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山雨欲来(4 / 6)
“区区三万之众,贸然袭击三十余万之东北军,其行为无异于引火烧身。从皇姑屯事件,再到刺杀张学良事件,截至目前东北事变,可见关东军所部俱为目光短浅只知蛮干之辈,何为帝国忠勇将士?”杉山元反驳道。
“以一己之力敌十倍之敌,此无惧勇气难道不是帝国皇军之精诚所在?”
“目前关东军损兵折将,难道亦是皇军精诚所在?”
冷眼看着陆军军部与内阁之间的争吵,海相大角岑生大将区区几十个字便迅速将重心全部压向白川义则一边去了:“臣请陛下三思!倘若帝国政府和军部惩治关东军,无异于表明帝国畏惧东北政府,那帝国在国际上颜面何存?”
殿上顿时鸦雀无声,众人都心里暗暗想到,是呀,假如处置了关东军,这简直就相当于和南京政府东北政府表明了日本畏惧东北军,那堂堂大日本帝国脸往哪里放?
天皇身躯微微一动,良久开口,沉重飘渺的声音宛如来自遥远的虚无之中:
“自明治先皇维新创业以来,帝国伟业与日俱进,帝国陆海军将士功不可没,欲确立帝国在东亚之永久霸业,帝国皇军必随时做好远征海外之准备。但不知用多少兵力可以结束东北事变?”
白川义则大喜,看来天皇也心向自己一方,这样不但不会责罚关东军而且还能增兵东北,想到这里脱口而出:“五个师团!陆军只需增加五个师团之兵力就可以完全征服满洲,为我帝国霸业建立第一步!”
“依卿所言,望诸卿不负朕之厚望。”天皇准奏道。
8月18日,武藤信义等人终于等来了东北的电报。先连续三封分别是陆相、参谋总长、陆军军部发来的,电文中的措辞一句比一句严厉,叱责关东军作战不利,损兵折将给皇国颜面抹黑等等,将武藤信义等人看的心惊胆颤,不过武藤也敏锐地发现,三封电文中俱是训斥之言,并没有对自己和关东军高层的实际处罚措施,不由让他心存侥幸起来。很快,又一封电报发送至他手上,那是参谋本部情报俄国组组长桥本欣五郎以私人名义发来的,电报的内容让武藤信义狂喜不已,桥本很直接地告诉武藤“军部的态度只是给议会和内阁做做样子而已,其实军部是默许和纵容关东军的进一步计划的,陆相白川义则大将已经下令调遣五个师团进入东北增援作战了。大喜过望的武藤信义等人纷纷高呼“天皇万岁!”。惨败给东北军后,关东军内部上下无不欲一雪前耻,此战可是日俄战争以来日本军队损失最大的一次,而且居然败给了以前一直对自己处处忍让躲避的东北军队,心高气傲的关东军自认为自己是皇军精英部队,怎可咽下这气。
8月25日,就在双方政府还在国际上玩着外交游戏时候,日本政府悍然宣布“由于东北政府和南京政府俱无就‘东北事变’向大日本帝国政府致歉之诚意”而向东北增军。渤海上,日本以“赤城”、“加贺”这两艘35000吨级的重型航空母舰为旗舰的两支日本海军舰队劈波斩浪往返于于日本本土和旅顺之间,空中舰载机如云,护送满载日本陆军官兵的运输舰艇。日军舰队巨大的舰炮猛烈炮击东北沿海城市。在得到日军开始在增兵情报的张学良立刻宣布东北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动员当地政府组织辽南平民向北方撤离,同时辽南地区的政府机构、重要工厂设施也拆除后北运。
此时全国舆论都对日本增兵东北,意图军事入侵的行为愤慨不已,新闻报纸上社会各界名流谴责日本粗暴干涉中国的文章铺天盖地,南京、上海、广州、北平、沈阳等思想激进的大城市已经掀起了“反日”浪潮,上海港口爱国民众集体焚烧日货,各地义愤学生与日本侨民发生斗殴事件屡见不鲜,中日民间矛盾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尖锐。张学良明白,他再一次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虽然已经知道结果如何,但是他还是在27日致电南京,询问对策。
“东北事变,万望不可一时意气用事,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尔部在军事上需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遇事要退让,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即可,南京外交事宜将采取拖延办法,争取公理,留待国联裁决,目前国内重点仍为剿灭‘朱毛’共匪,须知攘外必先安内,切不可小不忍乱大谋。”
望着蒋介石发来的这道历史著名的“不抵抗命令”,张学良笑了,该来的还是来了,他在苦笑,为什么中国人都喜欢自己骗自己,敌人的大炮都瞄准你了,你还抱幻想与谈判桌上解决,为什么要不抵抗?为什么要忍让?国联哪来的公理?这世界上哪有什么公理?!比的就是谁的拳头硬!这才是公理!眼下日本军队区区几十万,堂堂泱泱中国拥兵数百万,却还在日本人的枪口下陷入你死我活的内战泥潭。这是为什么?!张学良只觉得胸口热血沸扬。
果然不出张学良意料,沈阳边防部地下室会议厅内,众东北军高级将领听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后都炸开了锅。
“开什么玩笑!这是什么命令!不抵抗?难道把脖子伸着让日本人来砍吗?”
