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魏丞相身体病弱,精气神不足,急需将养,不能劳心太过。”,太医令禀报。
  一般来说秩俸二千石以上的高官,若是养病需要超出三个月,就得退位让贤,等待病好了,再由皇上安排。
  但大汉的丞相常常都是死在任上的,不是劳累死,便是被皇帝杀死。
  魏相的前任韦丞相却是个例外,早早递上辞呈,乞骸骨。
  可是魏相却舍不下权柄,刘病己也并不着急,魏相是亲近着许家,将霍家打败才上位的,算是心腹了。
  “扶丞相回去好生养着,若是身体不好,正旦的朝会和祭陵也可以不用参加。”,刘病己站起身来,吩咐着弘恭。
  魏相走后,宣室又恢复了吵闹。
  文人自古相轻,并不是只有严祭酒才读过书。
  能做到郡守的人大都自诩学问不算差,但更有实际的施政之才,比起那只会侃侃而谈,不知变通的所谓大儒、儒生不知要高明多少。
  严祭酒则必须维护礼法之尊严,不能容许染上些许污点,这是儒家的立身之本,每一位大儒,每一位儒生都应当铭记在心,不敢或忘。若不然儒家怎么还能嚷嚷着让大汉朝以儒治国呢?
  “廷尉府的看法呢?”,刘病己将双手插在袖子里,这个姿势很随意,颇有些无礼。
  众人见皇上如此,脸上均是一变,但魏相已经走了,能够当得起让皇上敬重的大臣也就是魏相了。
  “臣觉得此事事关礼法与情理之争,律法上又没有相关的条例,深难抉择,各郡的情况不同,不知郡守们都是如何裁决的。”,于定国又将问题转了回来。
  “京兆尹的看法呢?”,刘病己斜着眼睛看着赵广汉,更加随意了。
  于定国知道皇帝对他避重就轻有所不满,却只做不知,也随着朝赵广汉望去。
  这老汉太狡猾,赵广汉咬咬牙,道:“臣在做太守时,从未听过治下有过这样的事,“天道之常,一阴一阳,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接到天子的任命之后,调和辖区内的阴阳,教化万民,本就是郡守该做之事。如今发生阴阳失调之事,臣认为责不在民。”
  林天听了,不免点点头,赵广汉能够忍到现在,已是不易。
  “萧望之,这是你辖区内的事,你又有何高见?”,刘病己声音略略提高。
  “臣刚到辖区内,还未将辖区内的情况搞明白,又回到了长安城。臣以往经常教导学生要知耻,却不知道在辖区中,有很多百姓是不知道什么叫做耻的。”,萧望之眼珠转了又转。
  见皇帝还等着下文,萧望之又扯出了一段:“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若是仅以刑罚来震慑百姓,百姓知道规避,却不知这是羞耻的;若用德治教化,百姓有了羞耻之心,自然就不会再做这样的事情了。”
  刘病己又等了等,并未等到萧望之就这案子该如何判有何看法。
  他明白萧望之的迟疑,也不想萧望之陷入这种争论的泥沼之中,淡淡而又有些嘲谑地道:“今日在场之人,对于此案该如何判决还有不同想法之人,均可一言。”
  宣室的大殿之中,陷入了一种让人羞惭的静默之中。
  被这静默压着,林天的身体忍不住动了动,最佳的时机来了。
  刘病己坐在高位,自然能够瞧见群臣的一举一动,林天的异动让他的唇角微微扬起。
  自赵广汉带着林天来宣室,他就想起这个三百石的小官了,林天一直老实又警醒,皇帝看了也觉得喜欢。
  “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林天一闭眼,打算豁出去了。
  “说错了,也不会怪罪你,你且说来听听。”,刘病己道。
  “子曰:“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所以这三人非人。”,林天道。
  严祭酒眼神复杂,他有一种直觉,觉得林天不会站在自己这一侧,但这话又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