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更合一(7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次的事情是胤禛和十三一起查的,本以为和宜妃有关,没想到牵扯上了另外一个人,而永和宫里,德妃竟然睁眼看着敏妃遇害。
  “我恨呐!为什么宫里充满了算计,为什么是我额娘!”
  胤祥说到他额娘,鼻子一酸,也许有酒精的作用,这会儿眼眶发红,竟是要哭了出来。
  “大哥说是太子的手笔,那死去的宫女确实接触过毓庆宫,我很不想相信,为什么?”
  “皇阿玛为什么不让人查,为什么我额娘死后就一道圣旨打发了?”
  “敏妃?那又有什么用?她都死了,不觉得讽刺吗?是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比不过太子吗?”
  皇阿玛不查了,只让人呆了一道圣旨回京,不就是不想事情查到最后确认是太子所为吗?
  太子竟然明目张胆的害人,皇阿玛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皇阿玛心里,就只有太子一人吗?其他儿子就不是儿子了吗?
  他怎么甘心这件事就这么算了?他额娘就这么白死了?
  “十三弟,你喝醉了!”
  胤禛听到这里,压低了声音开口说道。
  这番言论太子,埋怨皇阿玛是不能够的,让有心人听到便是是非了。
  “弟弟没醉,弟弟也只敢在四哥面前说说,弟弟知道分寸。”
  “弟弟也不怕四哥介意,弟弟确实对德额娘有恨意,但是,四哥你是我的四哥,永远都是。”
  胤祥用袖子擦了擦眼睛,他知道四哥是为他好,可是他确实是不甘心的。
  不仅仅是太子害人,还有德妃娘娘。
  德妃冷眼旁观,丫头调换了药碗,这些是胤禛在永和宫的眼线说出来的。
  有太子的人接触那个宜妃宫里的宫女,加上胤褆的暗示,宜妃那里也有胤禟提供的安嫔的死因,疑点。
  貌似和索额图等人有牵扯的,还有胤祚的死因,这些都是不可外传的秘密。
  再有眼线的口供,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不难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
  德妃利用安嫔的死想翻出胤祚的真正死因,太子害怕德妃手里的证据对他不利想先下手为强,没想到德妃身边的宫女把掉包过后的药碗再一次掉了包。
  德妃冷眼旁观,无非是想拉背后的人下马把事情闹大,因为她知道是谁在背后操作。
  这里面,德妃固然是苦主,可德妃明明知道那药有问题,却不提醒,胤祥做不到不恨德妃。
  至于,安嫔到底是怎么死的,胤禛知道,这是德妃的手笔。
  德妃手里有太多不知名的药物,能让人不知不觉就没了的药,外人查不出来。
  可胤禛知道,那个被德妃救下的丫头是关键,那是德妃的人。
  如果不是德妃的话,她没必要救下那个丫头,只怕是为了后面对付太子等人的一个重要棋子。
  “……”
  胤禛知道十三的心里,便是他自己也是一样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