“军人就是要舍生忘死保家卫国,敌人来了却不抵抗,那还要我们干什么?”
“蒋介石脑子里面究竟想到什么东西!?”
众人群情激愤,一开始还勉强控制情绪,但是说着说着纷纷叫骂起来。
“少帅!你不会要执行这个荒唐的命令吧!”于学忠惊疑不定地看着一直望着众人叫骂而默不作声的张学良。
众人都把迫切的眼神投过来。
张学良冷然沉声道:“蒋介石声称‘攘外必先安内’,所以要我们对日本人采取步步退让态度,但是我们能退到哪里去?退进关内?抛下这东北六省二市,将这四千万父老乡亲,这这一片我们世世代代居住的白山黑水,这一片我们辛辛苦苦建立的家园全部拱手让给狼子野心的日本人?你们愿意吗?”
“不愿意!”众人红着眼海啸般齐吼。
“现在我们有两条路,是老老实实遵照这荒唐透顶的命令撤入关内,还是不听南京号令,拿起手中的枪和日本人拼个你死我活?”张学良厉声道。
“当然是和日本人拼命了!”众人怒道。
“撤退,我们能保住性命,但是我们将成为抛弃同胞和国土的民族罪人!反抗,这样我们可能将会受到国民党军和日军的两线夹击。我只想说,即使我们失败了,但是我们也死的光荣!因为我们无愧于作为军人的荣誉与职责,更无愧于我们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张学良霍然起身,举起右手握成拳头,“各位!让我们为了中华民族,战斗吧!”
热血沸腾的东北军将领们纷纷起身,举起右拳,吼道:“为了中华民族,战斗!”
10月26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并且向全东北发表广播讲话,张学良一改以前对南京政府恭顺的态度,义正言辞宣布拒绝执行南京中央的“不抵抗”命令,宣誓将为了守卫国土家园,战斗至东北军最后一人。同时张学良毫不客气将蒋介石的电文原封不动登上《东北日报》头版。做完这些,张学良明白,他为了抗击日寇,在显示自己的决心同时也已经和南京蒋介石集团决裂了。
张学良的通电和广播迅速传播在大江南北,顿时石破天惊。东北和全国的民众反应狂潮之激烈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东北民众纷纷自发举行大规模游行活动抗议日本军事侵略和南京政府的不抵抗命令以及支持张学良的坚决抗战的行为,沈阳、承德、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等东北城市,数万爱国民众和热血学生青年集结高呼“驱逐日寇!保家卫国!”“拒绝执行‘不抵抗’命令!”“东北军万岁!”等爱国口号;热河、吉林、黑龙江、察哈尔、绥远五省驻军将领争先恐后陈词上书请求调往沈阳参加对日作战;东北各省各大商会企业自发组成“抗日军费筹备委员会”,刚刚富裕起来的东北企业家百姓们纷纷慷慨解囊捐献军费支持东北军作战;民营工厂们都号召工人们在休息日继续生产为部队提供物资;农民牧民渔民们自愿将粮食鱼肉等低价出售给政府送往前线作为军粮;大批东北剧团戏剧表演者也纷纷来到沈阳希望能参加劳军活动;至于东北政府在各大城市设立的招兵站,更是日日排起了长龙。东北各大报纸上,各地士绅名流联合发表的“支持张少帅坚持抗战”“张少帅,你没有南京你还有我们东北!”的声援文章更加是纷至沓来,
东北民众的巨大反响和对政府军队的支持让张学良在一时间的不知所措后又忍不住热泪盈眶,这就是东北的父老乡亲啊!这就是当年被抛弃做了整整十四年亡国奴的东北人民! ↑返回顶部↑
“以一己之力敌十倍之敌,此无惧勇气难道不是帝国皇军之精诚所在?”
