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战略发展方向(1 / 2)
50-战略发展方向
刘潇首先飞往毛爷爷所在地,甘肃的庆城。当面向毛爷爷和党中央汇报了自己近一阶段绥远战役、武汉争权和西安整编的情况。
当刘潇说到在蒋介石那放赖耍泼要官时,毛爷爷哈哈大笑起来,指着刘潇对周副主席说到:“我这小笔友,在蒋介石那敢耍泼的可能也只有他了。在我这可行不通,最起码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升你官,你现在可是我们的顶头上司啊。”
刘潇摆着手急忙说到:“我永远是一名党员,是毛主席的兵。”
情况汇报完毕后,刘潇抬头看着中央领导们。
朱老总在一旁早就等不及了,见大家不吭声,急忙插话到:“我们的行营大主任啊,别的部队你可是给了一大堆好东西,我的第十八集团军怎么办?是不是也该给点好东西安抚一下了。”
见朱老总开口把话题引到第十八集团军的问题上来,刘潇提出了自己关于第十八集团军下一步的作战区域和部队发展的一点想法:
由于蒋介石集团对红军采取了戒备、压制的措施,第十八集团军在目前的区域内虽然可以生存和战斗,但在部队发展和供给上始终受制于人。为此现在要做的是:
一、第十八集团军的二个师,利用山西太行山和五台山一带相对有利的地形,休整部队,完善武器装备,伺机向冀、鲁、豫扩展,利用广大农村发展壮大队伍,扩大共产党和第十八集团的影响;
二、一个师做为机动,暂时进驻吕梁、隔县和蒲县之间,就地进行防御和发展,随时准备投入到苏鲁豫地区,进行敌后游击战,在战争中发展和壮大自己的队伍;
三、党中央移至神木、府谷、保德的三角地带。既可以对部队进行就近指挥,同时也靠近榆林,便于刘潇的22军保护。而且该地经刘潇的建设,物产丰富,利于补给。
四、傅作义部队进驻晋西北,占据朔州一线,利用吕梁山及其余脉,同左边的准格尔旗、右边的岚县连成一条完整的防线,对太原和绥远之敌均可构成侧背之威胁。
在部队武器装备上,刘潇准备把绥远战役缴获的11800枝日军三八式步枪和110万发子弹,从山西抢运回来的50万发6.5子弹,正大十一式轻机枪176挺,九二式重机枪39挺,重机枪子弹30万发,一块交给朱老总。
另外再给8000枝各式杂牌步枪(整编时各部队收集上来的)和同样杂牌的120挺轻机枪和26挺重机枪,64门大小口径的迫击炮,6门75山炮,各种口径的炮弹1240发。
原太原兵工厂的机床120台,电动机30台和子弹生产线一条,150瓦电台四部,100瓦电台八部,配给在太行山一线的两个师。
原太原兵工厂的机床450台、电动机130台,二条子弹生产线和二条炮弹生产线,配给中央驻地的留守部队,组建共产党自己的兵工厂。有关军工生产材料由榆林方面提供,技术人员可以从刘潇带回的原太原兵工厂工人中招募。三部150瓦电台配给党中央。
关于第十八集团军的战略发展方向的问题,大家没有什么大的分歧。目前第十八集团军的动作,基本上和刘潇的提议一致,作为第十八集团军的战略构想被当场确定下来。
但是在党中央驻地迁徙的问题上,除朱老总支持外,没有人提出赞同或反对的意见,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毛爷爷身上来。
由于事关中央机关驻地迁徙,特别是党中央的安全问题,毛爷爷一时没有回答。只是拿起桌上的香烟点上,手叼着香烟,在房间里来回走着,时不时的在地图跟前站下,屋内的空气变得沉闷起来。
思考了半天的毛爷爷突然停下来,表情严肃的问道刘潇:“在二十二军的掌握上,你有多大把握?”
“全军营以上军官都是部队初创时的人马,出身上没有问题,经过王学举和江易武这么多年的教育,思想上也不会有问题。团以上军官全是分属不同党小组的中共党员,营一级军官有80%是中共党员。”
“如果蒋介石非要对党中央动手,你有多大的把握来保证中央机关的安全?”周副主席慎重的问道。
刘潇站起身,严肃的回答到:“有保证,谁要是敢动党中央的歪脑筋,别说我刘潇,就是整个二十二军也不会答应。我在神木北的黄河边上摆了两个坦克团,一个机械化旅,这两支部队的营以上军官全是中共党员。一声令下,8个小时内可以集合完毕,全副武装赶到中央驻地。”
毛爷爷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
对于在长江以南成立的新四军作战区域上,刘潇的意见是:待新四军整训完毕后,尽可能的脱离蒋介石部队实际控制区域,深入到沦陷区日军防御薄弱地区。这样既便于发展壮大新四军部队,又可以自成一体不受他人控制。
具体的作战渗透方向是:江浙地区、苏北地区、鄂豫皖一带。
对于刘潇提出的新四军具体作战方向上,周副主席感到很诧异,于是问道:“苏北、鄂豫皖一带目前还在国民党控制中,并不是沦陷区啊?”
