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老大哥在看着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984》的主人公就职于大洋国真理部记录司。
  作为真理部下的一名小职员,他每天的任务就是不断篡改文献,凡是可能具有政治意义与思想意义的文献书籍都是他的工作目标。
  他要不停的篡改过去,使之符合现实的需要。
  托洛茨基就揭露斯大林对苏联历史文件的篡改,斯大林为了让自己的履历完美无缺,没有任何错误,把以前的书籍和会议记录全都进行了修改。
  修改后的文本成了苏联的历史。
  这充分印证了那句话,历史往往由胜利者书写。
  这位主人公对这种生活不怎么满意,于是他决定写日记。
  在大洋国,是不准写日记的,因为写日记代表着你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思想。
  主人公冒着被思想警察抓捕的危险偷偷的写日记,日记成了他的精神寄托。
  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千篇一律的时代,孤独的时代,老大哥的时代,双重思想的时代,向未来,向过去,向一个思想自由、人们各不相同,但生活并不孤独的时代——向一个真理存在、做过的事不能抹掉的时代致敬。”
  “打倒老大哥!”
  他的这种想法无疑非常危险。
  这时候,他碰到了一个女人,一个年轻、美丽、性感,满嘴粗话也显得自然而健康,富有曲线的身体充满了生命力的女人。
  他们开始了一段秘密交往。
  但在大洋国,这是不被允许的,个人之间不容有任何私人感情、抑或过有激情的生活。
  你不属于家庭、氏族、部落、国家,甚至不属于阶级,只属于老大哥。
  婚姻的唯一目标是为了生儿育女,以便更好地为老大哥服务。
  主人公渴望得到一次爱情,心灵需要慰藉,于是,他们逃离老大哥的监视,一次次的冒着生命危险约会。
  结果自然是被思想警察发现,经受严刑拷打。
  在极端恐怖的刑讯之下,两人都背离了当初的誓言,出卖了对方。
  他们放弃了自由的意志,选择继续热爱老大哥,然后被警察杀掉了。
  相应的,大洋国的真理部会抹去主人公曾经的一切记录,他这个人从来不曾存在过。
  《1984》讲的就是在极权统治下一段短暂的背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这个故事是不是有点眼熟,和苏联作家扎米亚京的《我们》情节类似。
  包括英国作家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这三部小说都描述了在未来的世界里,主人公和整个世界抗争,但最终失败的故事。
  这就是“反乌托邦”小说。
  与其相对应的是乌托邦,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意思是“空想的国家”。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描绘了这样的场景。
  “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是公共选举产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