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余惊远说:“我陪你等到九点,然后和你去见人。”
  陆静然点了点头,她没有推脱,心里松了口气。
  有了余惊远引荐,自然再好不过。
  她接受对方的好意,这个人本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件事而来的。
  那群老人已经被打发走了,她本来想着有那么多长辈当护身符,宋铭那群人怎么也不敢硬闯。
  陆静然今天是特意打扮过,这张脸能让矛盾激化。
  她昨天暗示过那个来运家具的商人,可以多带人,以免出意外。
  只要拖延时间到两边对上,宋家的人未必可以得逞。
  而且这件事闹大,宋家人面子上也过不去。
  宋金桥对自家人都下狠手,再怎么送油送米的去拉票当选镇委书记,那也是空的。
  十七岁的陆静然人微言轻,但是那些活了大半个世纪的老人说话很有分量。
  他们作为事件的见证者,会影响舆论导向。
  宋家现在式微,还不到一手遮天的地步,不然也不会抢个家具都要束手束脚的考虑那么多。
  这些环节缺一不可。
  退一步来说,就算是宋家的人真运走了家具,陆静然也能坦然接受,她已经想好了后招。
  这个年代,高考成绩570分就能登报,还会有市里面记者采访。
  舆论是个好东西,如果她高考能成为市状元,几句话就会有人报道深入挖掘。
  林钦当年是以省理科状元考到政法大学,本科毕业后又拿着全额的奖学金去国外读了两年。
  对于读书这件事,她还是很有信心,毕竟当初福利院每年上高中名额就两三个,必须很优秀才能有机会。
  她上大学为了背各种律师条例,专门训练过宫殿记忆法,对记忆学术性的东西很有成效。
  达不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但是基本看个三四遍就能记牢。
  现在离高考还有整整一年,升学竞争远不如十年后激烈。
  汉东省理科状元,如果不是碰到那种超级牛人,她或许也能冲击一下。
  陆静然成绩本来就优异,她考再多分也正常。
  世道就这样,微弱时哪怕说得再有理,别人未必肯多听一句。
  当你有了可信度,随便一句话,旁人也会细细的推敲每个字后面的意义。
  如果那位华侨的名声被宋家连累,自然会厌弃他们。
  孟建国也说了,对方并不是不讲理的人,所以这招可以用。
  很多时候你想要对话,必须先站到一定的高度,让别人能看到你。
  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如果你要打破这种失衡,首先要认清并且接受这个设定,然后才能有机会,让天平慢慢倾斜向你这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