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节(2 / 4)
“哦,我知道了!我说为什么我同桌听写单词的时候比不过我,可是,考试的时候总是比我高分,原来要这样学习。姐姐,谢谢您,您都不认识我,却这么耐心地教我,您不愧是我们青山镇所有学子的骄傲。”
曾文芳被这么一赞,有些不好意思了:“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姐姐祝你后年考上理想学校。”
“我会的,大姐姐,我叫杨学礼,后年,我考上好大学就来汪爷爷这里报喜,也来感谢汪爷爷与大姐姐。”
“好,大姐姐等你的好消息。来,杨学礼,是吧,这是你的药,回去煲了,吃过晚饭喝一次,明天早上喝一次。另一剂你早上在家里煲好,可以用水壶装了,带到学校去。分两次喝,后天就可以不用喝了。记得要多锻炼身体,这样才能治标又治本。”
“好,谢谢汪爷爷、谢谢大姐姐。”
小伙子付了诊费与药费,兴高采烈地走了。留下门诊部三人,都微笑着看着他的背影。
曾文芳把另一袋药交给老人的时候,老人又感慨起来:“老爷子,在青山镇,我最佩服、最羡慕的莫过于您了。如今,您又多了一样让我羡慕的好事。
您呀,不单儿子、女儿、孙子有出息,如今竟然还多了一个这么善良优秀的外孙媳妇。如果我能有您这样的福气,晚上睡觉都会笑醒啰!”
汪老爷子被这样赞美,心里自然高兴,与老人闲聊了几句,才把老人送走。
曾文芳扶着汪老爷子上了楼,大家都已经坐在桌旁,见到老爷子来了,汪景辰夫妻与陈文干急忙站起来。
汪老爷子挥挥手:“坐吧,你们先吃,我与文芳洗洗手就过来吃。”
吃饭的时候,汪老爷子说起文芳刚才教一个小伙子读书方法,自豪地道:“说起来,干儿虽然毕业于京都大学,可是,在我们青山镇这个地方,却没有文芳这么有名气。当年的颁奖仪式干儿也在,好像也去领了什么奖。什么奖呢?干儿那时不是没有青山中学上学了吗?为什么县里还会给他发奖?”
陈文干笑道:“外公,那是因为当时镇上有流言蜚语,说文芳作弊。我就去县里给她下战书,两人比试了一场,证明文芳名不虚传。所以,县领导才会给我颁奖,是感谢我鼓励阳光县的学子。”
“原来是这样啊,我当时还在奇怪,你在东湖读书,为什么会来领阳光县的奖项。”
汪景辰瞅瞅陈文干,又瞅瞅曾文芳,不由笑道:“爸,你外孙心眼不小啊,那个时候就能为文芳出头了。看来,他今天能把文芳娶回来,也有那年帮助文芳的功劳。文芳,你觉得舅舅说得对不对?”
曾文芳不好意思地道:“舅舅,那个时候文干只是侠义心肠,看不惯那些考不过我,又在那里说三道四。”
“侠义心肠也要看人吧?换成另一个同学出了这样的事,估计他就不会理睬了。我还不知道他吗?从小就不喜欢管闲事,反而坚儿更多事。”
陈文干失笑:“舅舅,不就是因为表哥多事,打电话把这事告诉我,才会有后来的事吗?”
“呵呵,原来这事还真跟坚儿有关系啊。你们哥俩啊,比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兄弟还要亲热。只是,如今你们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会习惯吗?”
“舅舅,这次表哥去京都可是露了一手,京都人民医院的院长诚恳地邀请表哥加盟他们医院呢。”
“真的?”
汪志坚的母亲听到这里,急忙放下碗,看向陈文干。
“舅舅、舅妈,当然是真的。文芳的小叔可是京都人民医院的内科专家!以前表哥不是去过京都一次吗?沈小叔知道表哥的能耐,这次刚好有一个棘手的病人,沈小叔带着表哥一起去参加会诊,一起为病人动手术。结果,手术非常成功。
院长本人也是一位内科专家,非常欣赏表哥。表哥刚从手术室出来,就握着表哥的手不肯放,说京都人民医院的大门随时为表哥敞开。”
陈文干把上次沈小叔说的事情详细地叙述了一遍,把在座的长辈乐坏了。
第四百八十七章 意外分红(1)
汪老爷子本来都坐下喝汤了,这会儿,他放下汤碗,高兴地站起来道:“那就去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做医生的也一样。哪个不想到京都人民医院工作?坚儿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尽快去。”
陈文干看向汪老爷子,却带着些许遗憾,摇头道:“表哥说外公身体不好,京都离青山镇太远,他……”
汪老爷子激动地反驳道:“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身体不好,他更要尽快做出一番事业给我看看。去京都工作倒是个好的选择,我听说南方省人民医院学术氛围不够好。
我等会就给他打电话,让他尽快去京都。哼,他在省医院与在京都有什么区别?还不是一样离得那么远?在京都也就多了几个小时坐飞机的时间而已。总不能因为离家远,就像你舅舅一样,呆在青山镇一辈子吧? ↑返回顶部↑
曾文芳被这么一赞,有些不好意思了:“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姐姐祝你后年考上理想学校。”
“我会的,大姐姐,我叫杨学礼,后年,我考上好大学就来汪爷爷这里报喜,也来感谢汪爷爷与大姐姐。”
“好,大姐姐等你的好消息。来,杨学礼,是吧,这是你的药,回去煲了,吃过晚饭喝一次,明天早上喝一次。另一剂你早上在家里煲好,可以用水壶装了,带到学校去。分两次喝,后天就可以不用喝了。记得要多锻炼身体,这样才能治标又治本。”
“好,谢谢汪爷爷、谢谢大姐姐。”
小伙子付了诊费与药费,兴高采烈地走了。留下门诊部三人,都微笑着看着他的背影。
曾文芳把另一袋药交给老人的时候,老人又感慨起来:“老爷子,在青山镇,我最佩服、最羡慕的莫过于您了。如今,您又多了一样让我羡慕的好事。
您呀,不单儿子、女儿、孙子有出息,如今竟然还多了一个这么善良优秀的外孙媳妇。如果我能有您这样的福气,晚上睡觉都会笑醒啰!”