“目前关东军损兵折将,难道亦是皇军精诚所在?”
冷眼看着陆军军部与内阁之间的争吵,海相大角岑生大将区区几十个字便迅速将重心全部压向白川义则一边去了:“臣请陛下三思!倘若帝国政府和军部惩治关东军,无异于表明帝国畏惧东北政府,那帝国在国际上颜面何存?”
殿上顿时鸦雀无声,众人都心里暗暗想到,是呀,假如处置了关东军,这简直就相当于和南京政府东北政府表明了日本畏惧东北军,那堂堂大日本帝国脸往哪里放?
天皇身躯微微一动,良久开口,沉重飘渺的声音宛如来自遥远的虚无之中:
“自明治先皇维新创业以来,帝国伟业与日俱进,帝国陆海军将士功不可没,欲确立帝国在东亚之永久霸业,帝国皇军必随时做好远征海外之准备。但不知用多少兵力可以结束东北事变?”
白川义则大喜,看来天皇也心向自己一方,这样不但不会责罚关东军而且还能增兵东北,想到这里脱口而出:“五个师团!陆军只需增加五个师团之兵力就可以完全征服满洲,为我帝国霸业建立第一步!”
“依卿所言,望诸卿不负朕之厚望。”天皇准奏道。
8月18日,武藤信义等人终于等来了东北的电报。先连续三封分别是陆相、参谋总长、陆军军部发来的,电文中的措辞一句比一句严厉,叱责关东军作战不利,损兵折将给皇国颜面抹黑等等,将武藤信义等人看的心惊胆颤,不过武藤也敏锐地发现,三封电文中俱是训斥之言,并没有对自己和关东军高层的实际处罚措施,不由让他心存侥幸起来。很快,又一封电报发送至他手上,那是参谋本部情报俄国组组长桥本欣五郎以私人名义发来的,电报的内容让武藤信义狂喜不已,桥本很直接地告诉武藤“军部的态度只是给议会和内阁做做样子而已,其实军部是默许和纵容关东军的进一步计划的,陆相白川义则大将已经下令调遣五个师团进入东北增援作战了。大喜过望的武藤信义等人纷纷高呼“天皇万岁!”。惨败给东北军后,关东军内部上下无不欲一雪前耻,此战可是日俄战争以来日本军队损失最大的一次,而且居然败给了以前一直对自己处处忍让躲避的东北军队,心高气傲的关东军自认为自己是皇军精英部队,怎可咽下这气。
8月25日,就在双方政府还在国际上玩着外交游戏时候,日本政府悍然宣布“由于东北政府和南京政府俱无就‘东北事变’向大日本帝国政府致歉之诚意”而向东北增军。渤海上,日本以“赤城”、“加贺”这两艘35000吨级的重型航空母舰为旗舰的两支日本海军舰队劈波斩浪往返于于日本本土和旅顺之间,空中舰载机如云,护送满载日本陆军官兵的运输舰艇。日军舰队巨大的舰炮猛烈炮击东北沿海城市。在得到日军开始在增兵情报的张学良立刻宣布东北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动员当地政府组织辽南平民向北方撤离,同时辽南地区的政府机构、重要工厂设施也拆除后北运。
此时全国舆论都对日本增兵东北,意图军事入侵的行为愤慨不已,新闻报纸上社会各界名流谴责日本粗暴干涉中国的文章铺天盖地,南京、上海、广州、北平、沈阳等思想激进的大城市已经掀起了“反日”浪潮,上海港口爱国民众集体焚烧日货,各地义愤学生与日本侨民发生斗殴事件屡见不鲜,中日民间矛盾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尖锐。张学良明白,他再一次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虽然已经知道结果如何,但是他还是在27日致电南京,询问对策。
“东北事变,万望不可一时意气用事,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尔部在军事上需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遇事要退让,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即可,南京外交事宜将采取拖延办法,争取公理,留待国联裁决,目前国内重点仍为剿灭‘朱毛’共匪,须知攘外必先安内,切不可小不忍乱大谋。”
望着蒋介石发来的这道历史著名的“不抵抗命令”,张学良笑了,该来的还是来了,他在苦笑,为什么中国人都喜欢自己骗自己,敌人的大炮都瞄准你了,你还抱幻想与谈判桌上解决,为什么要不抵抗?为什么要忍让?国联哪来的公理?这世界上哪有什么公理?!比的就是谁的拳头硬!这才是公理!眼下日本军队区区几十万,堂堂泱泱中国拥兵数百万,却还在日本人的枪口下陷入你死我活的内战泥潭。这是为什么?!张学良只觉得胸口热血沸扬。
果然不出张学良意料,沈阳边防部地下室会议厅内,众东北军高级将领听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后都炸开了锅。
“开什么玩笑!这是什么命令!不抵抗?难道把脖子伸着让日本人来砍吗?”
