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珍惜眼前人(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比如语丝派的林羽堂在5月份就带着家眷逃离北平,到厦门大学任文科主任,他向厦门大学推荐了一批在北平教书的学者,其中就有鲁讯。
  由此,北平的学者陆续南迁,最终汇聚到上海。
  这是林子轩第二次来到海宁硖石镇,第一次是来海宁观潮的时候。
  有了林子轩的介入,徐父倒是不好斥责儿子,让徐至摩陪着林子轩四处游逛,热情招待。
  这或许就是徐至摩的目的。
  几天之后,徐父终于松口,徐至摩想要结婚必须经过他的前妻张幼怡同意。
  如蒙大赦的徐至摩返回上海。
  此时,张幼怡已从德国回来,住在二哥张军劢的别墅内。
  林子轩和冯程程以朋友的身份邀请了这两位旧日眷侣,给他们创造一个洽谈的机会。
  在法租界的餐厅里,张幼怡穿着一身洋装,文文静静,透着一股自信的神采,相比较而言,徐至摩则有些唯唯诺诺,失去了诗人的自由洒脱。
  林子轩和冯程程先行离开。
  在路上,冯程程不由得叹了口气,感情的事情真的说不明白。
  看着张幼怡和徐至摩也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还有了孩子,想不到说离婚就离婚了。
  新式的人追求婚姻解放,追求自由恋爱,为此不惜离家出走,以前的冯程程同样如此,反对包办婚姻,但现在过的也很幸福。
  那些追求自由恋爱的人就一定幸福么?还是会被伤害的遍体鳞伤?
  只能说各有各的缘分,各有各的幸福。
  林子轩在后世看惯了男女之间的聚散离合,离婚成了普遍现象,但幸福就很难找到了。
  看着餐厅里的那两位,他握着妻子的手,觉得更要珍惜眼前人。
  张幼怡同意了徐至摩和陆小蔓的婚事,大方的送上了祝福,这让徐至摩颇为羞愧,也放下了心事,返回了北平。
  在北平,胡拾正准备离开,他要前往英国,顺便到莫斯科参观访问。
  胡拾到英国是为了出席中英庚款委员会全体会议。
  1925年5月,英国国会通过关于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议案。
  1926年3月,胡拾在上海出席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7月,胡拾离开北平,经哈尔滨,乘西伯利亚铁路的火车,前往英国。
  这是胡拾自1917年留学归国后,九年间第一次走出国门。
  也是继徐至摩和林子轩后,又一位来到莫斯科的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他在莫斯科呆了三天。
  胡拾先去参观革命博物馆,细细看了俄国1890年至1917年的革命运动史料,很受感动。
  随后,他遇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两位教授,同他们一道去参观莫斯科的监狱。
  三人看了都觉得很满意,认为莫斯科的监狱很有人道主义。
  胡拾又同他们讨论苏俄的教育,看了一些教育方面的统计材料,印象也不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