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美人,不光是长得美,声音美,仪态美,前看后看远看近看都美,这才是美。菩萨保虽然不知道那位女子的长相也没见过,但是听声音……即使说着狠话,也是软软糯糯的,美!”
  “陈近南在他的父亲身殉大明之后,去南方投靠郑成功,是为‘孝’;在小琉球大力培养当地人,发展小琉球经济,是为‘能’和‘忠’——教军屯田,教民煮糖晒盐,教匠烧砖,开办儒学,奖励教化,拔擢人才……”
  总而言之,甭管双方不同的立场,就小琉球那个地方是有了陈近南的操心才有了今天的大局面。就算他现在愚忠于“郑经不正经”朝廷屡次劝降不投降,可菩萨保也要说一句“英雄”。
  保康听得一脸得意,县令听得一脸憋闷。
  偏偏保康还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抚:“县令你要学着大度能容,他们也是大清子民,是我们的同胞。”
  县令:“……”气幺,是他不当他们是大清子民吗?是他们不想做大清子民!
  可他怎么和三岁的小娃娃说这里头长达百年的仇恨纠葛?
  上山的一路上县令就听着,菩萨保等一干亲卫“极尽客观”地介绍小琉球的各色人物,还说什么他们在陈近南的操办下已经和日本、暹罗、安南各地通商,生意多好多好,更是气到不行。
  到了山上,师祖先是高兴于小徒孙安全无伤地归来,还没有受其影响和往常一样和他撒娇,放下一直提着的心,接着就瞧着他们的面色,特别是县令那个好像谁欠了他几百万两银子的“气包脸”。
  等到房间里只有师祖和保康两个人的时候,县令终于忍不住,对着小胖娃娃特气不顺地说道:“我们也马上开海!”
  “和日本、暹罗、安南各地通商!”
  火气十足,跟和谁较劲一样。
  师祖微愣,虽然不明白县令的“火气”从何而来,却也从容点头。保康反而瞪大眼睛。
  不平定郑家势力能开海?县令上次说不是备军西部准备和噶尔丹大战吗?
  不过他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
  声东击西。
  趁着噶尔丹那边还没有准备好没有一举进犯大清,不光是要平定北方的俄罗斯祸乱,还要尽可能地平定沿海内乱。
  当然保康对县令那是不会这么说的。
  “大清没开海?”一副好不惊讶的小样儿,“县令你要好好上道折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让沿海老百姓可怎么活啊?这都是民心啊——”
  最后一个“啊”字拖出来长长的小尾音,跟山下人耍把戏唱戏吆喝的腔调一样,听得县令那个气啊。
  偏偏他还端着一副“忧国忧民”的小样儿窝到他师祖的怀里,特讨巧地问道:“师祖,保康说得对不对?”
  县令气得五官变形,但他师祖还就回答了。
  “保康说得对,最近学习非常好。”
  保康一脸“谦虚”:“师祖,保康不敢当。都是县令教导得好。”
  县令:“……”自己手里的一块大石头砸在自己脚面上什么感觉?就他此刻这样。
  自从来到五台山他就在这对老少面前太憋屈了有没有。但是县令更憋屈的是,这还真是他教导熊儿子的大道理,他还不能和熊儿子解释,他为何要禁海、迁海。
  县令长长地舒出一口气,不用照镜子他也知道自己脸上推满了生活的不如意。
  …………
  不大的房间里县令一个人喝“闷茶”,对面师祖和保康特和谐地说着今天下山的事情。
  保康抽空瞄一眼县令的脸色,心气儿特顺,看得他师祖在心里一直摇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