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战争开始(2 / 5)
唐军的铠甲抛弃了魏晋的具装铠,演变为以明光铠为代表的唐十三铠,明光铠是一种护胸镜锃亮的板式铠甲,非常华丽,而且重量更加轻,防御力大大的提升。据《唐六典》记载,唐十三铠,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
军马主要有四种:产于呼伦贝尔草原的蒙古马、西域的哈萨克马、焉耆马、和威尔勒马。尤其是后两种,因其高大健壮、长颈高扬、步辐伸展流畅,对缰绳反映灵敏,是唐军正规骑兵使用最多的马种。
要说到唐军轻骑当中的王者,当属当下禁军和安西军的前身玄甲军,强将手下无弱兵,汉光武帝扫平天下,幽州突骑功不可没。太宗皇帝纵横驰骋,就不能不提到他手下那只玄甲军了。对于这只玄甲军,史书中的记载并不详细,只能通过各种史料的只言片语,来拼凑这支精锐骑兵的形象。
《资治通鉴》对于玄甲军的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行台仆射屈突通、赞皇公窦轨将兵按行营屯,猝与王世充遇,战不利。秦王世民帅玄甲救之,世充大败,获其骑将葛彦璋,俘斩六千馀人,世充遁归。”
这段文字虽然很短,但玄甲军的战斗力和作用可见一斑。太宗皇帝几乎每战都身先士卒,他自己一身玄甲,率领着骑兵如同黑云一般压向敌阵,声势迫人,加上玄甲军本身的精锐,几乎是无坚不摧的。
古时作战,常选精锐的战士作为先锋突击,称为选锋。玄甲军也可以认为是选锋的一种。玄甲军不同于东汉的幽州突骑,并不由单一地区或者单一部族的兵员组成,玄甲军是从太宗皇帝当时所统帅骑兵中选拔出来的精锐,组成应该非常复杂,而且玄甲军担负的作战任务很重,每战必当先锋,伤亡也不在少数,估计应该是不断选拔补充,保持一定的兵员定额。
关于玄甲军的由来,还要追溯道高祖李渊在太原一带负责防守突厥之时,他仿效机动灵活的突厥骑兵,组建了一些规模不算太大的精锐轻骑兵部队。
高祖李渊起兵之初,太宗皇帝身边已经形成一支由丘行恭,段志玄等人领导的精锐骑兵部队。到了击败薛举,吞并陇右骑兵以后,唐的骑兵部队大大加强,而玄甲军也大大加强,加上秦琼,尉迟敬德等名将的加入,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无敌的玄甲军劲旅诞生了。
太宗皇帝登基后,拆分玄甲军。一部分成为皇宫近卫部队“百骑”,长期驻扎在皇宫附近只在内部实行轮换而不离开京城。玄甲军的主要部分,交给了李靖,组成了安西军,在唐对突厥的灭国性战争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如今狄仁杰手上的这支两万人的轻骑兵队伍,虽然比不上玄甲军那么精锐,但是用来对付土人叛军的话,也足够了。
要是将这支只要的军事力量用于守城的话,那可就太浪费了,憋在城中的轻骑兵,一旦失去了他们激动灵活的特点,威力无疑会大打折扣。
所以尽管有些冒险,狄仁杰还是将手上能够拼凑起来的全部力量全都拉到了城外,准备和土人叛军面对面的决一死战。
杜学武此刻也是一身戎装,骑在马上,立于狄仁杰的身侧,道:“师兄!还是小弟正面对敌,师兄率领奇兵,如今这桩祸端,归根结蒂,毕竟是小弟惹出来的!”
欧翁率部叛乱虽然不是杜学武的责任,可要不是他急功近利,要搞民意普选,让那些土人头领保住了权利的话,也不会欧翁一举事,就应者云集,短短时间内,将澳洲道的大好形势,全都毁于一旦。
杜学武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心里却是十分内疚,不单单是觉得对不起狄仁杰,更是愧对杜睿的信任,所以才这么急着将功赎罪。
狄仁杰淡淡的一笑,道:“仲辅!这件事就不要再争执了,为兄身为澳洲道观察使,北澳州刺史,这危险的活计自然该留给自己!况且为兄不熟悉战事,率兵突袭,最重要的就是临机决断,把握好时机,这一点为兄比不上你!”
狄仁杰虽然在历史上也称得上是允文允武,可战阵之事,却非他所长,杜学武就不一样了,他虽然从小学文,可毕竟是杜睿的儿子,自小也在杜睿的教导下,修习过武艺,更是研读兵书战策,纵然不像他的长兄杜学文那么擅长,但是在这澳洲道,还真的难以找出,比他更强的了。
杜学武争辩道:“师兄正是因为如此,小弟才要和你换换,师兄不通武艺,万一战阵之间有个什么差池的话,小弟心中难安!”
