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玉簪(3 / 6)
今天我给你做主,你就是宁国府里,平妻之下的第一人。
不管是那个白丫头也好、小吉祥子也罢,都在你后面。
虽然你林妹妹和史大妹妹名分上高你一头,可想来你也清楚她们俩的为人。
她们两人,都不是那种仗着名分,就猖狂欺人的人。
我暗中也观察了几回,她们俩和环哥儿房里那个最闹腾的小吉祥子都能耍到一起去,更不会在你跟前端着身份拿大。
你尽放心就是。
环哥儿自己也说了,之前怎样,之后也怎样,断不会因为这个身份就改变什么。
他也还会像以前那般尊重你,爱护你……”
听到最后三个字时,始终木然的薛宝钗,面色上终于闪过一抹淡淡的红色,却愈发凄然,凄美……
“宝丫头啊,还不赶紧谢谢老太太替你做主?”
听到贾母的话后,薛姨妈是真的渐渐安心了。
贾母能将这件事的责任揽在贾家,或者说揽在贾环的头上,更把薛宝钗被指去扎萨克图之事定位为替贾环背锅,当真让薛姨妈喜出望外!
如此一来,日后在贾家谁也不能轻易轻贱于薛宝钗的名分,连贾环都不能。
因为薛宝钗落到这个地步,就是受他的牵累所致,并非她本来身份就这般低贱,是贾环亏欠了她。
若是贾环日后在她跟前拿大欺负她,那就会让人为之不耻,大家只会站在薛宝钗这边。
再听到贾母后面之言,表明林史二女也不能仗着身份高一头来压薛宝钗,薛姨妈就彻底踏实了。
心里顿时对贾母生出感激之意,连连催促薛宝钗给贾母行礼。
薛宝钗虽然还是木然着脸,眼神也没有恢复多少,可到底站了起来,屈膝福下,轻声道:“丫头谢谢老太太……”
“诶!不对不对……”
王熙凤似乎已经彻底恢复了状态,满脸堆笑的对薛宝钗道:“薛妹妹如今可不能再叫老太太喽,要随着三弟一起叫老祖宗哩!哈哈哈哈!”
贾母闻言,也大笑出声,薛姨妈倒是跟着强笑了两声,薛宝钗的面色却还是没怎么变化。
不过,她还是轻轻的唤了声:“老祖宗……”
贾母笑的满脸和煦,似乎很满意,她侧脸看了眼鸳鸯,鸳鸯便进了内屋,过了小会儿,捧着一个紫檀木盒走了出来,在贾母跟前打开。
里面,盛放着一根玉骨莹润如雪的白玉点凤钗,观之不似凡品。
贾母接过木盒,亲切的招手唤过薛宝钗后,示意她低下.身。
薛宝钗木然的面色渐渐生动了些,到底多了几分羞涩,她屈膝跪在贾母身前,垂下臻首。
贾母见之愈喜,然后从木盒中取出玉钗后,轻轻的簪在了薛宝钗的发髻上。
而后端详了番,很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这根白玉点凤钗,乃是当年第一代老荣国招我作儿媳时相赠与我呢。据说,这还是前明中宫之物。
原本,我是打算待日后环哥儿迎你进门时,再送你作改口之礼。
既然你今日就改了口,那么我今日就送给你罢。 ↑返回顶部↑
不管是那个白丫头也好、小吉祥子也罢,都在你后面。
虽然你林妹妹和史大妹妹名分上高你一头,可想来你也清楚她们俩的为人。
她们两人,都不是那种仗着名分,就猖狂欺人的人。
我暗中也观察了几回,她们俩和环哥儿房里那个最闹腾的小吉祥子都能耍到一起去,更不会在你跟前端着身份拿大。
你尽放心就是。
环哥儿自己也说了,之前怎样,之后也怎样,断不会因为这个身份就改变什么。
他也还会像以前那般尊重你,爱护你……”
听到最后三个字时,始终木然的薛宝钗,面色上终于闪过一抹淡淡的红色,却愈发凄然,凄美……
“宝丫头啊,还不赶紧谢谢老太太替你做主?”
听到贾母的话后,薛姨妈是真的渐渐安心了。
贾母能将这件事的责任揽在贾家,或者说揽在贾环的头上,更把薛宝钗被指去扎萨克图之事定位为替贾环背锅,当真让薛姨妈喜出望外!
如此一来,日后在贾家谁也不能轻易轻贱于薛宝钗的名分,连贾环都不能。
因为薛宝钗落到这个地步,就是受他的牵累所致,并非她本来身份就这般低贱,是贾环亏欠了她。
若是贾环日后在她跟前拿大欺负她,那就会让人为之不耻,大家只会站在薛宝钗这边。
再听到贾母后面之言,表明林史二女也不能仗着身份高一头来压薛宝钗,薛姨妈就彻底踏实了。
心里顿时对贾母生出感激之意,连连催促薛宝钗给贾母行礼。
薛宝钗虽然还是木然着脸,眼神也没有恢复多少,可到底站了起来,屈膝福下,轻声道:“丫头谢谢老太太……”
“诶!不对不对……”
王熙凤似乎已经彻底恢复了状态,满脸堆笑的对薛宝钗道:“薛妹妹如今可不能再叫老太太喽,要随着三弟一起叫老祖宗哩!哈哈哈哈!”
贾母闻言,也大笑出声,薛姨妈倒是跟着强笑了两声,薛宝钗的面色却还是没怎么变化。
不过,她还是轻轻的唤了声:“老祖宗……”
贾母笑的满脸和煦,似乎很满意,她侧脸看了眼鸳鸯,鸳鸯便进了内屋,过了小会儿,捧着一个紫檀木盒走了出来,在贾母跟前打开。
里面,盛放着一根玉骨莹润如雪的白玉点凤钗,观之不似凡品。
贾母接过木盒,亲切的招手唤过薛宝钗后,示意她低下.身。
薛宝钗木然的面色渐渐生动了些,到底多了几分羞涩,她屈膝跪在贾母身前,垂下臻首。
贾母见之愈喜,然后从木盒中取出玉钗后,轻轻的簪在了薛宝钗的发髻上。
而后端详了番,很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这根白玉点凤钗,乃是当年第一代老荣国招我作儿媳时相赠与我呢。据说,这还是前明中宫之物。
原本,我是打算待日后环哥儿迎你进门时,再送你作改口之礼。
既然你今日就改了口,那么我今日就送给你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