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许撬开他的嘴,得到一些信息,会有利于人类的进化研究,但也有可能屁用没有,反而折了大宝。
  她是一个徜徉于数字世界的任务者,任务目标永远是第一位,至于任务目标以外的“数据人类”,在不危害任务目标的情况下,可以对其伸出人道主义援手。如果危害到任务目标,那就只能抱歉了。所以,她自己即便进化缓慢也无所谓,不着急。
  一年以后,鱼鳍从线状凸起长成了三十厘米长、十厘米宽的银色纱织,美极了。平时穿着衣服的时候,鱼鳍上的鳍条自然收缩,紧贴肌肤,并不会产生什么不便影响。
  通过查看研究所资料可知,不同的人会进化出不同的鳍,不同的大小、形状,甚至是不同的颜色,千奇百怪。
  2020年,大宝二十岁,六月份,他博士毕业。毕业后,大宝进了国家第五研究所,当一个小助理。
  这一年,国家公布了研究所对人类进化的部分研究成果,包括最新的基因药剂、使用药剂后的进化过程、进化的成功率和失败率以及现有进化的最成功形态。
  之所以现在公布,是因为当下水位线形势严峻,国民进化刻不容缓。预测再有十年,海水将淹没平均海拔3000米的厄瓜多尔高原。人类的生存空间急剧压缩,仅剩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玻利维亚高原。
  然而,进化需要时间,国人必须赶在海水彻底淹没最后一片陆地前进化完毕,现有的船只不足以拯救每一个人。这是一个极度残忍的事实。
  不愿意冒着风险进化的人,结局有二,上船或者淹死。然而船,永远只留给生存机会最大的鱼化人。
  目前,国家公布的基因药剂成功率为百分之六十。全程跟踪的方立安却知道这个数字存在很大水分,真正的成功率其实只有百分之四十八,连百分之五十都达不到。
  方立安沉默,觉得这个选择着实残忍。是积极地进化期待成功,还是苟活于世能熬几天是几天?
  方立安有些犹豫,她今年四十岁,撑到陆地被淹就是五十多岁,即便上不去船,空间里还有船只和小型潜水艇可用,平安活到八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所以选择积极进化对她来说并不十分划算,风险很大。
  最纠结最痛苦的人反而是大宝,没人比他更希望方立安长命百岁了,他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方立安一个亲人,母子两相依为命二十年,只要一想到自己面临着可能失去母亲的风险,他就觉得天要塌了。
  在作出选择前,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方立安看见大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她变着花样给他补都补不回来,知道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她决定和儿子好好谈谈。
  “大宝,妈妈对不住你,妈妈从小性格孤僻,不喜欢和人接触,这么多年来一个亲人朋友都没有。这些日子我总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我的大宝该怎么办,那么优秀的一个孩子,以后谁能帮我照看他。”
  方立安来到大宝身边虽然是受人所托,但孩子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从小豆芽到第一次胎动,从第一声哭啼到牙牙学语,二十年的感情做不得假,这就是她的孩子。
  大宝掩面而泣,说不出话。
  “妈不知道眼前的路还有多长,但妈知道无论妈参与与否,你的未来都有无限可能。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你能活下去,如果有条件,还要活的舒坦,活的有滋有味。”
  “妈!”大宝心中大恸,不想听方立安说这些状似不详的遗言。
  方立安摩挲着他的脑袋,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决定,“我决定不服用基因药剂,自然进化。你不要担心,只要能上船,我少说也有三十年可活,我还要看你娶妻生子,可舍不得早早丢下你。妈的本事你知道,上船名额动动手指的事,只不过将来船上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都是鱼化人,我在里面会比较打眼,所以我打算想个正经路子。”
  大宝对方立安有一种盲目的信心,觉得只要自家妈愿意,那必然是有法子上船的。但喜中有忧,他妈已经四十岁了,这个岁数进化的成功率低,自然进化更是缓慢,五十岁往上几乎没了进化的可能。他妈这时候放弃基因药剂,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放弃了进化。当船上都是鱼化人的时候,未进化的人……
  不管怎样,他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以后就让他来为妈妈遮风挡雨吧!
  基因药剂见效很快,服用后,大概半年就能知道一个人是否进化成功。
  进化成功的人被称为鱼化人,拥有全部的鱼类特征,鱼鳃、鱼鳍、鱼鳞、鱼尾。
  和童话故事中的美人鱼并不完全一样,鱼化人的鱼尾有两条,是原来的左右腿。进化后的鱼尾依然可以走路,只不过要承受许多痛苦。
  大宝虽然歪打正着进化了七七八八,但他还是申请了基因药剂,制造了服用的假象。
  方立安自从做了决定,便开始做项目研发。她挑了一个对她来说非常简单的课题——无人机。
  未来没有陆地,海域和领空便是主要发展方向。说实话,她对海域方面并不在行,从前没参与过这方面的研究,现在半路出家,未必就能取得什么重大突破。
  至于领空,这方面她还是懂一点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