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一条线上的蚂蚱(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关键就是。在这份名单中没有裴承毅的名字。而且出现了很多年轻
  。
  虽然裴承毅早就宣布不会竞争总参谋长的宝座,甚至在一年多前离开了总参谋部,但是当他再次回来,并且参与了装备展审批工作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就箕裴承毅当不了总参谋长,都会在总参谋部获得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不是作战处处长、就是后勤装备处处长、或者情报处处长这个位置最尴尬,因为与之对应的是军情局局长。不管怎么说。作为项铤辉重点栽培的将领,裴承毅不可能就这么离开总参谋部、离开共和**队。
  结果。裴承毅连名单都没上。
  也就是说。裴承毅不但进不了总参谋部。甚至有可能“赋闲”。圆读最斩章节就选泪书吧 甩凹鹏 齐全
  对有才能、有理想、有野心的军人来说,“赋闲”无疑是最痛苦的事情,也是最大的灾难。说得不客气一点,以裴承毅现在的名声,只要许没有露面,别说老百姓会把他忘到脑后,恐怕大部分军人也只能在教科书中见到他的名字。结果如何,不难想像。不管裴承毅现在有多么出名,只要被人遗忘,就没有任何前程可言。
  当然。裴承毅并不关心这个问题。
  是不是“赋闲。”裴承毅心里非常有数。在项铤辉公布的名单中,袁晨皓不但名正言顺的当上了南亚战区司令官,还晋升为了6军中将,至少在名单中的对应军衔是中将。也就是说,项铤辉已经替袁晨皓扫除了障碍。确保了他在南亚战区的地位。如此一来,别说裴承毅没有“赋闲”。就算真的“赋闲”了,只要袁晨皓能在南亚战区扎下根基,迟早有一天,裴承毅都能东山再起。
  真正让裴承毅惊讶的,还是名单的一大帮年轻将领。
  准确的说。是项铤辉提拔的年轻将领,比如凌云霄、曲茂康、李东石、亲玉廷、蔡岁康、董承芳、赖辛平、怀志网、李文等人。因为这些人在受到项铤辉器重与提拔的时候,都很年轻,是当之无愧的“少年将军。”所以军队里给了他们一个称号,即“年轻将领”。毫无疑问,征战旧载。再年轻的将军也不年轻了。以凌云霄为例,率领刀军征战朝鲜半岛的时候,他才碧岁,而当项铤辉晋升他为6军中将,出任南亚战区地面部队司令的时候,已经快田岁了。如果不是大名在外,而且是项铤辉手下第一战将,换了别的人,在近田岁的时候才成为6军中将打手 前程肯定好不到哪里去。要知道。裴承毅晋升为6军上将的时候才们岁出头,袁晨皓晋升为6军中将的时候才弛多岁。
  当然。凌云霄早就应该获得提拔了。
  用项铤辉的话来说,他到现在才成为6军中将,完全是咎由自取。别说表现突出。只要稍微克制下过于冲动的脾气,别在战场上犯那么多的错误打手 更不要在平时过于纵容手下官兵,早就是6军上好了。
  当然。让裴承毅吃惊的不是项铤辉在离任前拉了凌云霄一把。
  事实上。项铤辉最为人称到的地方就是从来不会用人唯亲。能够在旧多年内不提拔凌云霄,就足以证明项铤辉的为人。
  换个角度看,让裴承毅惊讶的,正是项铤辉一反常态的作为。
  这次受到提拔的不仅仅是凌云霄与袁晨皓,几乎所有由项铤辉带出来的将军都得到了提拔,其
  显然,这是6军最后的疯狂。
  项铤辉是在以权谋私吗?
  显然不是。如果是的话,项铤辉就不会离开总参谋部了。
  那么,项铤辉是在为今后遥控指挥总参谋部做准备吗?
  显然也不是,如果项铤辉想插手总参谋部的事情,最好的选择不是辞职,而是留在总参谋部。要知道,只要他决定留下来,不但王元庆会无条件的支持,林啸雷也不会有任何抱怨。
  也就是说,项铤辉这么安排有别的意图。
  事实上,正是如此,裴承毅才不免震惊。
  在这些得到提拔的将领中,真正有能力的都被派往南亚战区。比如凌云霄就在获得晋升的时候,从西太平洋战区调往南亚战区,担任战区地面部队司令官。刚刚晋升为6军少将的李东石也去了南亚战区,担任快反应部队指挥官。年初晋升为6军准将的李文也被派了过去,担任装甲部队指挥官。可以说,项铤辉把最能打,也是最有潜力的年轻将领都派了过去,安排在袁晨皓的手下。
  这种加强南亚战区的举动。至少有两个非常明显的意图。
  是保住袁晨皓的个置,让包括林啸雷在内的人不敢轻易拿袁晨皓开刀。二是提高南亚战区的地位,从而增强袁晨皓在共和**队里的话语权。
  联系到袁晨皓与裴承毅的关系,最终的受益者肯定是裴承毅。
  也就是说,项铤辉在离开总参谋部之前,不但用力的拽了裴承毅一把,还在裴承毅的脚下垫了根凳子。虽然这么做让裴承毅站得更高了,但是只要出现动荡,裴承毅也将摔得更惨。
  可以想像小裴承毅的心态是又感激、又感叹。
  感激的是,项铤辉终究没有忘记他这个最得力的老部下,就算留下一世骂名,也要替裴承毅做好殿后工作。感叹的是,项铤辉的手段确实不算高明,暂且不说这么做会让林啸雷怎么想,仅仅对即将上任的顾卫民产生的影响就足够让裴承毅如履薄冰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