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是英语丢了太久,忘得差不多了,要花些时间。而物理化学两科,只需要上课认真听,就能记起来。
  学习本就是一通百通的理,曾文芳在学校里只是不想太打眼,才做出一副很用功的模样。让老师、同学觉得她的成绩是通过努力学习得来的。
  由于她装得太像,就连陈文干,不也被她用功的表象迷惑了吗?只有汪志坚,见她没多久就换一本医书,对医学还那么入迷、研究还那么透彻,才知道一些真相。
  补习这事就这样拍板定下来,曾文芳说做就做,两人立即回到曾婷婷的房间。曾文芳出了一些题目给曾婷婷做,想摸摸曾婷婷的功底,她也好做出补习的方案来。
  曾婷婷非常高兴,圆圆的脸红扑扑的,看起来,比有些纤弱的曾文芳漂亮多了。
  曾婷婷个子长得比曾文芳高,发育也快,总是坐在班上最后一排。而旁边的男生经常会讲话、做些小动作,曾婷婷经常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声音。不会做的题目又不敢去问老师,怕老师说她笨,久而久之,成绩就降下来了。
  曾文芳帮她讲了几道五年级的应用题,觉得曾婷婷接受还不错。再看了她平时写的作文,觉得她主要是写不具体,每篇作文字数都不够。
  曾文芳问:“婷婷,你为什么不多写两段?如果多写两段,就可以多拿六七分呢!”
  曾婷婷摇头道:“我也想多写两段呀,可是,我写不出来。”
  “比如这里,你写妈妈骂你,你要写清楚‘妈妈因为什么事情骂你,被妈妈骂了之后,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把这些都写了,字数就差不多了。”
  曾文芳指着她那篇以《我的妈妈》为题的作文,说:“你前面加一段,后面加一段,写写看。我在这儿看会儿书,你写好了就拿给我看。”
  曾文芳拿起昌平爷爷拿给她的《雪山飞狐》,示意曾婷婷坐在凳子上写作文,自己有事情做,也不会给曾婷婷压力。
  曾婷婷听了曾文芳指导,记起妈妈骂她的原因,写了大约有三行字;再想想当时自己的心情,又加了几句。看看作文本,看起来,与500字的距离确实近了很多。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仿佛自己已经坐在青山中学的课室里学习。如果此事成真,那会让一直看不起她的同学大吃一惊吧?想到这里,她不由捂嘴偷笑。
  曾文芳走过去看她的作文,两段加起来,多了五行。字数是差不多了,只是文采就不怎么样了。可是,这事却急不来,文采那是书籍浸染出来的。曾文芳觉得如果不是自己上一世看过这么多小说,如今,她的文章也不可能写得这么好。
  这个学期已经过半,下学期曾婷婷就要参加升中考,除了寒假的时候可以让她看本长书,其他时间让曾婷婷看大部头,不太现实。曾文芳想,她得想办法找一些短篇散文、小说,比如冰心的散文或者以前的《微型小说》。如果找不到这些书籍,干脆就让她看自己这个学期写的广播稿好了。
  曾文芳如是想,再指导了一会她的另几篇作文,担心家里找人,就去昌平叔公那里拿回修补好的箩筐,告辞回家了。
  她与曾婷婷约定:如果有不懂的问题,随时可以来问她。补习的时间就约在晚上八点二十分到九点十分,由曾婷婷来自己家里,因为曾文芳还要辅导弟妹的功课。辅导的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她只需要在房间里多准备一张凳子就行了。
  曾文芳记得,就是在她读五年级这年,村里通了电。以前,家家户户都得点煤油灯,所以,村里读书的孩子都要在放学后做完作业,不能把作业留在晚上做。
  村里通电之后,情况又有所不同,放学后,村里的孩子要挑水、浇菜、生火烧水、做饭。曾文芳与妹妹还经常到山上去捡竹壳、或扫地下散落的“松针”,用这些当柴火烧。做作业这事,通常就放在吃过晚饭后了。
  第四十章 备柴火
  晚上,罗明友果然来了曾家,表面上是与曾国生夫妻商量,其实只是通知他们夫妻一声。因为,他把曾文芳做文具生意赚了200元钱的事情告诉了妻女,妻女都非常赞同跟着曾文芳合伙做生意。
  曾家这几个月来的变化,他们都看在眼里。比如曾国生在街镇开的那间早餐店,挣钱也不少。平时还能帮家里干些农活,这样赚钱干活两不误的生意,也就曾文芳能想到。
  如今,曾文芳提出与自家合伙做生意,自家虽说有拖拉机运货这一优势。可是,曾文芳完全可以向他家借点钱买辆自行车,他们自己家单独干。
  曾国生问:“你征求了容嫂子的意见了?她同意么?”
  曾国生担心好友看自己的面子才答应合伙做生意,如果因为这个弄得他们夫妻不和,那就得不偿失了。
  “就是你嫂子拍板定下的。她说文芳这娃聪明着呢,跟着她做生意肯定能赚钱。”
  “你们可别乱夸她,她还小呢,懂得的哪有大人多。”
  “这你就错了,她在学校能考全级第一,你能吗?如果在古代,文芳肯定能中个状元回来。”
  曾文芳坐在一旁听着,觉得好笑:同年爷都忘了,如果她生在古代,连科举考试都不能参加,哪来的状元?
  “文芳,你有没有认识的人在县城开服装店?我们农忙后就去县城找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