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肯定得学医,不学医可惜了。不过,如果没有考上卫校,说不定还是好事呢。你读高中,以后可以直接读大学。丹琼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丹琼军医大学,这些学校比起南方卫校可要有名多了。”
  曾文芳说得有些认真,其实,她真的想汪志坚读高中上大学。起点不同,成就不一样。上一世汪志坚在阳光县城工作,虽然也算出色,可是,如果他读医科大学出来,说不定会成为东湖市或省城的名医呢。
  “上高中?读医科大学?”汪志坚从来没有想过这事,在他的认知里,他的目标就是努力读书,考上南方卫校,回来接爷爷的班。
  “嗯,你想一想这个问题。或者你让陈文干咨询一下他小叔,他小叔不是在省城吗?南方卫校与南方医科大学都在省里,如果上高中,你还可以去东湖市高级高中,那里的师资力量应该比阳光一中要好得多。”
  落日的余晖映照着回家的青石路,汪志坚迈动着步子,走得有些心不在焉。他耳边回响着曾文芳的话,心里充满了迷茫,这些话,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
  街镇的孩子,成绩好的,长辈们都主张他们选择中专或中师。
  他有个表姐,前年考上了师范,外公、外婆还有舅舅们说起表姐都一脸自豪。去年,青山镇医院院长的儿子考上了中专,被省城轻工业学校录取了,还摆了酒宴庆祝。
  所以,在汪志坚的认知里,考上中专,才算光宗耀祖。不是成绩不够好,考不上中专中师,才会读高中吗?
  这事实在太大,汪志坚觉得要写信让表弟问问,明年就要中招考了,得弄清楚这个问题。虽然曾文芳说,如果没有考上卫校,说不定会更好,但从她的语气里,汪志坚分明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那就是——“读中专的卫校不如读高中考医科大学”。
  他相信曾文芳决不会随便给他出主意,依着自己经常教她医术的交情,难道她还会对自己有恶意?
  说做就做,汪志坚晚自习做好作业之后,就开始给陈文干写信,信里把曾文芳的话,及自己对她话里意思的猜测详细地写了。末了,还叮嘱陈文干要咨询小叔陈志光,要他了解南方医科大学与南方卫校的区别、弄清读中专与读高中的利弊。
  十多天后,汪志坚就接到了陈文干的信,信里说还来不及问小叔这事。但对于应该读中专还是读高中,这事他们早有讨论。
  陈文干说小叔肯定了曾文芳的观点,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乡镇比较偏僻、信息不通,不了解外面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再加上,考上了中专中师,就拥有了铁饭碗。所以,大家才大多如此选择。
  大城市成绩冒尖的学生,大多都会选择读高中;农村的学生因为家庭困难,大多会选择读中专中师。
  最后,陈文干说,“选择读什么一看家境,二看成绩,三看目标。如果,表哥有了更高的目标,我认为,你可以选择读高中。”
  汪志坚心里的迷雾消散了不少,放学后,他再一次找到曾文芳。
  “文芳,你也要读高中吗?”
  曾文芳肯定地点点头:“嗯,我要考高中。看来,你已经问过陈文干了。他赞成你考高中吗?”
  汪志坚有些迟疑:“他倒是说可以考虑。不过,我爸妈不一定会同意。”
  曾文芳长长的眼睫毛闪了闪,狡黠一笑:“这有什么难?春节的时候,你可以利用你表弟或你姑姑说服你爸妈。”
  “那倒是。”
  汪志坚瞥了一眼曾文芳,觉得这小姑娘实在有些聪慧。他记得上次表弟说的话,“那个拍照的骗子,没有逃过文芳的法眼,人家都能骗过那么多人,却骗不了文芳。文芳很聪慧。”
  汪志坚想起刚上青山中学时,表弟读书有些漫不经心,觉得这里没有对手。还是他告诉表弟,说曾文芳成绩好,并不是单纯靠努力,其实她很聪慧。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一晃,他们就要初中毕业了。
  “怎么了?你爸妈真有这么难说服吗?我觉得你爸应该是个很开明的人。”
  曾文芳的话把汪志坚从回忆中拉回来,汪志坚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然后才意识到曾文芳说了什么,他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我爸很开明?你认识他吗?”
  “打过交道,听村里有个叔伯说,他生病住院时,你爸是他的主治医生。说他很负责,又很正直。如果病人想转到更好的医院,二话不说就会答应。可是,别的医生就不是这样了,常会找这样那样的借口,按说病人脱离了生命危险,一般的医生都不愿意让病人转院。”
  曾文芳上一世找过几次汪医生看病,知道他是一位好医生。这时,她当然不方便说自己找过他。
  她嘴角抿起,眼睛弯成一弯月牙,道:“汪志坚,你有一位好爸爸,很正直!”
  “谢谢你的赞美,我会把你的话告诉我爸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