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节(3 / 4)
“怎么可能?你的亲侄女怎么可能在偏僻的东湖工作?”
“是真的,这事说起来话长,我就简单地跟你说几句好了。因为,过段时间,我要把我侄女一家的关系调到京都这边,估计也需要你出面。”
“那你说说,我真的很好奇!”
“我母亲在南方生活过一段时间,这事你知道吧?”
“嗯,听妈说过这事。”
“唉,我母亲去南方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怀孕……”
沈琅也没说得太具体,但是,与朋友也聊了足有半个时辰。他们两家是世交,所以说话也没有转弯抹角。再加上,沈琅想尽快把文芳一家五口的户口与工作调过来,更不想把这事瞒着朋友。
朋友听得连连称奇,说没想到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应得很爽快,还带着开玩笑的口吻道:“行,你想什么时候办都可以,请假的事情我立刻就打个电话去落实。我就是担心你侄女回去,不知道会不会被东湖市政府的人围观。”
沈琅不在意地笑道:“我上次跟张市打过一次交道,他对我侄女很欣赏。听我侄女说,张市叫张惠民,人如其名,是个踏实肯干,特别为老百姓着想的‘拼命三郎’。这样的好官,你应该放在身边用啊!”
“哈哈,你远在京都,还知道我们南方政坛的事情,还真难为你了。不过,既然是你这位京都神医举荐,我倒要考察他一番。”
“不过,还是得先让他把东湖工业园那边的事情办好。我侄子侄女在那里开了两家工厂呢。可别这么快把人调走了,弄得东湖工业园没人管。”
“行,听你的,我再给东湖一年时间。如果觉得张惠民不错,一年后就把他调到我们省里来用。我总觉得省委没有用得称手的人。”
第四百三十六章 省委书记帮忙请假
张惠民怎么也想不到,就因为在东湖日报社慧眼识珠,挖走了曾文芳,使得自己原本并不平坦的仕途之路,产生了逆转。
这个时候,他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到省委书记的电话,还正惶恐不安呢。
“谢书记?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大事,张市啊,听说东湖的工业园筹建工作做得很好,有时间我还要带人过去参观参观呢!”
“谢书记过奖了,我们也是到渔港与荔园考察之后,吸取他们那边的经验而筹建的。现在,已有数家工厂建成投产了。其余十多家工厂也已建成,估计明年就能投产使用。”
“那还真不错,去年才开始筹建,今年就能投产使用。作为一个山区市,效率已经很高了。有人说你人如其名,惠民、惠民,我看确实如此啊。”
“书记过奖了,谢谢书记肯定我的工作。不过,工业园的筹建,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东湖市所有领导干部与百姓齐心协力的结果。还有,我有一个非常得力的下属,年纪不大,却非常有想法有创意。”
“哦?那你说说看。”
“她叫曾文芳,是我从东湖日报社挖过来的。她去年才从南方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毕业,我也没想到她会有如此强的能力。”
谢志广也没想到自己还没提到“曾文芳”这个名字呢,竟然就从张惠民口里听到了曾文芳的事情,不由非常感兴趣,让张惠民把曾文芳这两年做的事情一一道来。
这个电话,竟然打了四十分钟,除了电话会议,谢志广还没有跟哪个下属在电话里聊过这么长时间。最后,他才跟张惠民提到曾文芳要继续请假的事情。
电话挂断后,张惠民呆呆地坐在沙发上好一会儿,才想起要给伍学武打电话一事。
他跟伍学武说文芳在京都遇到了事情,还要再请假一周,让他把文芳手里的活先接过来,不要耽误工作。
怕伍学武误会文芳,还特别强调,是省里有人打电话过来跟他请假,估计那边还以为文芳在市政府上班。
伍学武听了特别惊讶,他以为那是陈文干与省里的人打了招呼。又因上次跟陈志越在一起吃饭喝酒,交情更深了一层,听到文芳有事情,急忙又给陈志越打了个电话。
“你说什么?文芳与阿干要在京都办订婚典礼?原来是这等好事,怪不得要请假了。老陈啊,那我在这里就先向你祝贺了。”
听到陈志越说文芳要在京都与陈文干办订婚典礼,伍学武很高兴,连连向陈志越道贺。 ↑返回顶部↑
“是真的,这事说起来话长,我就简单地跟你说几句好了。因为,过段时间,我要把我侄女一家的关系调到京都这边,估计也需要你出面。”
“那你说说,我真的很好奇!”
