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死局(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与章忠宪通话的时候,幕承毅显得委婉得多,没有以下达命令的方式,让章忠宪重新安排战术空军的作战任务,而是以商讨的方式,与章忠宪一同解决问题。
  从态度上就能看出来,在章忠宪这类城府很深的将军面前,裴承毅有所保留。
  毫无疑问,章忠宪比林啸雷难缠的多。
  虽然满口保证空军将全面听从前线指挥部调遣,全力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但是在谈到实际问题的时候,章忠宪却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裴承毅早就料到这一点,谈到调整战术航空兵作战任务的时候,主动提出了解决方案。
  办法并不难,即通过重新分配东西线航空兵兵力,减少西线投入的方式,解决东线战场上支援力量紧缺的问题。
  既然裴承毅提出了解决方案,章忠宪也没多说什么。
  战争爆前,共和国空军就在西线方向上部署了沏架战术战斗机。其中劲架部署在巴基斯坦境内。劝架部署在共和国西北地区。前旧天的战斗中,这瞄架战术战斗机除了轰炸印度西北地区与印度西部地区古吉拉特邦的战略口标之外。还肩负起了支援西线部队作战的任务。在卡拉奇方向上的防御作战行动中,空军的战术航空兵就挥了很大的作用,随后又在斯利那加与伯尼哈尔山口方向上的作战行动中有出色表现。随着裴承毅把重点转向东线战场,也就没有必要在西线部署太多的空中力量。
  如果把目光放得更广阔一点。就能现,裴承毅此举产生了更大的
  响。
  在此之前,裴承毅就担心巴军会趁共和国6军在东线战场上起战略进攻,集中兵力攻打新德里。为此,裴承毅给巴军制造了不少麻烦,甚至在好几个方向上的战斗中,没有为巴军提供支援。
  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只要印军把主力派往东线战场,巴军就会展开行动。
  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印军很有可能在东线战场吃紧的情况下,从西线战场抽调数个主力师,从而导致西线战场防线全面崩溃。只要巴军指挥官稍微有点头脑,就会在这个时候起全面进攻。虽然巴军在西线战场上的进攻,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共和国6军在东线战场上的作战压力,但是裴承毅不得不担心出现最糟糕的结果,即印军全面崩溃吧军兵不血刃的攻占新德里。
  调整作战方案的时候,裴承毅接到了巴军总参谋长的电话,让他夹加担忧。
  共和国6军猛攻东线已成定局,巴军总参谋长不可能看不到眼前的机会。在这个紧要关头给裴承毅打电话,名义上是协商两军协同作战的问题,实际上是在试探裴承毅,为巴军在西线战场上起战略进攻做好准备。
  裴承毅的担忧很快就变成了事实。
  在贺军与凹军进入印度东部地区后吧军开始调整部署。从斯利那加南下的数个主力师没有留在查馍。而走向拉合尔方向集结,留在伊斯兰堡、充当战略预备队的个主力师也离开了营地,开赴拉合尔。毫无疑问,巴军打算以拉合尔为进攻阵地,从阿姆利则方向上撕开印军的本土防线,将印军主力部队拦腰截断。除非巴军打算与的军联手歼灭盘踞在克什米尔南部地区的印军,不然巴军就有一万个理由…四的军牵制北面的印军,挥师攻打新德里。
  不用做兵棋推演,裴承毅就能猜出巴军的意图。
  为此,他在8日夜间就命令空降打手 绍旅准备离开伯尼哈尔山口,把防御工作交还给所军。此时裴承毅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即在无法阻止巴军盲目冒进的情况下,让伤军收缩防线,放印军一条生路,让巴军不的不考虑左翼安全,从而迫使巴军放弃进军新德里的想法。当然,这么做的代价非常大,别说巴基斯坦恼羞成怒,搞毛了中巴关系,裴承毅都将吃不了兜着走。
  与极端手段相比,牵制忍军的最好办法就是削弱支援力量。
  虽然巴基斯坦拥有一支实力不俗,装备水平在南亚地区最高的空军吧基斯坦6军的火力也不弱,但是在总体上,巴军的火力支援能力仍然远不如共和**队,而且巴军的联合作战能力并不突出。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数十年来坚持战略防御政策,其建军思想完全以防御为主。虽然在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后,巴军的战略有所调整,开始组建如同第7装甲师这样的突击部队,但是巴军的总体进攻实力并不强,更加缺乏战略突击能力。别的不说,巴基斯坦没有空降军,也没有一支类似于刀军的战略反应部队。按照巴基斯坦的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在本土防御作战中,巴军主要依靠自身力量,不会过分依赖共和国的军事支援。只有在战略进攻的时候,才耍依赖共和国的军事支援。换句话说。没有共和国的军事支援,巴军的进攻能力相当有限。共和国能够提供的,而且是最有效的军事支援就是空中支援,在很大的程度上,巴基斯坦空军只是辅助力量。
  抽走西线的战术航空兵,等于釜底抽薪。
  当然,老奸巨猾的章忠宪也看出了裴承毅的用意毛在保证于打手 日旧点之前完成战术航空兵的调动之后,章忠宪明确提出,这是前线指挥部的战役调动,空军不会承担由此导致的任何后果。
  对于这种推卸责任的说法,裴承毅没有多说什么。
  实际上,需要承担责任的只有裴承毅。换个角度看,章忠宪不愿意承担责任。也就不可能在指挥权上与裴承毅叫板。
  做好这件事,裴承毅才联系了总参谋部,向项铤辉汇报了部署情况。
  得知裴承毅抽调西线力量加强东线,项铤辉没有反对,只是表示。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照顾巴基斯坦的利益需求。
  这件事情没有让裴承毅操心,项铤辉答应替他解决问题。
  联系了巴军总参谋长之后,项铤辉派人把巴基斯坦驻华武官叫了过来。虽然武官是外交人员,但是巴基斯坦武官还肩负了与共和**队沟通的重任。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巴基斯坦都是共和国不可否缺的盟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