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古籍(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郑转从旁边还解释了句:“山中无铁,士兵艹练只能以石、木器替代,不过无论身上负重还是石器的分量、制式,自先祖以下至今,都尽量贴近图册上的军器,等尊使送来真正军器,蝉夜叉定能迅速上手。”
  宋阳笑得异常难看,咬着牙点头,想应一句‘我会尽快办好’,可这几个字怎么使劲也说不出来,心里算是明白了,人穷,果然气短。
  郑转没注意尊使的神情,亲手打开了一只第三只箱子,里面仍是册子,只有一本,不过很厚,羊皮封卷,颜色陈旧显然年代久远了,将军的动作小心谨慎,生怕力气稍大会损毁古籍,将其送到宋阳手上。
  对方神情郑重,宋阳也不敢怠慢,接过来小心打开,才刚翻看了几页,宋阳心里就泛起了惊涛骇浪,偏偏又不敢露出丝毫意外,郑转二话不说就送上这三个箱子,显然是洪太祖和郑冼早就约定好的事情、是密使应该知道的事情。
  羊皮封卷内,一页一页仍是图册,地图,每一页都是一只古墓的位置……画页空白处大都有文字标注,说明墓主人的身份、墓地规模、以及对其中宝物的估计。
  前后七十余页,其中许多墓主宋阳都听说过,每个人都身份显赫,或是一代君王、或是举足轻重的大贵族……真正的财富,世上最‘凶猛’的藏宝图!能够引来诸国不惜开战而争抢的册子,薄薄一页,黄金万两。
  宋阳再次装病,调运气息引出一阵剧烈咳嗽,双目通红、面色如血,故意逆冲岔气的滋味不好受,可是不如此,常春侯实在没法宣泄心中的激动!
  本都已经彻底失望了,没想到竟真的还能再找到钱…大钱。
  九百年前土猴子先祖出山,为了洪太祖祖上做事,两百年中走遍天下,被他们挖穿的古墓不计其数,但他们并不是见一个就挖一个。或许是受到当时条件限制,无法立刻开掘;或许是汉主暂时手头宽裕;也可能是洪皇先祖打算给后世子孙留些钱,有些古墓被探明位置、状况后,并未即时开启,而是将其记录在案,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这本册子,是那最后一支土猴子偷走、再被蝉夜叉夺回的;还是洪太祖赐给郑冼着他仔细保管的,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不过此刻宋阳在心情激荡的同时,也终于融会贯通:如果洪太祖只在山里藏一支孤兵,实在太‘单薄’了。
  他们没钱没粮,连兵刃铠甲都没有,就算杀回世间,怕是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又何谈战力;动用到蝉夜叉,一定是大洪朝最危急的时刻,国土崩裂国库亏空,想要再翻本,光有人没用,还得有钱……大洪太祖想得很周全,他给后世子孙留下的,不止一路精兵,还有无尽等待挖掘的财富。
  有了这两样,才有望再去图谋天下。
  至于蝉夜叉为什么还要留下三百个土猴子不杀,原因不言而喻。
  见到密使、递上三箱书卷、勤加艹练等待军器、军令…这是早就定下的规矩,蝉夜叉人人明白,密使到来意味着他们即将重返人间,但不是密使一来他们马上拔营。
  后面的事情变得异常简单,宋阳不再多待,与郑爽约定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带着沉甸甸的宝贝箱子,当天就起程出山,至于三百土猴子,宋阳犹豫了下,并未带走,只说凭自己的实力能够开掘那些古墓,用不到野人帮忙。
  土猴子坑过山溪蛮,宋阳对这族野人毫无好感,带他们出山更是凭添麻烦,说不听他们还会逃走泄密,至于挖洞盗墓,七百年前的土猴子做熟了这个行当,让他们干活得心应手;可现在这三百个野人是被圈养长大,要身手没身手、要经验没经验,宋阳不觉得他们挖洞会比自己更快。
  对此郑转无所谓的,蝉夜叉始终留下一群土猴子,也仅仅是是‘备用’而已。
  临行前,宋阳对小捕使了个眼色,早都商量好的事情,小捕走上前,把自己的佩刀连刀带鞘递给郑转,宋阳同时笑道:“来得真挺匆忙,这份心意还请将军手下。”
  公主的佩刀,自然是上品,郑转立刻露出欢喜神色,连声道谢。
  南理多雨、山中潮湿,洪民先祖带进来的武器,品质再好也禁不住七百年的锈蚀,早都烂成了渣子,偌大山坳中不存一把军器。
  蝉夜叉号称精兵、郑转自诩大将,可手上从未摸过真正刀枪,心中郁郁可想而知,突然得到一把好刀,他又哪能不喜。而小捕在送刀之后,试探着问道:“郑将军,我听说,当初土猴子逃回山中时,带了些漂亮的饰物,我…能看看么?”
  郑转哈哈一笑,传令手下,又取来一只木箱,当初从土猴子身上收缴上来的宝贝,其中有的价值不菲、有的则是赝品假货,分都不分就那么乱七八糟的堆在一起,这里没人重视这种东西。小捕从中翻翻捡捡,找出一支碧玉雕琢的凤头簪子:“这个…送给我成不?”
  山中人不会客套,郑转笑道:“你们若喜欢,都拿去无妨。”
  小捕笑嘻嘻地摇头:“我不贪心,只要这一支就心满意足,谢谢大将军!”
  宋阳本来还有些奇怪小捕怎么变得贪财了,直到与蝉夜叉告辞、重返隧道后,小捕又把玉簪取出,塞进宋阳手中:“这趟跑出来太久,估计咱们回去,三姐得吃人…拿这个哄她。”
  ……返程时几乎所有人都有种恍惚感觉,好像一场大梦,事先谁又能想得到,大洪王朝倾覆四百年后,这世上竟然还有一支洪军时刻等待着为国效命。
  被世间抛弃,陷入轮回死角的蝉夜叉,仿佛生存于另一个世界、另一重时间之内,无曰无夜,无生无死,只有两个字:等待。
  蝉夜叉的世界封闭且病态,此间没有可供争夺的利益,只有无穷无尽的茫然。他们的制度残酷却简单,外人绝无法理解的‘自觉’,却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能。
  制度的‘至高无上’,也就决定了通过血鉴的使者毋庸置疑,完完全全、毫无条件的信任。
  七百年的传承,让山中洪民早都忘记了‘心机’为何物;从另个世界走来的使者,就是他们苦苦守护的意义所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