汪老爷子被这样赞美,心里自然高兴,与老人闲聊了几句,才把老人送走。
曾文芳扶着汪老爷子上了楼,大家都已经坐在桌旁,见到老爷子来了,汪景辰夫妻与陈文干急忙站起来。
汪老爷子挥挥手:“坐吧,你们先吃,我与文芳洗洗手就过来吃。”
吃饭的时候,汪老爷子说起文芳刚才教一个小伙子读书方法,自豪地道:“说起来,干儿虽然毕业于京都大学,可是,在我们青山镇这个地方,却没有文芳这么有名气。当年的颁奖仪式干儿也在,好像也去领了什么奖。什么奖呢?干儿那时不是没有青山中学上学了吗?为什么县里还会给他发奖?”
陈文干笑道:“外公,那是因为当时镇上有流言蜚语,说文芳作弊。我就去县里给她下战书,两人比试了一场,证明文芳名不虚传。所以,县领导才会给我颁奖,是感谢我鼓励阳光县的学子。”
“原来是这样啊,我当时还在奇怪,你在东湖读书,为什么会来领阳光县的奖项。”
汪景辰瞅瞅陈文干,又瞅瞅曾文芳,不由笑道:“爸,你外孙心眼不小啊,那个时候就能为文芳出头了。看来,他今天能把文芳娶回来,也有那年帮助文芳的功劳。文芳,你觉得舅舅说得对不对?”
曾文芳不好意思地道:“舅舅,那个时候文干只是侠义心肠,看不惯那些考不过我,又在那里说三道四。”
“侠义心肠也要看人吧?换成另一个同学出了这样的事,估计他就不会理睬了。我还不知道他吗?从小就不喜欢管闲事,反而坚儿更多事。”
陈文干失笑:“舅舅,不就是因为表哥多事,打电话把这事告诉我,才会有后来的事吗?”
“呵呵,原来这事还真跟坚儿有关系啊。你们哥俩啊,比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兄弟还要亲热。只是,如今你们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会习惯吗?”
“舅舅,这次表哥去京都可是露了一手,京都人民医院的院长诚恳地邀请表哥加盟他们医院呢。”
“真的?”
汪志坚的母亲听到这里,急忙放下碗,看向陈文干。
“舅舅、舅妈,当然是真的。文芳的小叔可是京都人民医院的内科专家!以前表哥不是去过京都一次吗?沈小叔知道表哥的能耐,这次刚好有一个棘手的病人,沈小叔带着表哥一起去参加会诊,一起为病人动手术。结果,手术非常成功。
院长本人也是一位内科专家,非常欣赏表哥。表哥刚从手术室出来,就握着表哥的手不肯放,说京都人民医院的大门随时为表哥敞开。”
陈文干把上次沈小叔说的事情详细地叙述了一遍,把在座的长辈乐坏了。
第四百八十七章 意外分红(1)
汪老爷子本来都坐下喝汤了,这会儿,他放下汤碗,高兴地站起来道:“那就去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做医生的也一样。哪个不想到京都人民医院工作?坚儿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尽快去。”
陈文干看向汪老爷子,却带着些许遗憾,摇头道:“表哥说外公身体不好,京都离青山镇太远,他……”
汪老爷子激动地反驳道:“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身体不好,他更要尽快做出一番事业给我看看。去京都工作倒是个好的选择,我听说南方省人民医院学术氛围不够好。
我等会就给他打电话,让他尽快去京都。哼,他在省医院与在京都有什么区别?还不是一样离得那么远?在京都也就多了几个小时坐飞机的时间而已。总不能因为离家远,就像你舅舅一样,呆在青山镇一辈子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