“军人就是要舍生忘死保家卫国,敌人来了却不抵抗,那还要我们干什么?”
“蒋介石脑子里面究竟想到什么东西!?”
众人群情激愤,一开始还勉强控制情绪,但是说着说着纷纷叫骂起来。
“少帅!你不会要执行这个荒唐的命令吧!”于学忠惊疑不定地看着一直望着众人叫骂而默不作声的张学良。
众人都把迫切的眼神投过来。
张学良冷然沉声道:“蒋介石声称‘攘外必先安内’,所以要我们对日本人采取步步退让态度,但是我们能退到哪里去?退进关内?抛下这东北六省二市,将这四千万父老乡亲,这这一片我们世世代代居住的白山黑水,这一片我们辛辛苦苦建立的家园全部拱手让给狼子野心的日本人?你们愿意吗?”
“不愿意!”众人红着眼海啸般齐吼。
“现在我们有两条路,是老老实实遵照这荒唐透顶的命令撤入关内,还是不听南京号令,拿起手中的枪和日本人拼个你死我活?”张学良厉声道。
“当然是和日本人拼命了!”众人怒道。
“撤退,我们能保住性命,但是我们将成为抛弃同胞和国土的民族罪人!反抗,这样我们可能将会受到国民党军和日军的两线夹击。我只想说,即使我们失败了,但是我们也死的光荣!因为我们无愧于作为军人的荣誉与职责,更无愧于我们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张学良霍然起身,举起右手握成拳头,“各位!让我们为了中华民族,战斗吧!”
热血沸腾的东北军将领们纷纷起身,举起右拳,吼道:“为了中华民族,战斗!”
10月26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并且向全东北发表广播讲话,张学良一改以前对南京政府恭顺的态度,义正言辞宣布拒绝执行南京中央的“不抵抗”命令,宣誓将为了守卫国土家园,战斗至东北军最后一人。同时张学良毫不客气将蒋介石的电文原封不动登上《东北日报》头版。做完这些,张学良明白,他为了抗击日寇,在显示自己的决心同时也已经和南京蒋介石集团决裂了。
张学良的通电和广播迅速传播在大江南北,顿时石破天惊。东北和全国的民众反应狂潮之激烈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东北民众纷纷自发举行大规模游行活动抗议日本军事侵略和南京政府的不抵抗命令以及支持张学良的坚决抗战的行为,沈阳、承德、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等东北城市,数万爱国民众和热血学生青年集结高呼“驱逐日寇!保家卫国!”“拒绝执行‘不抵抗’命令!”“东北军万岁!”等爱国口号;热河、吉林、黑龙江、察哈尔、绥远五省驻军将领争先恐后陈词上书请求调往沈阳参加对日作战;东北各省各大商会企业自发组成“抗日军费筹备委员会”,刚刚富裕起来的东北企业家百姓们纷纷慷慨解囊捐献军费支持东北军作战;民营工厂们都号召工人们在休息日继续生产为部队提供物资;农民牧民渔民们自愿将粮食鱼肉等低价出售给政府送往前线作为军粮;大批东北剧团戏剧表演者也纷纷来到沈阳希望能参加劳军活动;至于东北政府在各大城市设立的招兵站,更是日日排起了长龙。东北各大报纸上,各地士绅名流联合发表的“支持张少帅坚持抗战”“张少帅,你没有南京你还有我们东北!”的声援文章更加是纷至沓来,
东北民众的巨大反响和对政府军队的支持让张学良在一时间的不知所措后又忍不住热泪盈眶,这就是东北的父老乡亲啊!这就是当年被抛弃做了整整十四年亡国奴的东北人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