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聪明的坏处(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一,金兀术突然把台实从前线调回去,全力经营邢州城的防御设施,已经开始全面修补城垣,而且驱赶城内百姓往城头搬运砖石。
  第二,金兀术彻底放弃漳河西岸的防线,命令夹谷雏胡失全军后撤,在邢州城的东门、南门、西门外构筑防御设施,看样子要据城死守。
  第三,萧嘉德已经决定投诚,东面的耶律那野所部,经过上一次惨败之后,现在是人心惶惶,战斗力极具削弱。
  萧承来信的意思是:现在前线已经没有女真鞑子督战,如果李宪同意的话,让萧嘉德发动突然袭击,一战干掉耶律那野和死硬分子,然后把契丹效死营九千多骑全部拉出来。
  按照后世的话说,萧嘉德不想继续给女真鞑子当伪军了,已经同意战场起义,就等李宪一声令下。
  李宪的灵魂属于未来世界,对于战场起义的复杂性知之甚深,绝对不是萧承所说的干掉几个首脑,然后把近万人拉出来那么简单。
  首先,近万人的契丹效死营突然战场起义,金兀术手下只剩下不到五千人,他狗急跳墙的时候,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到底是拔腿就跑,还是对某一个方向发动自杀式攻击?不得而知。
  其次,契丹效死营本来和岳飞所部僵持,近万人突然离开阵地逃跑,就会造成四县之地出现真空状态,岳飞所部应该如何调整?
  再次,如果岳飞所部趁势向北平推过来,金兀术、完颜京又会采取什么动作?到底是向南反击、向东.突围、向北攻击,还是向西突围?完全摸不着头脑。
  还有,金兀术在邢州城大张旗鼓完善防御设施,到底是要固守待援,还是有另外的考虑?萧承的情报里面没有说明,也就是没有搞清楚金兀术的真实目的。
  既然对手存在若干选择,那就说明防不胜防。李宪手里的兵力有限,并没有对完颜京和金兀术实施包围,那就绝对不可能面面俱到。
  一旦完颜京、金兀术选定了一个出乎预料的冲击方向,从而造成更大的破坏,后悔都晚了。
  最后一点,契丹效死营近万人战场起义,首先就要考虑后勤保障问题,这又涉及到安置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对这些人如何处理的问题。
  要知道,契丹人的发型、穿着打扮、生活习惯完全不同,而且和汉民之间有巨大的民族冲突。一个处理不善,如果这近万人在自己腹地发动兵变,那就是一场灾难。
  这个年月不像后世的热兵器,有轻机枪、重机枪实施面打击,可以把暴动镇压下去。
  一旦近万人暴动,你用刀根本杀不过来。暴动的士兵用拳头、嘴巴,都能够给你造成数千人、数万人伤亡。
  解放军战士啃窝头,却让起义投诚过来的国民党士兵吃白面馒头。看起来是一个细节问题,却是战无不胜的法宝。
  后世的解放军之所以能够瓦解国民党的四百万军队,就是能够妥善处理战场起义、战场投诚、被迫投降的那些军队,让他们马上调转枪口上前线,而且战斗英雄层出不穷。
  在李宪的战略计划中,和女真鞑子的战争才刚刚开始,甚至还没有真正开始。
  今后还要面对契丹效死营的近四十万人,如果能够瓦解契丹效死营,仅仅三十万女真鞑子,收拾起来就容易多了。
  正因为如此,第一次战场起义就显得非常关键,如果考虑不周没有处理好,对今后的战局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居于这种考虑,李宪口述了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让讫离冶赶紧给萧承带回去:
  第一,把部队拉出来的时机要等候命令,绝对不能轻举妄动。尤其要注意保密,绝对不能把战场起义的消息扩散出去。
  第二,如果金兀术命令部队北撤,契丹效死营遵命行事,不要对抗,以免过早暴露自己的意图,等待更好的起义时机。
  讫离冶告辞离去,李宪又给齐鲁宣抚使张悫、东平知府阎琦、京东路兵马都钤辖邹吉发出指令:“山东境内、江淮地区没有遭遇兵灾,尽快给河北东路筹集一批粮草。”
  接下来两天时间,河北战场突然陷入沉寂状态。
  鸠魔铁的铁弓营、吕家寨的娘子军、肖桂云的汉儿军、刘璧的中山府叛军、董庞儿的汉儿军主力,摆成一个五角梅花阵形,却始终按兵不动。
  杨琼的红鸾营、杨可世的先头部队、孟威的前军大营,已经沿着胡卢河南岸、东岸展开,张遇的护旗营、周处的后卫营也进一步提前,处于李宪中军的左右两翼,也属于杨琼、孟威的增援部队。
  在李宪看来,该想的自己都想到了,现在就等完颜京、金兀术出招,可是等来的结果却让李宪吃了一惊。
  深入敌后联系达奚虎的屈明回来了,而且还带回来逐日军团萧焯的一封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