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2 / 4)
“不错,为了阻挡大军,太京城外的良田房舍都被烧得一干二净。”
柳树生在水边,看似焦黑枯死,第二年居然发出了新芽。
楚朝重整帝都,清理到这边的时候,众人不住地称奇。
“当年有传言,说是真龙天子坐镇,万物回春,山河复苏。”孟戚边走边说。
千柳道就成了焦柳道,有楚一朝,没人敢挖走这些柳树重种新树。
“没想到陆璋把这些保留了下来。”
墨鲤以为齐朝皇帝一定会把这些柳树刨掉,毕竟是楚朝气运的象征物。
“谁得了太京,谁就是真龙天子,柳树究竟是谁的还说不清呢!”孟戚唇边泛起嘲讽的笑意,他不在意地摆了摆手,“走罢,青乌老祖估计早就到太京了,我们不能落后太多。”
沿着焦柳道走到尽头,果然看到了高大的城郭。
城墙延绵出去很远,墙身由坚固的灰石垒造。
这就是五百年以来的天下皇城,太京。
墨鲤遥望的不是这座大城,而是远处隐隐绰绰的山脉轮廓。
数座高峰并起,高低错落有致,透着一种古朴苍浑的美,侧看仿佛一条昂首巨龙盘踞在太京后方。
上云山,古称嵏山。
嵏,是形容数峰并立的模样。
嵏山共有十九峰,水源充足,最不缺的就是飞瀑清泉。
据说每到晴日,入山中便能看到天挂虹光,分作七彩之色,衬着漫山浓翠,美不胜收。
历朝文人墨客,留下诸多诗篇称颂,其山之美,纵然远观,也可见一斑。
墨鲤情不自禁地抬步,想要往山的方向走去。
“哎,那小郎,进城要排队的!”旁边有人叫道。
第92章 麟成望龙之势
太京共有十八座城门, 其中百姓可用的大约十座。
麟成门是南城三座城门之一, 也是最大的一座,城外就是著名的焦柳道百里亭。
车队排成一列,另外一个门洞是达官贵人们的通道。
来到城门下,高大的城墙挡住了墨鲤的视线,他恋恋不舍地收回了目光, 转头就对上了孟戚若有所思的脸。
“……”
难以形容的尴尬。
尤其墨鲤发现远处行来的车队里, 有很多人都这般仰着头眺望。
事实上, 伫立此处远望山势还有个说法, 叫做观龙。
还有好事者喜欢跑到不同的城门看山, 太京城内望山的效果远远不及旷野,而身在山中,又不得见龙。陈朝曾有狂士,仗着一身好剑法, 居然闯到了皇城,爬上承天阁想要观龙, 结果地方高是高, 离山也近了,龙形反倒没那么逼真。 ↑返回顶部↑
柳树生在水边,看似焦黑枯死,第二年居然发出了新芽。
楚朝重整帝都,清理到这边的时候,众人不住地称奇。
“当年有传言,说是真龙天子坐镇,万物回春,山河复苏。”孟戚边走边说。
千柳道就成了焦柳道,有楚一朝,没人敢挖走这些柳树重种新树。
“没想到陆璋把这些保留了下来。”
墨鲤以为齐朝皇帝一定会把这些柳树刨掉,毕竟是楚朝气运的象征物。
“谁得了太京,谁就是真龙天子,柳树究竟是谁的还说不清呢!”孟戚唇边泛起嘲讽的笑意,他不在意地摆了摆手,“走罢,青乌老祖估计早就到太京了,我们不能落后太多。”
沿着焦柳道走到尽头,果然看到了高大的城郭。
城墙延绵出去很远,墙身由坚固的灰石垒造。
这就是五百年以来的天下皇城,太京。
墨鲤遥望的不是这座大城,而是远处隐隐绰绰的山脉轮廓。
数座高峰并起,高低错落有致,透着一种古朴苍浑的美,侧看仿佛一条昂首巨龙盘踞在太京后方。
上云山,古称嵏山。
嵏,是形容数峰并立的模样。
嵏山共有十九峰,水源充足,最不缺的就是飞瀑清泉。
据说每到晴日,入山中便能看到天挂虹光,分作七彩之色,衬着漫山浓翠,美不胜收。
历朝文人墨客,留下诸多诗篇称颂,其山之美,纵然远观,也可见一斑。
墨鲤情不自禁地抬步,想要往山的方向走去。
“哎,那小郎,进城要排队的!”旁边有人叫道。
第92章 麟成望龙之势
太京共有十八座城门, 其中百姓可用的大约十座。
麟成门是南城三座城门之一, 也是最大的一座,城外就是著名的焦柳道百里亭。
车队排成一列,另外一个门洞是达官贵人们的通道。
来到城门下,高大的城墙挡住了墨鲤的视线,他恋恋不舍地收回了目光, 转头就对上了孟戚若有所思的脸。
“……”
难以形容的尴尬。
尤其墨鲤发现远处行来的车队里, 有很多人都这般仰着头眺望。
事实上, 伫立此处远望山势还有个说法, 叫做观龙。
还有好事者喜欢跑到不同的城门看山, 太京城内望山的效果远远不及旷野,而身在山中,又不得见龙。陈朝曾有狂士,仗着一身好剑法, 居然闯到了皇城,爬上承天阁想要观龙, 结果地方高是高, 离山也近了,龙形反倒没那么逼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