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听他语气,知道他心情稍亮敞一些,放了些心,却又想起一件事,那天离开养心殿后,妙儿跟她私下说了他调兵送行蒙奴人的事儿,这才意识到皇上突然回心转意,不再贬罚他的原因。
  皇上是怕将他逼反,几千皇子精兵良将倒戈,又损失朝中重臣,到头来便宜了蒙奴人,可——近期是能挡住,等他的亲兵回了京城以后呢?
  还有,现在他身边没有亲兵护着,万一有什么事儿,连个抵挡的缓冲都没有,会不会很危险——
  他听着她的质疑和担心,唇角禁不住一动,只低头撩起她一丝凌乱碎发,轻柔勾到她白净耳后,俯下头:“你只静待出宫。”
  出宫。
  她一怔。
  这次是以天子近侍医女的身份,召进宫侍疾,说是等蒙奴人走了,就能离宫,可皇帝如今病成这样,一时半会儿,决不可能放医女们走。
  他说的出宫,自然是指皇帝驾崩。
  ——
  暴雨不歇,预兆国势有变。
  蒙奴人刚走没几日,宁熙帝似是强弩之末耗尽了最后精力,短短几日,瘦成了皮包骨,几乎变了个人。
  病情也再瞒不住,几日下来,宁熙帝病在养心殿的龙床上,大半时光都是丧失意识。
  任由姚光耀为首的御医施展尽了平生所学,也是回天乏术,挽回不了天子寿元。
  天子即将归天,朝上和宫内,有人惊慌无措,有人伺机待动,有人图谋打算。
  贾太后来了几次养心殿,次次在帐内与皇上说完话之后,抹着老泪离开,太子和几名内阁辅臣也来过养心殿,聆听遗训。
  几日后,养心殿内传来旨意,储君伤势已愈,秦王还摄政权于储君。
  这是毫无悬疑的事,当初本来就是因为太子受了伤,才让秦王暂时担任朝纲,如今既然太子都好了,再怎么也轮不着秦王干政了。
  宣旨的当日清晨,细雨绵绵,夏侯世廷进宫平静领了旨,脱下摄政朝服,交出掌权宝印,隔着帘子,说了几句父皇早日康泰了话,澹然转身出宫。
  这件大事一了却,宁熙帝最后一笔包袱卸下,再撑不住,病势如当季来袭的暴雨,控制不住,急转如下。
  满宫苑的太医成日围在御榻边,紫光阁这边的六个医女自然也停不下来,忙里忙外,每日只差脚离了地面,几天几夜悬着一颗心,连绵不休。
  这日,正好是云菀沁和听弦二人夜间轮值,在药膳房正煎药。
  紫光阁外大雨瓢盆,比往日还要下得凶猛。两人一个摇扇子,一个看着火候,不敢有一点儿分心。
  到了下半夜,琴钗来了药膳房,将熬好的药端去了养心殿,两个人终于能暂时歇一口气儿,刚收拾了泥炉,清理了药材碗碟,还没来得及倚在灶台边,却听急促步伐传进来。
  刚去养心殿没多久的琴钗焦虑的声音在天井内响起来:
  “皇上——皇上,殡天了!”
  云菀沁和听弦一惊,匆匆出去。
  隔着紫光阁的天井朝外望去,满宫各处的灯火继而连三地亮了起来。
  紫光阁内其他几名医女和嬷嬷都出来了,趴在雨中,如丧考妣地扯着嗓子哀嚎着。
  该来的终是来了。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