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日, 情形骤变。
  二人起身出客栈, 一队商贾骂骂咧咧地朝客栈走来,口中大吵大嚷地要住店。
  明苏见他们身上都是黄沙, 又瞧了眼外头,外头并无多少风, 可见这队商旅是行了一夜路,且多半是从更荒僻,风沙更大的北边来的。
  于是便拉住了郑宓, 欲听听, 他们遇上了什么事。
  店家是招揽惯了的,见这群人脸色难看,也不避着, 反倒笑嘻嘻地上前来招呼:“客官们这是怎么了?如何一脸晦气?”
  为首的那人气道:“京师走脱了一女犯,边城正严查呢, 入关还好, 出关查得极严, 几名士卒拿着画像一个一个对照,卡得死死的, 稍有一点相似, 便不容分说,立即拿下。”
  明苏与郑宓对视了一眼, 神色间俱是凝重。
  店家道:“走脱了女犯, 是得好好查查。”
  “我听官府差役道, 海捕文书就快下来了, 不几日便会在各州府张贴通缉令。咱们这想来也就这两日了。”另一人插嘴道,能出关入关走商的,在官府多少有些门路。
  “也不知是什么女犯,这般架势。”一用早膳的老儿笑问。
  “谁知道,仿佛是官家女子?”
  几人聊得逐渐热烈起来。
  明苏拉着郑宓的手往外走,到了马车边,她扶着郑宓上车,口中道:“不能出关了,我们改南下。”
  “可你的……”郑宓依旧惦记她的伤。
  明苏掀开门帘,让她进去,笑着说:“事分轻重缓急,我们先脱险。”说罢,视线扫过马车中放着的那一贴贴药,又道,“何况这些药够我服上月余了。待脱险,再寻好大夫不迟。”
  也只得如此了。
  郑宓坐稳了,明苏上了车,挥动马鞭,改道朝南。
  接下来的日子,便没有先前那般平静了。
  郑宓的画像逐渐贴满各处州府,出入城门的盘差也都严了起来。二人只好避着城池官道,走荒野小道,连大些的村子都不敢走。
  她们尽量不与人接触。露宿荒野的时候多了,补充食物时,一口气买的干粮也更多了,幸而已入了冬,多放些时候也不会坏。
  提心吊胆地走了一个多月,还好,未曾遇上追兵,只是有一回,欲入一小城补点干粮,便见城门口站着程池生,他身边是几名身着官服的文官,绕着他恭维,他则目不转睛地盯着出入城门的百姓。
  明苏见了他,吓得面无血色,赶紧趁距离还远,调转马头离开。
  跑出好远,方在荒野中寻了一处破败的庙宇停下了。
  可她们干粮吃完了,晚膳便没了着落。
  “这般穷乡僻壤都能碰上他。”明苏惊魂甫定,面色还是苍白的,不免庆幸那日在紫宸殿偷听时,她推门看清了程池生的长相。
  天已不早了,她们一路往南,因避着官道,有时辨不清方向,还会往东,往西,一面问路一面走,前两日问了一田里耕作的老农,知这一带已到了泰山山脚。
  药丸与汤药夹杂着服用,今日是没有晚膳了,此处又荒无人烟,郑宓便想煎一副药,虽苦,但好歹是热的,让明苏服下暖暖身子。
  明苏则想起方才路上见了条河,虽已是隆冬腊月,河水结了冰,但兴许能砸开冰,捞一两尾鱼上来。
  明苏没做过捞鱼的事,可她想,既有办法,总不能不试,让阿宓饿着肚子,于是她便去了。
  郑宓在庙中清理出一块夜间休息的地方,又生起了火,为她煎药,这药很费功夫,得一直看着,留意火候,既不能大,也不能小。郑宓全神贯注,一时倒未发现,她去河边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