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节(3 / 4)
众妃嫔娘娘们的眼光自然是最为挑剔的,但是眼见这如画中走出一般的人物,却都是哑口无声了。
这女孩子的容貌是不消说了,简直跟太子妃不相伯仲,这么挑人的鹅黄缎子,在她身上却是相得益彰。
最难得的是,虽然美的惊人,但通身的气质清新雅贵,丝毫没有那种美到咄咄逼人之感,叫人看着只觉着舒服,合眼缘,就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娇嫩的花儿,透着温柔楚楚,令人惊艳之余,起了一种想要认真去呵护的心思。
其中有几个妃嫔因为听说“郑衍”好大的名头,又给家人托付求亲的话,本来不以为意的,如今亲自见了“郑衍”其人,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许多宫门侯府的求之不得,甚至连向来对亲事不紧不慢的荣王殿下也一反常态呢。
如此的美人儿,真是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遇上了,哪里就舍得放过。
别说是众家妃嫔们,就连皇后也略觉惊异。
本来皇后心中,已经认定郑适汝是天下第一的绝色,当初太子之所以定了靖国公府的女孩儿,正是因为郑适汝是京城之中最难得的。
皇后也承认自己的儿媳妇天下无双,当然不仅仅是美貌,心智品行上也是一流的,虽然有些太有主见,在她这个婆婆面前不算是十足的温顺。
如今见了她身后跟着的人,不由得有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一时间皇后的殿中竟是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在目不转睛地打量着“郑衍”。
郑适汝领着阑珊上前行礼拜见,皇后娘娘命赐座。
太子妃才又叫阑珊再度行礼,阑珊打起十万分的精神,按照郑适汝的话循规蹈矩地出列,俯身,缓缓磕头,动作不疾不徐,丝毫也不敢出任何的差错。
皇后见她动作认真恭谨,越发喜欢了几分,便含笑说道:“既然是太子妃的妹子,不用拘礼,且也随着她坐了吧。”
阑珊又低低地谢恩,声音婉柔非常,起身后仍是小心地半垂着头,退到了郑适汝身旁。
皇后兀自打量了她几眼,因为阑珊今日是穿长绸衣,并没有外系腰带,但是行动间自然可以看得出那纤袅过人的身段。
皇后不由心生怜爱,又看看太子妃,自觉着两个人坐在一起,如同娥皇女英,难分轩轾,刹那间竟生出一种莫名的念头:这般的绝色,若也归了太子,那可就太好了。
这一动念,不由越发的和颜悦色,格外不同,连郑适汝都有些瞧了出来。
太子妃表面虽应答自如,嘴角却微微一抽,三花猫的表情稍纵即逝,她心想:竟还有意外收获。
幸而在这时侯,殿门口小太监道:“容妃娘娘到了。”
第165章
殿内除了一名贵妃外,多半妃嫔都比容妃品级要低,闻声都站了起来。
阑珊起先就并没有坐,只是站在郑适汝身后,听到太监通禀的时候心就紧了紧。
这时侯郑适汝也缓缓地站了起来,那边容妃上前,先拜见了皇后,众人才又陆续落座。
皇后看着容妃道:“听说你的身子不适,本宫还想派人去探望,怎么又来了?请安这些不过是虚礼,自然是你的身体要紧。”
容妃就在郑适汝的对面坐了,正好能瞟见她身后的阑珊,此刻便笑道:“臣妾不过是一点旧疾,能亲自前来当然是不能坏了这规矩的。”
说着目光转动看向阑珊:“太子妃身边的这位,就是之前才上京的那位姑娘?”