“我母亲在南方生活过一段时间,这事你知道吧?”
“嗯,听妈说过这事。”
“唉,我母亲去南方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怀孕……”
沈琅也没说得太具体,但是,与朋友也聊了足有半个时辰。他们两家是世交,所以说话也没有转弯抹角。再加上,沈琅想尽快把文芳一家五口的户口与工作调过来,更不想把这事瞒着朋友。
朋友听得连连称奇,说没想到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应得很爽快,还带着开玩笑的口吻道:“行,你想什么时候办都可以,请假的事情我立刻就打个电话去落实。我就是担心你侄女回去,不知道会不会被东湖市政府的人围观。”
沈琅不在意地笑道:“我上次跟张市打过一次交道,他对我侄女很欣赏。听我侄女说,张市叫张惠民,人如其名,是个踏实肯干,特别为老百姓着想的‘拼命三郎’。这样的好官,你应该放在身边用啊!”
“哈哈,你远在京都,还知道我们南方政坛的事情,还真难为你了。不过,既然是你这位京都神医举荐,我倒要考察他一番。”
“不过,还是得先让他把东湖工业园那边的事情办好。我侄子侄女在那里开了两家工厂呢。可别这么快把人调走了,弄得东湖工业园没人管。”
“行,听你的,我再给东湖一年时间。如果觉得张惠民不错,一年后就把他调到我们省里来用。我总觉得省委没有用得称手的人。”
第四百三十六章 省委书记帮忙请假
张惠民怎么也想不到,就因为在东湖日报社慧眼识珠,挖走了曾文芳,使得自己原本并不平坦的仕途之路,产生了逆转。
这个时候,他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到省委书记的电话,还正惶恐不安呢。
“谢书记?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大事,张市啊,听说东湖的工业园筹建工作做得很好,有时间我还要带人过去参观参观呢!”
“谢书记过奖了,我们也是到渔港与荔园考察之后,吸取他们那边的经验而筹建的。现在,已有数家工厂建成投产了。其余十多家工厂也已建成,估计明年就能投产使用。”
“那还真不错,去年才开始筹建,今年就能投产使用。作为一个山区市,效率已经很高了。有人说你人如其名,惠民、惠民,我看确实如此啊。”
“书记过奖了,谢谢书记肯定我的工作。不过,工业园的筹建,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东湖市所有领导干部与百姓齐心协力的结果。还有,我有一个非常得力的下属,年纪不大,却非常有想法有创意。”
“哦?那你说说看。”
“她叫曾文芳,是我从东湖日报社挖过来的。她去年才从南方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毕业,我也没想到她会有如此强的能力。”
谢志广也没想到自己还没提到“曾文芳”这个名字呢,竟然就从张惠民口里听到了曾文芳的事情,不由非常感兴趣,让张惠民把曾文芳这两年做的事情一一道来。
这个电话,竟然打了四十分钟,除了电话会议,谢志广还没有跟哪个下属在电话里聊过这么长时间。最后,他才跟张惠民提到曾文芳要继续请假的事情。
电话挂断后,张惠民呆呆地坐在沙发上好一会儿,才想起要给伍学武打电话一事。
他跟伍学武说文芳在京都遇到了事情,还要再请假一周,让他把文芳手里的活先接过来,不要耽误工作。
怕伍学武误会文芳,还特别强调,是省里有人打电话过来跟他请假,估计那边还以为文芳在市政府上班。
伍学武听了特别惊讶,他以为那是陈文干与省里的人打了招呼。又因上次跟陈志越在一起吃饭喝酒,交情更深了一层,听到文芳有事情,急忙又给陈志越打了个电话。
“你说什么?文芳与阿干要在京都办订婚典礼?原来是这等好事,怪不得要请假了。老陈啊,那我在这里就先向你祝贺了。”
听到陈志越说文芳要在京都与陈文干办订婚典礼,伍学武很高兴,连连向陈志越道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