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沈安就是祸害(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曙看向了包拯。
  三司使是专家,需要结合大宋的现状给他一个解说。
  “官家,大宋缺钱,比如说某个商人想进货,但却受困于手中无钱……怎么办?他只能停止此次进货。”
  包拯是半路出家的三司使,对经济也是二把刀。
  可他做事认真,在三司几年的时间里对大宋经济有了深入了解,知道缺钱的弊端,但却找不到解决方案。
  “他停止了此次进货,那么本来该卖出这批货物的那个商人就损失了这笔生意,而更上面的……制造这些货物的工匠或是百姓,他们就少了这批收入……一直算上去,大宋就会损失了这笔赋税,无数人就会损失了收入……官家,沈安说的经济增长,臣的理解就是多出了无数笔生意,这样无数人就会多了收入,朝中也会多了赋税……这便是经济。”
  啪啪啪……
  赵曙正在思索这番话,被这个声音打断了思路,等他板着脸看去时,却是沈安在鼓掌。
  沈安没法不鼓掌,他没想到包拯在三司几年之后,竟然能说出这番话来。
  谁敢说老包是庸人,此刻的沈安就敢和他拼命。
  沈安尴尬的停住了鼓掌,赵曙没好气的道:“如此说来,实则就是……一笔笔的生意往来会给各行各业增加收入,而缺钱会导致这些生意停滞或是减少……后果就是那些人的收入减少,朝中的赋税减少……也就说,百姓和朝中的富裕需要商业不断增长……”
  “是的,陛下。”沈安的欢喜之情连赵曙都感受到了。
  这小子是觉得朕竟然不愚笨,所以才欢喜的吗?
  赵曙有些纠结这种欢喜。
  “铜钱不可为!”
  沈安首先就给铜钱下了烂药:“官家,铜钱的价值太低,而大宋的经济体量却太大,若是全数用铜钱,怎么弄都不够,而且还会很麻烦。铜矿的开采和冶炼很麻烦,这不符合朝中的利益。”
  这就好比后世只发行一元的钢镚,可在庞大的经济体量之下,携带大量的钢镚就成了一个大麻烦。
  而且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铜钱的铸造成本不低,这就让朝中发行货币成了不赚钱的买卖……
  换做后世的任何人来,都会说发行铜钱不划算。
  可此刻的大宋能用什么去替代铜钱?
  “金银太少,不可为。”
  这一点大宋君臣都知道,所以才纠结。
  金银无法作为货币出现,那么还有什么?
  就只有铜钱了啊!
  头痛!
  “臣以为唯一的出路就是纸钞。”
  金银要想作为货币,量大是必须的。
  可大宋本土的量却不够,按照沈安的了解,若是想用金银作为货币,大宋本土的储备没希望。
  只有更东边的倭国,还有大洋的彼岸才有丰富的金银矿储备。
  鼓动远航吧,可这个时代即便是去了也是开荒,想找到金银矿得耗费不少时间,目前的大宋并无这个精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