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3 / 4)
是曾文峰来开的门,见是陈文干,不由好奇:“文干哥,你不是说明天就要回京都了吗?”
陈文干对他笑了笑,道:“我有事情想找一下你姐,你去叫你姐出来,我在外面等她。”
“好,我告诉我姐去。文干哥,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可以啊,不过,我下学期要出国做交换生。你电话打到京都,我也接不到。我到了那边会给你写信,告诉你地址,你再给我写信。记得一定要努力学习与练功哦。”
“嗯,谢谢文干哥,我一定会努力的!”
曾文峰蹦蹦跳跳跑回去,曾文芳好一会儿才出了院子。
“我以为你回东湖了?”
“我明天一大早回东湖,得回去见见我爷爷奶奶。”
“嗯,是该回去看看老人家。”
曾文芳眉眼淡淡,话也淡淡,没有了前段时间的灵动与活泼。
“我们去河堤散散步?”
陈文干见一脸平静,俏生生站在屋门前的女孩,心里如刀割一般。她的心对着他也锁上了吗?
他一直是懂她的,青山中学两年,她就是这副样子,眉眼淡淡,平静而稳重,似乎对一切都不在意。对镇上找她麻烦的那群女孩淡淡的,对围着她转的男生淡淡的,对无风起浪的流言淡淡的。
她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她只对喜欢的人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对他、对表哥、对小玲、对雪珍、对黄老师、对陈老师,对所有真心以待的人。
“文芳,我回到京都就要出国了,我是真的舍不下你。”
陈文干心里很难受,深邃的眼神直直地射向面前的女孩,而女孩却不太自然地避开了他的直视,她是退却了么?
“那出去走走吧,月色很好。”女孩语气淡淡地道。
陈文干想去拉她的手,但她避开了。陈文干只好走在前面,道:“我们谈谈。”
曾文芳点点头,进去屋子里换了双鞋出来。
屋子里的文雪与文峰对视一眼,感觉到了姐姐神情有些不对,眼里满是担心与不安。文雪从京都回来,内心里早已认同了陈文干这位准姐夫;文峰跟着陈文干学了两天拳法,心里对他的崇拜如江水涛涛不绝。
显然,兄妹俩都希望陈文干能做他们的姐夫。所以,对陈文干来约姐姐去散步,他们也没告诉父母,只悄悄地叮嘱姐姐早点回来。
“文芳,对不起!因为柳镇老家的事情,我妈对农村有些偏见,她那天说的话很不好听。文芳,但我妈的话不能代表我。”
两人出了屋子,走了一段长长的路,到了河堤处,陈文干才开口道。
曾文芳摇头苦笑,出口的话却丝毫不显:“我知道,所以我没怪你。再说,你妈也没有说错,青菜确实不值钱,而你的假期不多,确实应该多陪陪父母亲人。他们应该是请假回来陪你的吧?自从去了京都,你回来的次数少得可怜。”
是啊,汪姨的话虽不中听,但站一个母亲的角度来分析,并没有说错。曾文芳又苦涩地笑了笑,望向泛着粼粼波光的青源江微微出神。
陈文干心里又是一阵闷痛,过了好半晌,才闷闷地道:“我很快就要远走他乡了,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我想多陪陪你。”
曾文芳没有说话,思绪有些混乱,想起汪媛媛所说的京都世家的择婿标准,想起陈文干的优秀,想起陈文干上一世的成就。然后又想起昨天傍晚汪姨对农村人的偏见、对陈文干的责备。曾文芳心情低落,脚步沉重,几乎提不起来。
陈文干哑着声音道:“我会说服我妈的,她只是受了太多委屈,口里说说罢了。她对我农村的两个大姨和她们的孩子都很好。”
曾文芳苦笑:口里说说?如今还没怎么的呢,就能说出这般难听的话来。如若陈文干真说要娶她为妻,那又会是怎样的境地呢?
