三回点心和各种汤羹。在冯家待了这些日子,宋大妞做的活也不少,不但没瘦反而圆润了许多。
  在冯家待了这么长时间,宋大妞一直都在东稍间,这天因为要看冯莺选桌屏的花样子,大妞才跟着进了暖阁。当她看到博古架上摆的累累的书时,不由的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冯莺看见了她眼底的表情,不由问:“你也喜欢看书吗?”
  闻言,大妞有些落寞的低下头:“喜欢,只是我不大识字。我爹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不肯教我们姐妹识字,我还是在绣坊做工的时候跟着师傅稍微认了几个字,勉强不是睁眼瞎罢了。”
  只看大妞如今的处境,冯莺一早就猜到她爹宋秀才不是什么有大智慧的人,要不不会让女儿陷入如此困境。这会听见大妞这样说,冯莺还是忍不住冷笑道:“别怪我说话难听,怪不得令尊这个年纪了还只是个秀才,他这般瞧不起女子,难不成也忘了自己是从女人肚子里出来的。”
  正文 第六十八章碧莲与房山
  说完之后冯莺才惊觉自己有些失言了,因此不好意思的扯扯嘴角:“是我冲动了,世情如此,也不只是令尊一人的错。不过你自己能知道找机会识字说明心里是个有成算的,这样很少。这世间的男人往往都是一边张扬着‘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边又幻想着红袖添香,总之是各种自相矛盾。可是世人常常忘了,女人是世上所有男子的母亲,一个读书明理的母亲和一个大字不识目光短浅的母亲,哪个教出来的孩子更容易成材,似乎是一目了然的事。然而这世上大多数的男人却选择了一叶障目。”
  大妞想起了自己四五岁开始就要学针线做家务长大了还要出去做活挣钱养家,而自己的兄弟却只要每天穿戴的干干净净的去学堂读书就成。这么多年下来,她虽然已经习惯了,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也常常不甘心的自问:凭什么?冯莺的话很自然的勾起了大妞的心事,她有些懵懂的问:“为什么世上的男人都不愿让女人读书识字?”
  冯莺无奈的道:“为什么?因为他们心里害怕,他们怕世上的女子都读书明理之后便再也不肯受他们的奴役、压迫,到时候他们还拿什么享受性别带给自己的优越感呢?”
  发现话题歪的有些厉害,冯莺赶紧拿出自己以往画的几张画来:“我不过是随口说说而已,来,看看哪一张做花样子好看。”
  两人从里面选了一张梅石图,花样简单清新,是冯莺比较喜欢的一张画。
  借着大妞绣桌屏的便利,冯莺也拿起绣花针开始练习起女红。前世她也玩过十字绣、丝带绣之类比较简单的刺绣,加上原主的记忆,稍微练习了几天,她就能绣出简单的花朵来。虽然跟大妞、碧莲她们没法相提并论,但冯莺对自己的进度已经是十分满意了。
  刺绣比做衣服要多耗许多时间,当那幅一尺见方的梅石图绣完的时候,时间也已经到了腊月中旬,冯莺这里也着实没有活计要给大妞做了。便让碧莲封了六两银子给她,还给了她两块料子,一块大红色的织锦缎和一块胭脂红色的绵绸布。
  大妞在绣坊待过,知道织锦缎子价值不菲,便推辞不肯要,被冯莺硬塞给她:“听说你三月里就要出嫁了,却连喜服都还没开始做。你就用我这料子做喜服吧,要是不收,我会以为是你嫌弃这料子不够好。”大妞这才千恩万谢的收下衣料。
  冯莺挺喜欢这姑娘的性子,善良但是心中也有成算,估摸着她也不是天生的懦弱,而是她就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要是瞒着父母藏私房钱那才真的会被这个时代的人所不齿。冯莺如今只盼着她的夫家是通情达理的人家,能让她更好的成长和蜕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