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节(2 / 4)
沈琅摇头叹息:“你小婶的妈妈在你小婶十二岁的时候因为车祸去世了,你小婶对开车很排斥,就一直没有考驾驶证。我们住到她单位附近去,也是因为你小婶不会开车。你知道,医院那边工作时间很难把控,我没有多少时间接送她上下班。
本来,让司机接送她上下班也可以,只是,你小婶觉得总是麻烦司机也不好。最重要的是,你小婶觉得由司机接送,会给同事、朋友产生她高高在上的错觉,让她的同事与她产生距离,不利于她在外面的形象。”
原来小婶的母亲这么早就不在人世了,曾文芳上一世受过失去母亲的苦,对冯月顿生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小叔,小婶想得很对。除了大领导与做生意的老板,我也觉得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干部不要请司机开车。会给人一种官僚主义的感觉,确实会影响与同事朋友的相处。”
“嗯,我也认同你小婶的观点,所以,在离她单位不远的地方买了套房子。平时,你小婶去单位,走路也就十多分钟,近得很。那边有幼儿园,也有小学、中学。从家里去琬琬如今的学校,也是十多分钟的路程。”
曾文芳对房子的事最上心:“哇,那里的房子肯定会升值,这是学位房,以后,有钱也买不到。”
沈琅估计还没有听过这个词,有些惊讶:“学位房?”
曾文芳连连点头:“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人会来大城市发展。要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好的学位自然也会越来越缺。
许多家长为了方便孩子上更好的学校,不惜花更多的钱,在市一小、二小、一中、二中这样的地方买房子。以后,在大城市,这样的房子比起很多豪华小区还要贵得多。”
沈琅觉得有理,不由笑道:“那你与文峰以后买房子也要看准学校来买,方便以后你们的孩子上学。
京都的小学倒是都办得不错,可以就近读。但初级中学就有差别了,最好的是丹琼一中、二中,其次是丹琼纪念中学、昌明中学。还有高中,这样吧,到时候我再问问教育厅的朋友,把一些好学校给你们列出来,也好做个参考。”
曾文芳哭笑不得:“小叔,文峰还没有结婚呢。还有我,也没打算这么快要孩子。”
“哼,那可由不得你。你敢说你这段时间与陈文干没有那个?”
“小叔……”
曾文芳俏脸羞红,她能不能不要跟医生谈这些?医生们谈起生病、生孩子之类的事情来,就像吃家常便饭那样。可是,她不是医生,并且她还是一个脸皮薄的姑娘家家的啊。
沈琅瞅着侄女羞红了的俏脸,提醒道:“幸亏你公公婆婆选好了摆酒席的时间,哼哼,不然……”
“小叔……”
不是在谈“学位房”的事吗?曾文芳本来还想问小叔那套房子如今的价位如何呢,小叔的话题就转到这上面来了。这谈话自然就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曾文芳聪明了换上之前那个话题:“小叔,你说你同意小婶不让司机接送的观点。那你也跟爷爷说一说,我不让司机接送我上下班,与小婶是一样的原因。再说,我自己会开车,根本不用司机送。
还有,爷爷有时要外出,我不能占爷爷的车与司机。你知道,我在东湖有一部车,刚开了没多久,如今,给了我婆婆。我婆婆给了我一张卡,是给我买车用的。
所以,这车我自己买,不能让爷爷出钱。小叔,我知道你对钱无所谓,大伯也是如此。可是,你也得为大伯母着想,她一直为这个大家庭操持。如果爷爷动不动就拿钱给我们家,大伯母心里会不舒服的。”
沈琅神情有些复杂,之前,一家人商量给文芳买车的事情,沈琅就发现大嫂一直沉默,没有表态。他自然观察到了这一情形,心里也有些打鼓,怕大嫂会有别的什么想法。不过,没想到文芳这么敏感,竟然也觉察到了大嫂神情有异。
唉,他是宁愿自己拿出钱来补贴二哥,可是,沈家还没有分家,他自己大多数钱也在大嫂手里的产业里面。平时的花费,基本上是用夫妻俩的工资。
“小叔,我对沈家的财产没有什么想法,我相信我爸妈,我弟妹也都跟我一样。我们自己有手有脚,肯来京都,是因为这里有我们的亲人。
我不希望我们一家人的到来影响沈家其他成员的利益。大伯母所想,我也理解。她打理沈家的产业多年,那些公司与店铺,就如她养大的孩子,她当然不会希望别人去触碰。
我想过了,以后,我与弟弟会管理好山庄这份产业。还会发展另外的产业,如果你与大堂哥有兴趣,也可以投资。以后,我们沈家会拥有更多与原产业不冲突的新产业。
我还会在京都郊区开芳华家具厂、菁华服饰分公司,这些产业,我不会向你们借钱或让你们投资。就算作是我们二房这个小家的产业,你们原有的公司与产业如何分配,就是你与大伯的事情了,我们不会沾染半分。
家里给我们的也够多了,一栋楼、一部车,山庄60%股份。其余的,我们都不要。”
“怎么是60%?不是70%吗?”
