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沈卞,你看到了吗?(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一番话就错开了赏赐沈安的事,但却让文彦博等人的心中微凛。
  官家这是看好沈安?
  肖青嫉妒的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他觉得沈安就是自己前世的对头,今生继续来坑自己。
  但转念一想,他又暗自笑了。
  这是沈安的机会,可作诗却不是想作就作的。但皇帝的钦命在此,你再用憋屎来搪塞试试。
  包拯也觉得这事儿有些麻烦了。
  品评一个人的学问,贴经墨义这些自然入不得这些重臣的法眼,唯有诗词和文章,这两样才是他们判定一个人才能的标准。
  苏轼去年就是因为在科举时写了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引得欧阳修大加赞赏,甚至还衍生出了一个成语——出人头地。
  沈安呢?
  这厮好像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吧?
  至于那两首诗,第一首戾气太重,早就被他们嗤之以鼻。而第二首咏梅的诗,却被人说成是暮气太重。
  沈安笑嘻嘻的道:“陛下,臣年少,缺乏急智,不过倒是得了没头没尾的几句诗。”
  赵祯心情大好,说道:“快说快说,不然朕就让你每日都去常朝。”
  这个惩罚很给力,大家都不禁笑了。
  沈安闻言不禁面如土色,真要让他每天都去常朝那边蹲守,那真是生不如死啊!
  所以他赶紧说道:“臣有了。”
  他微微皱眉,看着就像是个老学究,可实际上却是在不自觉的装老中医。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个有些直白,而且没啥寓意,不过胜在贴切。
  沈安可不正是朝为田舍郎吗,然后被皇帝骤然简拔到了身边。
  赵祯微微一笑,觉得很是惬意。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
  沈安行走在宫中,觉得那些目光好像有些异样。
  他不知道自己那四句诗已经传遍了朝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何等的荣耀。
  而后赵祯更是令人把这首诗传了出去,很是隆重。
  “你已经站稳了脚跟,此后不犯错的话,兴许能一窥政事堂。不过你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科举,没有在东华门外唱名的都算不得正经官员,所以老夫当时让你去科举……哎,罢了,沈卞在前,你却不好去了。”
  包拯觉得自己看到了一颗明珠在渐渐被拂去灰尘,露出了些许光亮。
  可这颗明珠要想大放光彩,还得要继续努力。
  “你需要比别人更勤奋,立下更多的功劳才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