对农村的姐姐好,那能一样吗?姐姐不能选择,可是,儿媳妇是能够选择的。 ↑返回顶部↑
陈文干对他笑了笑,道:“我有事情想找一下你姐,你去叫你姐出来,我在外面等她。”
“好,我告诉我姐去。文干哥,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可以啊,不过,我下学期要出国做交换生。你电话打到京都,我也接不到。我到了那边会给你写信,告诉你地址,你再给我写信。记得一定要努力学习与练功哦。”
“嗯,谢谢文干哥,我一定会努力的!”
曾文峰蹦蹦跳跳跑回去,曾文芳好一会儿才出了院子。
“我以为你回东湖了?”
“我明天一大早回东湖,得回去见见我爷爷奶奶。”
“嗯,是该回去看看老人家。”
曾文芳眉眼淡淡,话也淡淡,没有了前段时间的灵动与活泼。
“我们去河堤散散步?”
陈文干见一脸平静,俏生生站在屋门前的女孩,心里如刀割一般。她的心对着他也锁上了吗?
他一直是懂她的,青山中学两年,她就是这副样子,眉眼淡淡,平静而稳重,似乎对一切都不在意。对镇上找她麻烦的那群女孩淡淡的,对围着她转的男生淡淡的,对无风起浪的流言淡淡的。
她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她只对喜欢的人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对他、对表哥、对小玲、对雪珍、对黄老师、对陈老师,对所有真心以待的人。
“文芳,我回到京都就要出国了,我是真的舍不下你。”
陈文干心里很难受,深邃的眼神直直地射向面前的女孩,而女孩却不太自然地避开了他的直视,她是退却了么?
“那出去走走吧,月色很好。”女孩语气淡淡地道。
陈文干想去拉她的手,但她避开了。陈文干只好走在前面,道:“我们谈谈。”
曾文芳点点头,进去屋子里换了双鞋出来。
屋子里的文雪与文峰对视一眼,感觉到了姐姐神情有些不对,眼里满是担心与不安。文雪从京都回来,内心里早已认同了陈文干这位准姐夫;文峰跟着陈文干学了两天拳法,心里对他的崇拜如江水涛涛不绝。
显然,兄妹俩都希望陈文干能做他们的姐夫。所以,对陈文干来约姐姐去散步,他们也没告诉父母,只悄悄地叮嘱姐姐早点回来。
“文芳,对不起!因为柳镇老家的事情,我妈对农村有些偏见,她那天说的话很不好听。文芳,但我妈的话不能代表我。”
两人出了屋子,走了一段长长的路,到了河堤处,陈文干才开口道。
曾文芳摇头苦笑,出口的话却丝毫不显:“我知道,所以我没怪你。再说,你妈也没有说错,青菜确实不值钱,而你的假期不多,确实应该多陪陪父母亲人。他们应该是请假回来陪你的吧?自从去了京都,你回来的次数少得可怜。”
是啊,汪姨的话虽不中听,但站一个母亲的角度来分析,并没有说错。曾文芳又苦涩地笑了笑,望向泛着粼粼波光的青源江微微出神。
陈文干心里又是一阵闷痛,过了好半晌,才闷闷地道:“我很快就要远走他乡了,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我想多陪陪你。”
曾文芳没有说话,思绪有些混乱,想起汪媛媛所说的京都世家的择婿标准,想起陈文干的优秀,想起陈文干上一世的成就。然后又想起昨天傍晚汪姨对农村人的偏见、对陈文干的责备。曾文芳心情低落,脚步沉重,几乎提不起来。
陈文干哑着声音道:“我会说服我妈的,她只是受了太多委屈,口里说说罢了。她对我农村的两个大姨和她们的孩子都很好。”
曾文芳苦笑:口里说说?如今还没怎么的呢,就能说出这般难听的话来。如若陈文干真说要娶她为妻,那又会是怎样的境地呢?
对农村的姐姐好,那能一样吗?姐姐不能选择,可是,儿媳妇是能够选择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