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正是因为这些,赵国生和刘兰秀变得更谨慎了,不再轻易安排相亲和见面,等事情沉淀一段时间, 风声雨声过后再慢慢来。
  至少赵美艳十七岁的‘幼龄’在赵国生看来,真的不急。
  “美艳在镇上学裁缝,要不是国生逼着她再学半年,今年五月份已经出师了。”说起美艳的事,刘兰秀免不了在心底有一番抱怨,手艺明明达到了裁缝师傅的标准,偏偏还要再多花半年冤枉钱,她能不生气吗?
  不过为什么要特意问美艳在不在家?一直埋藏心底为女儿倍感忧愁的刘兰秀敏感的捕捉到了什么,鉴于前两次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相亲经历,刘兰秀忍住不去问。
  “你懂什么,我让美艳再去镇上学半年裁缝是有特殊用意的,不然你真以为家里钱多没地方花?烧得慌?”赵国生没好气的呛了一句。
  这段时间流言蜚语还少吗?能让赵美艳待在村里直接面对吗?有些居心不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说的多难听,麻雀还想变凤凰?说他们家想攀高枝,胃口大着呢,以为去镇上学了一年裁缝尾巴就翘上天去了,都坐等着看笑话呢。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大部分人都很理智,知根知底的人则叹息说赵美艳这一年时运不济,流年不利,过去了就转运了。
  “什么特殊用意?我怎么没看出来?你也不跟我说说。”刘兰秀不解的连忙追问。
  说好的有事一起商量呢?为什么不提前打声招呼?如果真有有意,她又没看出来,岂不是显得她很傻?刘兰秀内心有点忿忿不平的赌气。
  “以后再说吧。”就你那性格,真知道了,难免露出得意或时常刻意盘问的事情来。
  之所以自圆其说的睁眼说瞎话的定义赵美艳学艺不精,必须得再学半年,硬是又逼着赵美艳去镇上学裁缝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不想在这个风口浪尖的时候留她在村里听那些胡乱编造的流言蜚语,影响她的情绪,二个方面就是每天去镇上总比死死的待在村里从天而降一个女婿吧?去镇上和来回的途中接触的人多,被人相中的机会也大了许多。
  就像后世,没结婚的都是一些不善言辞的宅男宅女,足不出户的从哪里找个人结婚?难道从天而降的冒出一个人?
  这是同一个道理。
  可惜赵国生的特殊用意没人理解,女儿赵美艳真的单纯的接受了学艺不精的说法,刘兰秀不用说,三天两头的私底下偷偷跟他抱怨。
  要是刘兰秀耐得住性子不多问,告诉她又何妨,就是她耐不住性子喜欢盘根问底的问东问西,赵国生哪里敢说。
  这事要是成了,真被人相中了还好,要是多此一举的按部就班,那不就闹笑话了吗?再说,要是真让赵美艳明白他的特殊用意就达不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了。
  “呵呵,我大概猜到了。”唐德远脑子转得快,转动着眼珠子瞬间就想通了。
  佛曰:不可说,看破不说破。
  这件事的特意用意,站在唐德远的角度来看,做得并不是很高明,却又恰当的说不出的适合。
  刘兰秀:“……”真的是她智商有问题吗?
  “你们在打什么哑谜”刘兰秀皱着眉头努力思索,实在想不通,只要直接问。
  “没什么。”唐德远笑得有点别有深意。
  随意的拿起搭在桌沿边上的旧衣服裁剪成的抹布,胡乱擦擦手上粘粘的西瓜汁,唐德远眨眨眼意味深长的看着赵国生说:“美艳现在有相亲的对象吗?”
  唐德远为人处世很沉稳,没有亲耳听到的事情,绝不会捕风捉影的轻易相信,哪怕刘冰秀再三强调着大外甥女时运不济还没有相中婆家,他仍旧会不耐其烦的再问上一问。
  谁知道赵国生夫妇私底下有没有和人口头上粗粗定了下来,没有结婚和送彩礼前,为了女孩子的名声,不曾透露出风声也未曾可知。
  “没有,怎么了,姐夫有合适的人介绍给美艳?”刘兰秀脸上流露着果然如此的表情,急忙问。
  赵国生蹙着眉头没出声,目光急切又不解的看着唐德远。
  “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就是不知道美艳的意思。”既然唐斌那小子支支吾吾像个小姑娘难为情的主动找到他来试探口风,就说明男方极度满意的态度了。
  “什么个情况,姐夫你好好说说。”刘兰秀这时非常敏锐的抓住了后面那句话,这句话包含的意思耐人寻味啊。
  难道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她女儿被人相中了?不知那人其他方面如何,至少眼光还是蛮不错的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