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打顶还是有些科学方法的,而且他要说的也不是黄道婆的研究结果。
  倒是实打实的现代研究成果。
  当初因为做黄道婆这个项目的模型和报告,他顺带着也解了一些周边知识。
  印象最深的就是棉花的打顶。
  因为他当时怎么都想不到,这个举动居然是棉花增产的关键。
  后面他当然进一步了解了打顶的科学原理。
  知道这能消除顶部生长优势,使棉花植株养分供生/殖/器官生长,减少无益的损耗,从而达到有增产增收的效果。
  只是,这顶也不是随随便便打的。
  关键在于时间和方法。
  打顶时间过早,造成棉花早衰,影响产量;
  打顶时间过晚,易造成棉花旺长,无效花蕾增多,也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所以一定要坚持一个原则:“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
  这一大堆有的没的一讲出来,刘老爷跟刘近南更加信服,也相信他这些都是在书上看的。
  不然,就凭这他一个文弱书生,哪里能懂这么细的种地的事儿?
  除非是从书上看的
  一想到这个,刘老爷就心疼,这样一本骑术,你说这沈家大哥和老爷子说烧就给烧了,这真是暴殄天物啊!
  有打顶的专业讲解做铺垫,刘家人对他接下来一整套的棉纺织知识普及也信服不已。
  沈伯谦也没藏私,从棉花摘下来晒干脱籽说起,又详细介绍并记录了他做的这些模型的功用。
  好不容易把这些说完,他还真是来了兴致,又补充了不少的细节技术知识。
  什么采用三锭木棉纺车,为了保证纺出的线的质量和速度,可以先在弹棉花的时候把棉花弹成棉条,再用来纺线就事半功倍了。
  再有就是什么“错纱、配色、综线、絜花”这些经典的织造技术。
  毕竟,他还做了一台机器复杂的提花机的模型.....
  刘近南本来只是随口一问,说这样织出来的布是什么样儿的?
  沈伯谦正说的兴起,张口就来:什么只要设计运作得当,所出布匹不仅可以织出花纹,还可以织出折枝、团凤、棋局、福禄寿喜这些喜庆字样的图案。
  听得刘家三口乍舌不已。
  在布上织出花纹的技艺,这时候倒不是没有,之不过都是一些不传之秘。
  但这直接在布上织出图案?未免太夸张了吧。
  刘老爷眼中分明就是不相信。
  沈伯谦一眼就发现了,心里十分不服,但面上还是淡淡的,心里却偷笑起来:还好我有证据。
  本书由新鲜论坛(凝涉)为您整理制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