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4章 扫清西北(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刻王韶的一番话不禁让他们深思。
  “此生为官所为何事?”
  这是一个大题目,大抵就是问你的初心是什么。
  这个时候还算不上物欲横流,外界的诱惑也没那么大,官员们只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为官。
  所以这个问题很容易就能激发出他们的共鸣来。
  “某当年读书时,想的是治理天下,当时某觉着宰辅们很蠢。”
  “某也是。”
  “某那时以为宰辅们都是傻子。”
  “哈哈哈哈!”
  众人策马缓行,不时爆发出大笑。
  谁没有初心?
  都有,只是在漫长的宦海中,在那些诱惑中变质了。
  “新政惠及百姓,这是某亲眼所见。”
  “嗯,免役法让百姓能安心种地,让小吏有了钱粮收入,不至于去勒索百姓为生,这便是善政。”
  “还有大宋钱庄,京兆府都有了,有商人经过秦州,说那利息低的……”
  “你还不知道吧,秦州放高利贷的钱头早就降利息了,说是再不降,回头大宋钱庄来了,没他们的活路。”
  “以前日子好过,如今每个府都放着两个御史,还时常更换。那些御史整日无所事事,就下来打听消息,但凡得知谁贪腐或是渎职,他们马上就会来查问,一旦查出来……据闻就是大功,那些御史被激的和疯狗似的,巴不得找到贪官污吏。这个天下啊!真的不同了。”
  王韶听着这些议论,想起了远在汴梁的沈安。
  这些新政都有沈安的影子在里面,如今新政在地方逐渐落地生根,就像是春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大宋。
  这些变化他也恍惚未觉,今日众人提及,他不禁欢喜的道:“这就是润物细无声啊!”
  沈安在信中说过,越是轰轰烈烈的就越容易出问题,在普遍反对新政的大背景下,不能玩大动作,只能一点点的去改造大宋。
  你看看这些官员,有人恍然大悟,有人如梦初醒。
  “原来新政已经那么多了?”
  众人看着他,然后捧腹大笑。
  新政早已深入了大宋的方方面面,包括此次征战。
  为何要安定西北?
  因为一旦北伐开始,就容不得失败。
  沈安说过,太宗皇帝的北伐就是大宋的一次机会,可惜高粱河大败,从此后大宋就从未站起来过。
  此刻大宋又看到了亮光,而北伐就是对大宋的一次救赎。
  所以他必须要在西北打一次漂亮仗,让大宋在北伐时无需顾虑西北的威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