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基础建设2(2 / 3)
最后,刘潇朗声说到:“同学们,历史把中华民族复兴这一神圣而光荣的使命赋予了我们,为了我们亲爱的祖国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请大家共同担负起这份伟大而光荣使命吧!”
此时整个会场上鸦雀无声。
站在台上的刘潇心中惶恐的看着大家,不知道大家为什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所有的人,包括任鸿隽先生都静静的坐在在哪儿,默不着声地看着台上惶恐不安的刘潇。
突然,学子中有人站了起来,振臂高声喊到:“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
轰然间,热烈的掌声在教室里响起。学子们纷纷站起了身来,大家热泪奔涌,相互抓住对方的手,纵情的高声喊到:祖国,未来,使命,荣耀!
听说今天早上刘潇要在大会演讲后,给这些大学生们讲话。心中不安的阿玉,悄悄的来到了会场外面向会场里头窥视。
刚才的一幕把阿玉给彻底震撼了,她为自己有这样的“小丈夫”,打心底里感觉到自豪。
放下心来的阿玉,一边往前面的公寓走着,一边抹着不断流下的热泪。
多少年以后,每当说起这天的场景来,阿玉总能绘声绘色的给儿孙们描述起当年他们的爷爷是如何如何。
许久,刘潇伸手示意大家平静下来,然后说到:
“今天请大家来这里,一是听取任鸿隽先生的演讲;二是关于大家今后的去向问题。
我手里有一份合同,合同的大意是,如果你们愿意,上海爱国教育促进会将为你们出国留学深造,办理好相关的护照、学校等事宜。前往所留学国家的交通费用由本会支付,留学期间,每个人每年的生活费用为三千大洋,也全部由本会承担。学成后,大家可以自由决定在那工作,本会也可以帮助推荐工作单位。
对应条件吗,如果本会今后在事业发展上需要各位相助时,在本会所给工资不低于各位已担任工作获得的工资标准的情况下,优先为我单位工作。
如果各位有意的话,请你们签下这份合同,同时再填写你们所学专业和留学时攻读专业的意向。
请各位同学在回到宿舍仔细考虑后填写。填好后,下午交给工作人员。”
十天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来找任鸿隽教授,说是上海中华爱国教育促进会指名请他就科学救国理论,去上海做演讲。
到达上海后,任鸿隽教授看来车站接他的竟然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感觉到自己被怠慢了。
在旅馆安顿下来,这个孩子就第二天的演讲稿向自己讨教。
随着交谈的不断深入,任鸿隽发现了这孩子思维敏捷、知识丰富,对当今社会的认识程度,一点不亚于自己。
今天,这孩子的一番充满激情和富于哲理的讲话,让这位大学者也不得不开始佩服起来。
午饭间的交流,让任鸿隽和刘潇很快成为了无话不谈的莫逆之交。
两人的话题由文学到历史,从地理到天文,特别是在工业革命和农业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两人开始了激烈的辩论。
任鸿隽的理论认为,在当今社会,工业文明是第一要务,只要工业文明得到了发展,必将反过来带动农业文明的快速进步。
而刘潇则认为,世界文明的发展都有着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包括社会制度的变革。即使是在工业文明发达的欧洲,他们也是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得到发展的封建社会制度后期,才催生出了工业文明的曙光。
也就是说,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这才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孕应产生出来的。
没有了农业文明的发展,就不可能出现工业文明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之后的资本主义出现。这种情况在中国表现的尤为明显。
因此,在中国,只有解决好了中国农业发展的问题,保证了绝大多数人的温饱之后,社会才能够稳定,工业文明才能在此基础上得到真正的发展和壮大。
当然,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反哺是必然和重要的,但绝不是先决条件。
一顿午饭,两个人在争论中一直吃到食堂亮灯为止。 ↑返回顶部↑
此时整个会场上鸦雀无声。
站在台上的刘潇心中惶恐的看着大家,不知道大家为什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所有的人,包括任鸿隽先生都静静的坐在在哪儿,默不着声地看着台上惶恐不安的刘潇。
突然,学子中有人站了起来,振臂高声喊到:“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
轰然间,热烈的掌声在教室里响起。学子们纷纷站起了身来,大家热泪奔涌,相互抓住对方的手,纵情的高声喊到:祖国,未来,使命,荣耀!
听说今天早上刘潇要在大会演讲后,给这些大学生们讲话。心中不安的阿玉,悄悄的来到了会场外面向会场里头窥视。
刚才的一幕把阿玉给彻底震撼了,她为自己有这样的“小丈夫”,打心底里感觉到自豪。
放下心来的阿玉,一边往前面的公寓走着,一边抹着不断流下的热泪。
多少年以后,每当说起这天的场景来,阿玉总能绘声绘色的给儿孙们描述起当年他们的爷爷是如何如何。
许久,刘潇伸手示意大家平静下来,然后说到:
“今天请大家来这里,一是听取任鸿隽先生的演讲;二是关于大家今后的去向问题。
我手里有一份合同,合同的大意是,如果你们愿意,上海爱国教育促进会将为你们出国留学深造,办理好相关的护照、学校等事宜。前往所留学国家的交通费用由本会支付,留学期间,每个人每年的生活费用为三千大洋,也全部由本会承担。学成后,大家可以自由决定在那工作,本会也可以帮助推荐工作单位。
对应条件吗,如果本会今后在事业发展上需要各位相助时,在本会所给工资不低于各位已担任工作获得的工资标准的情况下,优先为我单位工作。
如果各位有意的话,请你们签下这份合同,同时再填写你们所学专业和留学时攻读专业的意向。
请各位同学在回到宿舍仔细考虑后填写。填好后,下午交给工作人员。”
十天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来找任鸿隽教授,说是上海中华爱国教育促进会指名请他就科学救国理论,去上海做演讲。
到达上海后,任鸿隽教授看来车站接他的竟然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感觉到自己被怠慢了。
在旅馆安顿下来,这个孩子就第二天的演讲稿向自己讨教。
随着交谈的不断深入,任鸿隽发现了这孩子思维敏捷、知识丰富,对当今社会的认识程度,一点不亚于自己。
今天,这孩子的一番充满激情和富于哲理的讲话,让这位大学者也不得不开始佩服起来。
午饭间的交流,让任鸿隽和刘潇很快成为了无话不谈的莫逆之交。
两人的话题由文学到历史,从地理到天文,特别是在工业革命和农业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两人开始了激烈的辩论。
任鸿隽的理论认为,在当今社会,工业文明是第一要务,只要工业文明得到了发展,必将反过来带动农业文明的快速进步。
而刘潇则认为,世界文明的发展都有着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包括社会制度的变革。即使是在工业文明发达的欧洲,他们也是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得到发展的封建社会制度后期,才催生出了工业文明的曙光。
也就是说,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这才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孕应产生出来的。
没有了农业文明的发展,就不可能出现工业文明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之后的资本主义出现。这种情况在中国表现的尤为明显。
因此,在中国,只有解决好了中国农业发展的问题,保证了绝大多数人的温饱之后,社会才能够稳定,工业文明才能在此基础上得到真正的发展和壮大。
当然,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反哺是必然和重要的,但绝不是先决条件。
一顿午饭,两个人在争论中一直吃到食堂亮灯为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