“之前,本来要我们各人投资,你帮琬琬要了一成股份,是要出资金的。如今,所有的钱都是爷爷出。那么,就不能这么算了。我知道,这家山庄有爷爷对我们补偿的意思在里面,我也不好拒绝。 ↑返回顶部↑
本来,让司机接送她上下班也可以,只是,你小婶觉得总是麻烦司机也不好。最重要的是,你小婶觉得由司机接送,会给同事、朋友产生她高高在上的错觉,让她的同事与她产生距离,不利于她在外面的形象。”
原来小婶的母亲这么早就不在人世了,曾文芳上一世受过失去母亲的苦,对冯月顿生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小叔,小婶想得很对。除了大领导与做生意的老板,我也觉得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干部不要请司机开车。会给人一种官僚主义的感觉,确实会影响与同事朋友的相处。”
“嗯,我也认同你小婶的观点,所以,在离她单位不远的地方买了套房子。平时,你小婶去单位,走路也就十多分钟,近得很。那边有幼儿园,也有小学、中学。从家里去琬琬如今的学校,也是十多分钟的路程。”
曾文芳对房子的事最上心:“哇,那里的房子肯定会升值,这是学位房,以后,有钱也买不到。”
沈琅估计还没有听过这个词,有些惊讶:“学位房?”
曾文芳连连点头:“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人会来大城市发展。要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好的学位自然也会越来越缺。
许多家长为了方便孩子上更好的学校,不惜花更多的钱,在市一小、二小、一中、二中这样的地方买房子。以后,在大城市,这样的房子比起很多豪华小区还要贵得多。”
沈琅觉得有理,不由笑道:“那你与文峰以后买房子也要看准学校来买,方便以后你们的孩子上学。
京都的小学倒是都办得不错,可以就近读。但初级中学就有差别了,最好的是丹琼一中、二中,其次是丹琼纪念中学、昌明中学。还有高中,这样吧,到时候我再问问教育厅的朋友,把一些好学校给你们列出来,也好做个参考。”
曾文芳哭笑不得:“小叔,文峰还没有结婚呢。还有我,也没打算这么快要孩子。”
“哼,那可由不得你。你敢说你这段时间与陈文干没有那个?”
“小叔……”
曾文芳俏脸羞红,她能不能不要跟医生谈这些?医生们谈起生病、生孩子之类的事情来,就像吃家常便饭那样。可是,她不是医生,并且她还是一个脸皮薄的姑娘家家的啊。
沈琅瞅着侄女羞红了的俏脸,提醒道:“幸亏你公公婆婆选好了摆酒席的时间,哼哼,不然……”
“小叔……”
不是在谈“学位房”的事吗?曾文芳本来还想问小叔那套房子如今的价位如何呢,小叔的话题就转到这上面来了。这谈话自然就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曾文芳聪明了换上之前那个话题:“小叔,你说你同意小婶不让司机接送的观点。那你也跟爷爷说一说,我不让司机接送我上下班,与小婶是一样的原因。再说,我自己会开车,根本不用司机送。
还有,爷爷有时要外出,我不能占爷爷的车与司机。你知道,我在东湖有一部车,刚开了没多久,如今,给了我婆婆。我婆婆给了我一张卡,是给我买车用的。
所以,这车我自己买,不能让爷爷出钱。小叔,我知道你对钱无所谓,大伯也是如此。可是,你也得为大伯母着想,她一直为这个大家庭操持。如果爷爷动不动就拿钱给我们家,大伯母心里会不舒服的。”
沈琅神情有些复杂,之前,一家人商量给文芳买车的事情,沈琅就发现大嫂一直沉默,没有表态。他自然观察到了这一情形,心里也有些打鼓,怕大嫂会有别的什么想法。不过,没想到文芳这么敏感,竟然也觉察到了大嫂神情有异。
唉,他是宁愿自己拿出钱来补贴二哥,可是,沈家还没有分家,他自己大多数钱也在大嫂手里的产业里面。平时的花费,基本上是用夫妻俩的工资。
“小叔,我对沈家的财产没有什么想法,我相信我爸妈,我弟妹也都跟我一样。我们自己有手有脚,肯来京都,是因为这里有我们的亲人。
我不希望我们一家人的到来影响沈家其他成员的利益。大伯母所想,我也理解。她打理沈家的产业多年,那些公司与店铺,就如她养大的孩子,她当然不会希望别人去触碰。
我想过了,以后,我与弟弟会管理好山庄这份产业。还会发展另外的产业,如果你与大堂哥有兴趣,也可以投资。以后,我们沈家会拥有更多与原产业不冲突的新产业。
我还会在京都郊区开芳华家具厂、菁华服饰分公司,这些产业,我不会向你们借钱或让你们投资。就算作是我们二房这个小家的产业,你们原有的公司与产业如何分配,就是你与大伯的事情了,我们不会沾染半分。
家里给我们的也够多了,一栋楼、一部车,山庄60%股份。其余的,我们都不要。”
“怎么是60%?不是70%吗?”
“之前,本来要我们各人投资,你帮琬琬要了一成股份,是要出资金的。如今,所有的钱都是爷爷出。那么,就不能这么算了。我知道,这家山庄有爷爷对我们补偿的意思在里面,我也不好拒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