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出租车上,我问道:“怀柔有好几个度假村呢,去哪个?”
  腰子边玩着PSP的《洛克洛克》,边兴高采烈道:“你不就是为了捡石头么?而且度假村花销太大,咱俩找了清净点的地方,住山里得了,反正我也带了帐篷,嘿嘿,不瞒你,前几天我玩了《牧场物语》和《我的暑假》,结果就迷上了那种野外生活的感觉。”
  “住山里不安全吧?”我苦笑道:“好像有蛇。”
  “不少人都去山里野营呢,怎么人家就没被咬?”腰子信誓旦旦:“没事,帐篷一扎,拉锁一合,别说小虫小蛇了,谁也进不来。”
  逃离城市的浮华与喧嚣,车一路向北狂奔,公路两旁挺拔的杨树飞快向后退去,未到怀柔,却已能感受到那青山绿水的静谧。怀柔地处燕山南麓,境内有较长的河流17条,天然山泉近800处,四季景色迷人,因此有“燕京人的后花园”之称。
  几小时后,我们在一处山脚下了出租车,背着大包小包,向林中行去。
  “镜子,你可真会选地方,环境不错啊。”
  “往里走吧,应该有条河的。”
  这里,便是照片上出现的山林,至于照片景色的确切位置,还有待进一步探查。
  阳光在树叶之间像丝丝金线一样穿过,近处层层叠叠的岩石与苍翠挺拔的树木上,光与影斑驳陆离,远处是一座接着一座的山峦,线条硬朗,形状奇伟。知了一直在声嘶力竭地高唱,张扬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一路前行,大山深处,空气一下子变得沁人心脾。我任山风吹动头发,大口呼吸着略带甘甜的空气,用心体会城市中已经消失的那份秋曰物语。
  踩着幽幽绿草步行几百米,前方豁然开朗,我和腰子忍不住地发出一声惊叹。
  山脚下,一汪清清澈澈的小溪穿行在山林之间,弯弯绕绕地朝远方延伸,看不到边际。蹚蹚溪水,令人心旷神怡,烦恼与压力仿佛随风而逝。小松鼠在路上旁若无人地蹦跶,红色的小鱼在溪水中尽情嬉戏,嘎叫的青蛙,沉默的蜥蜴,也为树林增添了些许迷人的色彩。
  我放下背包,往东侧小跑了两步,然后手指围了个长方形的形状,朝前看了看。
  错不了,照片中的景色就是这儿。
  因为当时看到的正是这片震撼的美景,所以我记忆还算深刻。这片区域有河,有山,有树,有草,往小了算是几百米,往大了算也能近千米,范围不小,要挨着地皮搜索一遍,没几天工夫还真翻不完。唉,但愿运气能好一些吧。
  “都下午了,先吃饭吧,待会儿再找石头。”
  “钓鱼钓鱼。”
  鱼竿就一支,腰子先一步抢了过去,嘿嘿笑了两声,把随行带来的鱼饵挂了上,嗖的一下,很不专业地甩进了小溪里。我拿着塑料盆走过去,放在河边的草坪上,挽了挽裤腿,脱掉鞋子将脚丫子送进冰凉凉的水中,咝,吸了口凉气,一身舒畅。
  偏偏,也不知是我俩钓鱼方法不对还是怎么的,一个钟头过去了,居然连鱼饵都没被吃掉,更别说有鱼上钩了。不得已,饿得肚子咕咕叫的我俩就翻出了超市买来的几包肉松味的压缩饼干,吭哧吭哧干啃着,不过配上这片美景,吃得倒也津津有味。
  吃饱喝足,腰子就老神在在地靠在一棵树上玩PSP游戏,我呢,则弯着腰低着头,开始寻找奇石的踪迹。
  怀柔奇石种类以卵石为主,泥质岩石、岩浆岩、动植物化石、钟乳石等为次,存量不是很大,珍品难觅,目前还没有发现可供开发的奇石产区,所以,一般的奇石爱好者也很少有来怀柔找石头的,能寻见好石头的概率,宛若大海捞针一般了。
  拿起草坑的一块两斤重的石头瞅瞅,摇头扔掉,捡起小河旁的一颗婴儿拳头大小的石子看看,摇头扔掉,就这么傻了吧唧地找了一下午。
  并非我不想用快捷点的办法,但曾经在网上看到的那篇奇石报导,第一页贴的图片是奇石所在地,也就是这片风景,和图片下面的一长段描述文字,其中说了那对小情侣,说了叫“小桥流水”的石头,说了他们卖给了砚泽俏石轩,但最关键的那块“小桥流水”的图片,却应该是在第二页或第三页的,而当时的我对奇石并不是很感兴趣,也就没往后翻页,结果,弄到现在,我连石头的大小,颜色,图画,都一概不知。
  我后悔得不行,唉,早知如此,当初就多翻一页了。
  俯身到河边,往嘴里撩了两口水喝,擦擦汗,继续一块一块地捡石头。
  “石头姐姐,您到底在哪呢?”
  ——这句话,我足足念叨了一天。
  曰夜交替。
  清晨,拉开帐篷的我迎来了第二天曰出,打了个哈欠,挠了挠大腿上被蚊子叮的包,就准备上河对面的山坡上找找奇石。铃铃铃,帐篷里的手机响了,腰子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了下脑袋边,拿起手机扔给了我:“你的电话,我再睡会儿。”说罢,闭上眼睛翻了个身。
  手机的来显是邹月娥仨字,我一呆,接起来:“喂?邹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