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渗入作战(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平阳作战,孙海涵在梅文俊和慕容轻尘的帮助下,已经制定出了相当完备的作战计划,并且得到了李昱和金飞虎的认可。
  孙海涵的计划是,首先利用东瀛军极度轻视高俪军队的弱点,诱使平阳东瀛军脱离平阳要塞防御体系,进而将东瀛军主力放入湖汊水网地带,然后迅疾切断东瀛军后路,阻止东瀛军退回。由于平阳城外的湖汊地带缺少防御地形,慕容轻尘的建议是让部队按照小分队的形式,多批次多方向小规模高强度攻击东瀛军。同时以高俪军为诱饵,诱使东瀛军追击,使其脱离和城中增援部队的接触,然后聚而歼之。
  在歼灭东瀛军的同时,孙海涵计划以一支精锐的特种部队秘密潜入平阳,由于东瀛军匆忙接管平阳要塞,各方面还不熟悉,届时将由潜入部队在平阳内部发动袭扰破坏,使平阳东瀛军陷入混乱。其后攻击部队迅速出击,攻下城墙,接管平阳防务。
  在打下平阳之后,成军将借助东瀛军原有的要塞炮台工事,防御东瀛军海上攻击。同时以机动部队一部部署外线,防御外围东瀛军,并寻机攻击各地的东瀛军物资存放点,遏制东瀛军在江口登陆,并通过布雷等手段切断东瀛军的海上补给,阻止东瀛军反攻平阳。
  这样一来,东瀛军将无力再重新夺回平阳。而平阳的丢失将极大的打击东瀛军的士气,动摇东瀛人将这场代价巨大的侵略战争进行下去的信心,迫使担心其它海上强国介入的东瀛国不得不考虑通过和谈结束战争。
  “是啊,时间拖得越久,越对咱们不利。”孙海涵说道,“不过好在高俪水军打了这么个大胜仗,东瀛人就是要从国内增派援军,也得晚一些时候了。”
  “我主要是怕东瀛军在这段时间里利用平阳城原有的要塞布防,”李昱说道,“当年平阳的要塞工事修得坚固异常,要是让东瀛人完全熟悉掌握,咱们哪怕能打下平阳,损失也会非常的大。”
  “你那队选锋,不早就已经混进去了吗?”孙海涵想起了李昱专门从野兵当中抽调精锐组建出来的那支可怕的小部队,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
  “他们现在到了哪里,我其实也不知道。”李昱笑了笑,说道。
  平阳,冠越山。
  一个一身乡下人打扮的年轻人躲在一块巨石后,小心的观察着周围的情况,一双眼睛时不时的闪动着狼一样的光芒。
  此时的他,一边仔细观察着远处的炮台,一边和自己脑海当中的方位图进行着印证。
  “那家伙的脑袋果然不是人长的,竟然能记住这么多的东西。”他在心里暗暗赞叹了一下慕容轻尘的记忆力,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冠越山是一座自然隆起的天然山峰,位于平阳城南区中部偏北的地方,在王城山与天平山之间,山上遍布松树和槐树,还有多处寺庙,风景很是秀美。
  冠越山的南侧有一处低矮的土山包,西南侧紧靠一处原高俪军的兵营,中间有一条马车道相隔,在山的南侧,还有另一座叫于公山的小山,在冠越山的东南方向,则是天平山。冠越山的北侧与王城山相望,西北侧还可看到卧虎山。冠越山地势险要,扼守平阳城的中路要冲,是拱卫整个平阳城南区的重要阵地。
  “既要打死东瀛人,还不能破坏这些大炮,简直是不把咱们当人。”另一个差不多一样装扮的人跟在他身后,苦笑了一声,小声说道。
  “给我闭嘴。别再提什么炮啊东瀛人什么的。”前一个年轻人回头狠狠瞪了他一眼,说道。
  “小何说得对,从现在开始,大家要忘记自己原来的身份,只想着自己现在的身份。”一位年纪稍长一些穿着长袍戴着文士帽好象教书先生模样的人说道,“明白吗?”
  “懂了。”几位看上去象是他的学生一样的年轻人说道。
  “小何,小林,你们俩先过去吧。”那位“教书先生”显然是他们的头儿,“先不急着动手,关键是要弄清楚情况。”
  “放心吧,王先生。”何俊宏点头答应道。
  “要是一旦被他们抓了苦力,你们俩就先忍忍,反正他们也蹦达不了几天了。”安东军校尉王凤林——也就是那位“教书先生”又说道,“到时候少不了你们俩的头功。”
  “让我多切他们几个脑袋瓜子就够了。”何俊宏伸出舌头,舔了一圈嘴唇,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
  “你看着他点,小林,月亮圆的时候,别让他出来。”王凤林看着何俊宏脸上不自觉的表现出的嗜血神情,有些担心地对他的伙伴林立方说道。
  “放心吧,先生,到时候我用绳子把他捆起来。”林立方看了看何俊宏,半真半假地笑道。
  “好了,快去吧。”王凤林摆了摆手,说道。
  何俊宏和林立方点了点头,起身向前走去,很快便消失在了树林中。
  王凤林走上了一处山坡,开始仔细地打量起冠越山炮台来。
  为了将平阳建成“万世之基”,高俪国德宗大王即位之初就开始修建冠越山炮台,历时10年完工。设在冠越山上的炮台共有冠越山北炮台、冠越山南(西)炮台和临时野战炮台。其中冠越山北炮台配备有2门三千斤巨炮;冠越山南(西)炮台配备有4门三千斤大炮。在东瀛军入侵前,高俪军还在山顶上临时配备了2门一千斤大炮,在南坡山脚下部署了3门老式二千斤冲天炮(臼炮)。冠越山炮台的火炮配置,主要有两种大炮,一种是二千斤大炮;一种是三千斤大炮。在4门三千斤大炮中,有两门为固定式阵地炮座;两门为固定式地穴炮座。前两门火炮位于冠越山腰的西北侧,安装在木板堆土的防盾中,防盾呈五边形,与山坡齐平,防盾出口位于西南侧。该炮台建造得极为隐蔽,远处不易被发现。防盾内的大炮面向东北,最大水平射界不超过半圈(180度),仰角不超过九分之一圈(40度);后两门地穴式大炮则位于前两门火炮西北侧的山沟中,挖地成穴后再将大炮安装于地穴之中,可以进行整圈(360度)环射。
  高俪军布设的这些大炮因为有坚固的防盾环绕着三个方向,因而抗打击力极强,整个掩蔽部及炮位坐落在山峰的北侧半山腰处,呈南北偏西走向,又大又厚的圆缘顶盖是用木板合土而成,在顶盖上还堆有沙包。而山腰洼地下面的另外两门地穴式大炮因没有掩蔽部的保护,只能用厚木板制成半球状防护罩加盖在炮位上,并在大炮的四周筑起一道环状土堆掩体,这门大炮可以进行整圈(360度)环射,显然属于兼顾对江面射击的布置格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