狄仁杰道:“仲辅!这件事就不要再争执了,只要你把握住机会,突袭土人叛军,你打的越好,为兄就越是安全,你记住,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澳洲的叛乱能不能平定,可就看你的了!”
杜学武闻言,心中不由得一阵感动,此前他的种种改革,狄仁杰都是不遗余力的支持,纵然澳洲道烽烟四起,狄仁杰也不曾有过半句怨言,此刻又将这等大事托付给他,杜学武心中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见狄仁杰主意已定,杜学武也不再争了,对着狄仁杰一拱手,道:“师兄放心,小弟记下了!”
杜学武说完,便招呼着掌军校尉,率领五千轻骑兵,按照他们之前议定的计划,分兵而出,转眼间就消失了。
这时,安顿了部族战士的格洛组长走了过来,狄仁杰见状,连忙下马迎接:“岳父大人!”
格洛组长上前一把托住了狄仁杰,止住了他行礼,对狄仁杰这个女婿,他还是十分满意的,年纪不大,就已经成了这片大陆的实际统治者,当然他是分不清什么君君臣臣那些乱七八糟事情的。
“我们是一家人,你要是以后不再对我这么客气就好了!”格洛组长笑道,“十三个部族的战士都已经准备好了,我们随时都准备为了守护家园战斗。”
对格洛组长来说,投降了大唐之后的日子并不难过,相反的,在接受了移民所带来的文化之后,他甚至觉得以前的那种生活方式才是错误的,他已经迷上了唐人那些新奇的物品,对他来说,现在北澳州就是他的家园,他也确实将自己当成了一个唐人看待。
如今欧翁反叛,要进犯北澳州,格洛族长自然不答应,要是唐人当真失败了,澳洲大陆的主人换成了欧翁的话,他又要回到那曾经蒙昧的日子里去了。
和格洛族长有同样想法,而且亲善唐人移民的也大有人在,经过格洛的一番鼓动,立刻就聚集起了一支两万人的队伍,与唐军并肩作战。
狄仁杰重重的点点头,道:“岳父大人!多谢您了!”
格洛哈哈一笑,道:“我说了,我们是一家人,还说什么谢谢,如果你真的要感谢我的话,就尽快和卢娜给我生个外孙!我老了,我想在去见神灵之前,看到你们的孩子!” ↑返回顶部↑
军马主要有四种:产于呼伦贝尔草原的蒙古马、西域的哈萨克马、焉耆马、和威尔勒马。尤其是后两种,因其高大健壮、长颈高扬、步辐伸展流畅,对缰绳反映灵敏,是唐军正规骑兵使用最多的马种。
要说到唐军轻骑当中的王者,当属当下禁军和安西军的前身玄甲军,强将手下无弱兵,汉光武帝扫平天下,幽州突骑功不可没。太宗皇帝纵横驰骋,就不能不提到他手下那只玄甲军了。对于这只玄甲军,史书中的记载并不详细,只能通过各种史料的只言片语,来拼凑这支精锐骑兵的形象。
《资治通鉴》对于玄甲军的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行台仆射屈突通、赞皇公窦轨将兵按行营屯,猝与王世充遇,战不利。秦王世民帅玄甲救之,世充大败,获其骑将葛彦璋,俘斩六千馀人,世充遁归。”
这段文字虽然很短,但玄甲军的战斗力和作用可见一斑。太宗皇帝几乎每战都身先士卒,他自己一身玄甲,率领着骑兵如同黑云一般压向敌阵,声势迫人,加上玄甲军本身的精锐,几乎是无坚不摧的。
古时作战,常选精锐的战士作为先锋突击,称为选锋。玄甲军也可以认为是选锋的一种。玄甲军不同于东汉的幽州突骑,并不由单一地区或者单一部族的兵员组成,玄甲军是从太宗皇帝当时所统帅骑兵中选拔出来的精锐,组成应该非常复杂,而且玄甲军担负的作战任务很重,每战必当先锋,伤亡也不在少数,估计应该是不断选拔补充,保持一定的兵员定额。
关于玄甲军的由来,还要追溯道高祖李渊在太原一带负责防守突厥之时,他仿效机动灵活的突厥骑兵,组建了一些规模不算太大的精锐轻骑兵部队。
高祖李渊起兵之初,太宗皇帝身边已经形成一支由丘行恭,段志玄等人领导的精锐骑兵部队。到了击败薛举,吞并陇右骑兵以后,唐的骑兵部队大大加强,而玄甲军也大大加强,加上秦琼,尉迟敬德等名将的加入,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无敌的玄甲军劲旅诞生了。
太宗皇帝登基后,拆分玄甲军。一部分成为皇宫近卫部队“百骑”,长期驻扎在皇宫附近只在内部实行轮换而不离开京城。玄甲军的主要部分,交给了李靖,组成了安西军,在唐对突厥的灭国性战争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如今狄仁杰手上的这支两万人的轻骑兵队伍,虽然比不上玄甲军那么精锐,但是用来对付土人叛军的话,也足够了。
要是将这支只要的军事力量用于守城的话,那可就太浪费了,憋在城中的轻骑兵,一旦失去了他们激动灵活的特点,威力无疑会大打折扣。
所以尽管有些冒险,狄仁杰还是将手上能够拼凑起来的全部力量全都拉到了城外,准备和土人叛军面对面的决一死战。
杜学武此刻也是一身戎装,骑在马上,立于狄仁杰的身侧,道:“师兄!还是小弟正面对敌,师兄率领奇兵,如今这桩祸端,归根结蒂,毕竟是小弟惹出来的!”
