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大公无私的沈安(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国子监和太学加起来都没有五十个学生?
  “可我怎么听说太学的学生不少呢?”
  王雱的眉间多了些许惋惜:“原先胡瑗在时收徒授课,太学的人多的都住不下了,后来……那些人渐渐觉得并无好处,于是又散了。”
  胡瑗是大儒,真正的大儒。
  今年年初他重病,赵祯特地派人送他去杭州长子那里养病,出城时,汴梁轰动,一路都有人相送,直至百里开外。
  老先生一辈子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后来的理学大佬程颐就曾经在太学做过他的弟子。
  这样的人沈安是钦佩的,可一想起国子监和太学加起来才小猫两三只,他就觉得自己上了郭谦的大当。
  就那点人,怪不得当初要说国子监的庙小。
  换在后世的话,国子监和太学加起来也就是一个班级而已。
  哥上当了啊!
  不去!
  坚决不去!
  于是沈安就‘生病’了。
  而朝中弹劾包拯的风潮越发的激烈了。
  沈安躺在躺椅上,果果坐在他的肚皮上,手中拿着一张手帕,一会儿盖在他的脸上,说哥哥睡着了,一会儿又揭开,说哥哥醒了。
  好好的一个午觉就这么被弄的迷迷糊糊的,沈安痛不欲生。
  赵仲鍼送来了一个让他再无睡意的消息。
  “安北兄,欧阳修弹劾包拯了。”
  卧槽!
  沈安一下就坐了起来,坐在他肚皮上的果果猛地就往下倒去,幸而沈安反应快,一把捞住了她。
  小小的女娃呆呆的看着哥哥,然后小嘴一扁……
  “哇……”
  好不容易哄好了妹妹,沈安急匆匆的去御史台找到了包拯。
  包拯依旧稳沉。
  “担心了?”
  包拯笑道:“欧阳小儿骂老夫不要脸,是个奸诈小人,为了当上三司使,就连续弹劾了张方平和宋祁。他还说老夫没什么学问,也配做三司使?这些老夫都可以无视,可那小儿竟然说老夫空有刚正不阿的名声,却是个小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老包霍然起身,沈安这才发现他没穿官服,而是一身便装。
  老包要干啥?
  一股凉气从沈安的脊背升起,他急忙赔笑道:“包公您何必和他计较呢,咱……”
  包拯已经出去了,沈安苦着脸,心想你这是要去找欧阳修单挑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