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曾文芳道:“渔港与荔园来比,发展快,城市环境也好。就是因为他们在筹建工业园时,就在挑企业。而荔园市,则来者不拒。到时候我们可以把两个市的环境作一个对比。”
  张市神情严肃:“嗯,我们东湖是穷一些,但是,我们再穷也不能妄自菲薄。这两个市都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我们来考察,不就是想少走弯路吗?”
  三人都点头,伍学武也听出了张市的意思,急忙附和道:“对,张市说得好!我们东湖如今穷,不等于以后都穷。我们暂时没有条件,那就创造出条件来。”
  曾文芳不由砸舌,非常佩服伍学武这般机灵,看来,这人这么年轻,就能做到市局一把手,还是有几手功夫的。
  曾文芳接话:“其实,我们市还可以利用东湖,发展旅游行业。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少引入污染大的工厂。我们先确定好了方向,后面的工作才不会被动。”
  张市赞许道:“理应如此,我们定好首选、其次、下策。然后给首选的企业老板发邀请涵,如果企业不够,我们再退而求其次。”
  伍学武心里虽不以为然,但却不好反驳张市的话。只是,被一个小丫头压了一头,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爽。
  觉得张市太把那个小丫头当回事了,这么一个刚毕业的小丫头,懂什么。他斜睨了一眼曾文芳,眼神有些不善。
  曾文芳察觉到伍局不善的眼神,心里叹息,也没再吭声。
  上一世21世纪,“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深入人心,所有的城市都在治污,希望能恢复原来的绿水青山。
  她当然希望东湖能少走弯路,一步到位,选择既能为东湖带来经济效益,又不会污染环境的企业。
  不过,在这一行人中,她的级别最低,人微言轻,还是要少说话、多做事。
  这个时代的渔港,已经发展到几乎每个镇都有工业园。芳华家具厂所在的江口镇,也是他们这一行其中的一个目的地。
  曾文芳早就给厂里打过电话,又打了电话给弟弟,让他早点从学校过来,参加这次东湖市政府明为考察,实为招商引资的活动。
  在东湖买地建厂,是曾文芳一早就有的想法。只不过,之前一直想着渔港与荔园的地皮升值快,还不愿意把资金往东湖投罢了。
  这次,既然东湖列出这么多优惠条件,自己肯定得参一把,不然,岂不是可惜?
  林成金带着曾文峰来参加交流活动,还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几人去参观芳华家具厂。
  这个时候的芳华家具厂,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了。
  厂房由原来的五百平方,已经扩大到五千平方左右。厂房也有好几个,分为软皮厂垫、软皮沙发、红木家具、普通家具五个厂房。
  厂里买下了紧挨着的两块地皮,与曾文芳原来那处加在一起,约有六千平方。
  除了厂房,还在最前面建了一栋办公楼,办公楼一楼设置了产品展示区。
  在工厂的最里面建了一栋宿舍楼,宿舍楼一楼设置了一个食堂。另外,宿舍楼前面,有一个三四百平方的小花园,有亭台楼阁,有曲水流觞,整得特别雅致。
  整个厂区,布局合理,工厂的设备完善,让所有参观交流的领导与老板都赞不绝口。
  曾文峰嘴巴甜,粘在张市身边,把工厂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向张市介绍了一遍。每每得到张市的赞美时,都不忘朝曾文芳调皮地眨眨眼。
  曾文芳不由好笑,觉得弟弟还真是小孩心性。
  走的时候,张市握着曾文峰的手,足以用热情似火来形容。
  “小伙子是个有志气的,又是我们东湖人。欢迎你回家乡建厂,也为我们东湖建设添一份助力。”
  曾文峰嘿嘿地笑着,偷偷瞅了一眼姐姐,然后趁机讨要优惠:“张市,我们作为东湖人,能获得优先选址权吗?”
  张市那张国字脸绽放开来,犹如一朵盛开的鲜花,他连连点头:“当然,我们东湖有大面积的林木,你们做家具厂,应当首选东湖。你回来后,找我或找曾秘书都行。”
  曾文峰瞅着曾文芳笑,曾文芳没好气地瞥了一眼弟弟:说好的企业家呢?还有没有一点青年企业家的范儿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