皇后道:“不错,她就是阿衍。”
这会儿郑适汝转头:“衍儿,你来拜见容妃娘娘,她是荣王殿下的母妃。”
阑珊低低答应了声,小心迈步转过来,也以手加额,跪地行了大礼。
容妃打量着面前的阑珊,微微一笑:“衍姑娘这份样貌,莫说是太子妃的远方亲戚,就算说是太子妃的亲妹妹,那也是没有人会怀疑的。” ↑返回顶部↑
这女孩子的容貌是不消说了,简直跟太子妃不相伯仲,这么挑人的鹅黄缎子,在她身上却是相得益彰。
最难得的是,虽然美的惊人,但通身的气质清新雅贵,丝毫没有那种美到咄咄逼人之感,叫人看着只觉着舒服,合眼缘,就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娇嫩的花儿,透着温柔楚楚,令人惊艳之余,起了一种想要认真去呵护的心思。
其中有几个妃嫔因为听说“郑衍”好大的名头,又给家人托付求亲的话,本来不以为意的,如今亲自见了“郑衍”其人,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许多宫门侯府的求之不得,甚至连向来对亲事不紧不慢的荣王殿下也一反常态呢。
如此的美人儿,真是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遇上了,哪里就舍得放过。
别说是众家妃嫔们,就连皇后也略觉惊异。
本来皇后心中,已经认定郑适汝是天下第一的绝色,当初太子之所以定了靖国公府的女孩儿,正是因为郑适汝是京城之中最难得的。
皇后也承认自己的儿媳妇天下无双,当然不仅仅是美貌,心智品行上也是一流的,虽然有些太有主见,在她这个婆婆面前不算是十足的温顺。
如今见了她身后跟着的人,不由得有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一时间皇后的殿中竟是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在目不转睛地打量着“郑衍”。
郑适汝领着阑珊上前行礼拜见,皇后娘娘命赐座。
太子妃才又叫阑珊再度行礼,阑珊打起十万分的精神,按照郑适汝的话循规蹈矩地出列,俯身,缓缓磕头,动作不疾不徐,丝毫也不敢出任何的差错。
皇后见她动作认真恭谨,越发喜欢了几分,便含笑说道:“既然是太子妃的妹子,不用拘礼,且也随着她坐了吧。”
阑珊又低低地谢恩,声音婉柔非常,起身后仍是小心地半垂着头,退到了郑适汝身旁。
皇后兀自打量了她几眼,因为阑珊今日是穿长绸衣,并没有外系腰带,但是行动间自然可以看得出那纤袅过人的身段。
皇后不由心生怜爱,又看看太子妃,自觉着两个人坐在一起,如同娥皇女英,难分轩轾,刹那间竟生出一种莫名的念头:这般的绝色,若也归了太子,那可就太好了。
这一动念,不由越发的和颜悦色,格外不同,连郑适汝都有些瞧了出来。
太子妃表面虽应答自如,嘴角却微微一抽,三花猫的表情稍纵即逝,她心想:竟还有意外收获。
幸而在这时侯,殿门口小太监道:“容妃娘娘到了。”
第165章
殿内除了一名贵妃外,多半妃嫔都比容妃品级要低,闻声都站了起来。
阑珊起先就并没有坐,只是站在郑适汝身后,听到太监通禀的时候心就紧了紧。
这时侯郑适汝也缓缓地站了起来,那边容妃上前,先拜见了皇后,众人才又陆续落座。
皇后看着容妃道:“听说你的身子不适,本宫还想派人去探望,怎么又来了?请安这些不过是虚礼,自然是你的身体要紧。”
容妃就在郑适汝的对面坐了,正好能瞟见她身后的阑珊,此刻便笑道:“臣妾不过是一点旧疾,能亲自前来当然是不能坏了这规矩的。”
说着目光转动看向阑珊:“太子妃身边的这位,就是之前才上京的那位姑娘?”
皇后道:“不错,她就是阿衍。”
这会儿郑适汝转头:“衍儿,你来拜见容妃娘娘,她是荣王殿下的母妃。”
阑珊低低答应了声,小心迈步转过来,也以手加额,跪地行了大礼。
容妃打量着面前的阑珊,微微一笑:“衍姑娘这份样貌,莫说是太子妃的远方亲戚,就算说是太子妃的亲妹妹,那也是没有人会怀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