刘潇回答道:“日本人的战略企图是占领中国,达到这个目的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通过不断的打击和占领富庶地区和工业城市,封锁中国沿海地区,破坏和削弱中国的综合国力,最终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为此,对京浦、平汉两条铁路和苏北沿海地区的占领是战略需要的,也是达成总体目标的基础。所以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由于中日两个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巨大差别,上述地区将会很快沦陷。
因此我们党必须早做准备。一方面加强上述地区地下党组织的建设,做好迎接新四军进入的准备,另一方面,加强新四军部队在上述地区进行战斗的训练工作,一旦形势发展需要,部队可以立即开拔,迅速完成部队的进入和展开。 ↑返回顶部↑
刘潇首先飞往毛爷爷所在地,甘肃的庆城。当面向毛爷爷和党中央汇报了自己近一阶段绥远战役、武汉争权和西安整编的情况。
当刘潇说到在蒋介石那放赖耍泼要官时,毛爷爷哈哈大笑起来,指着刘潇对周副主席说到:“我这小笔友,在蒋介石那敢耍泼的可能也只有他了。在我这可行不通,最起码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升你官,你现在可是我们的顶头上司啊。”
刘潇摆着手急忙说到:“我永远是一名党员,是毛主席的兵。”
情况汇报完毕后,刘潇抬头看着中央领导们。
朱老总在一旁早就等不及了,见大家不吭声,急忙插话到:“我们的行营大主任啊,别的部队你可是给了一大堆好东西,我的第十八集团军怎么办?是不是也该给点好东西安抚一下了。”
见朱老总开口把话题引到第十八集团军的问题上来,刘潇提出了自己关于第十八集团军下一步的作战区域和部队发展的一点想法:
由于蒋介石集团对红军采取了戒备、压制的措施,第十八集团军在目前的区域内虽然可以生存和战斗,但在部队发展和供给上始终受制于人。为此现在要做的是:
一、第十八集团军的二个师,利用山西太行山和五台山一带相对有利的地形,休整部队,完善武器装备,伺机向冀、鲁、豫扩展,利用广大农村发展壮大队伍,扩大共产党和第十八集团的影响;
二、一个师做为机动,暂时进驻吕梁、隔县和蒲县之间,就地进行防御和发展,随时准备投入到苏鲁豫地区,进行敌后游击战,在战争中发展和壮大自己的队伍;
三、党中央移至神木、府谷、保德的三角地带。既可以对部队进行就近指挥,同时也靠近榆林,便于刘潇的22军保护。而且该地经刘潇的建设,物产丰富,利于补给。
四、傅作义部队进驻晋西北,占据朔州一线,利用吕梁山及其余脉,同左边的准格尔旗、右边的岚县连成一条完整的防线,对太原和绥远之敌均可构成侧背之威胁。
在部队武器装备上,刘潇准备把绥远战役缴获的11800枝日军三八式步枪和110万发子弹,从山西抢运回来的50万发6.5子弹,正大十一式轻机枪176挺,九二式重机枪39挺,重机枪子弹30万发,一块交给朱老总。
另外再给8000枝各式杂牌步枪(整编时各部队收集上来的)和同样杂牌的120挺轻机枪和26挺重机枪,64门大小口径的迫击炮,6门75山炮,各种口径的炮弹1240发。
原太原兵工厂的机床120台,电动机30台和子弹生产线一条,150瓦电台四部,100瓦电台八部,配给在太行山一线的两个师。
原太原兵工厂的机床450台、电动机130台,二条子弹生产线和二条炮弹生产线,配给中央驻地的留守部队,组建共产党自己的兵工厂。有关军工生产材料由榆林方面提供,技术人员可以从刘潇带回的原太原兵工厂工人中招募。三部150瓦电台配给党中央。
关于第十八集团军的战略发展方向的问题,大家没有什么大的分歧。目前第十八集团军的动作,基本上和刘潇的提议一致,作为第十八集团军的战略构想被当场确定下来。
但是在党中央驻地迁徙的问题上,除朱老总支持外,没有人提出赞同或反对的意见,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毛爷爷身上来。
由于事关中央机关驻地迁徙,特别是党中央的安全问题,毛爷爷一时没有回答。只是拿起桌上的香烟点上,手叼着香烟,在房间里来回走着,时不时的在地图跟前站下,屋内的空气变得沉闷起来。
思考了半天的毛爷爷突然停下来,表情严肃的问道刘潇:“在二十二军的掌握上,你有多大把握?”
“全军营以上军官都是部队初创时的人马,出身上没有问题,经过王学举和江易武这么多年的教育,思想上也不会有问题。团以上军官全是分属不同党小组的中共党员,营一级军官有80%是中共党员。”
“如果蒋介石非要对党中央动手,你有多大的把握来保证中央机关的安全?”周副主席慎重的问道。
刘潇站起身,严肃的回答到:“有保证,谁要是敢动党中央的歪脑筋,别说我刘潇,就是整个二十二军也不会答应。我在神木北的黄河边上摆了两个坦克团,一个机械化旅,这两支部队的营以上军官全是中共党员。一声令下,8个小时内可以集合完毕,全副武装赶到中央驻地。”
毛爷爷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
对于在长江以南成立的新四军作战区域上,刘潇的意见是:待新四军整训完毕后,尽可能的脱离蒋介石部队实际控制区域,深入到沦陷区日军防御薄弱地区。这样既便于发展壮大新四军部队,又可以自成一体不受他人控制。
具体的作战渗透方向是:江浙地区、苏北地区、鄂豫皖一带。
对于刘潇提出的新四军具体作战方向上,周副主席感到很诧异,于是问道:“苏北、鄂豫皖一带目前还在国民党控制中,并不是沦陷区啊?”
刘潇回答道:“日本人的战略企图是占领中国,达到这个目的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通过不断的打击和占领富庶地区和工业城市,封锁中国沿海地区,破坏和削弱中国的综合国力,最终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为此,对京浦、平汉两条铁路和苏北沿海地区的占领是战略需要的,也是达成总体目标的基础。所以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由于中日两个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巨大差别,上述地区将会很快沦陷。
因此我们党必须早做准备。一方面加强上述地区地下党组织的建设,做好迎接新四军进入的准备,另一方面,加强新四军部队在上述地区进行战斗的训练工作,一旦形势发展需要,部队可以立即开拔,迅速完成部队的进入和展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