欧翁率部叛乱虽然不是杜学武的责任,可要不是他急功近利,要搞民意普选,让那些土人头领保住了权利的话,也不会欧翁一举事,就应者云集,短短时间内,将澳洲道的大好形势,全都毁于一旦。
杜学武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心里却是十分内疚,不单单是觉得对不起狄仁杰,更是愧对杜睿的信任,所以才这么急着将功赎罪。
狄仁杰淡淡的一笑,道:“仲辅!这件事就不要再争执了,为兄身为澳洲道观察使,北澳州刺史,这危险的活计自然该留给自己!况且为兄不熟悉战事,率兵突袭,最重要的就是临机决断,把握好时机,这一点为兄比不上你!”
狄仁杰虽然在历史上也称得上是允文允武,可战阵之事,却非他所长,杜学武就不一样了,他虽然从小学文,可毕竟是杜睿的儿子,自小也在杜睿的教导下,修习过武艺,更是研读兵书战策,纵然不像他的长兄杜学文那么擅长,但是在这澳洲道,还真的难以找出,比他更强的了。
杜学武争辩道:“师兄正是因为如此,小弟才要和你换换,师兄不通武艺,万一战阵之间有个什么差池的话,小弟心中难安!”
狄仁杰道:“仲辅!这件事就不要再争执了,只要你把握住机会,突袭土人叛军,你打的越好,为兄就越是安全,你记住,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澳洲的叛乱能不能平定,可就看你的了!”
杜学武闻言,心中不由得一阵感动,此前他的种种改革,狄仁杰都是不遗余力的支持,纵然澳洲道烽烟四起,狄仁杰也不曾有过半句怨言,此刻又将这等大事托付给他,杜学武心中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见狄仁杰主意已定,杜学武也不再争了,对着狄仁杰一拱手,道:“师兄放心,小弟记下了!”
杜学武说完,便招呼着掌军校尉,率领五千轻骑兵,按照他们之前议定的计划,分兵而出,转眼间就消失了。
这时,安顿了部族战士的格洛组长走了过来,狄仁杰见状,连忙下马迎接:“岳父大人!”
格洛组长上前一把托住了狄仁杰,止住了他行礼,对狄仁杰这个女婿,他还是十分满意的,年纪不大,就已经成了这片大陆的实际统治者,当然他是分不清什么君君臣臣那些乱七八糟事情的。
“我们是一家人,你要是以后不再对我这么客气就好了!”格洛组长笑道,“十三个部族的战士都已经准备好了,我们随时都准备为了守护家园战斗。”
对格洛组长来说,投降了大唐之后的日子并不难过,相反的,在接受了移民所带来的文化之后,他甚至觉得以前的那种生活方式才是错误的,他已经迷上了唐人那些新奇的物品,对他来说,现在北澳州就是他的家园,他也确实将自己当成了一个唐人看待。
如今欧翁反叛,要进犯北澳州,格洛族长自然不答应,要是唐人当真失败了,澳洲大陆的主人换成了欧翁的话,他又要回到那曾经蒙昧的日子里去了。
和格洛族长有同样想法,而且亲善唐人移民的也大有人在,经过格洛的一番鼓动,立刻就聚集起了一支两万人的队伍,与唐军并肩作战。
狄仁杰重重的点点头,道:“岳父大人!多谢您了!”
格洛哈哈一笑,道:“我说了,我们是一家人,还说什么谢谢,如果你真的要感谢我的话,就尽快和卢娜给我生个外孙!我老了,我想在去见神灵之前,看到你们的孩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