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成不成仇的,两位新科举人却实打实到手了!”邬梨拍拍小心肝,“幸亏我反应的快,不然温传那个傻蛋,可就惨了!”
  崔稚却和魏铭对了个眼神。待到没了旁人,崔稚问魏铭,“上一世温传的事,和这贺家有关吗?”
  上一世温传离家流浪,正是因为贺家和温家做亲不成,散布谣言说温传和嫂子有染,温家乱作一团,温传嫂子自尽,他离了安丘,再也没回来。
  魏铭回忆起上一世久远的事情,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个贺家。”
  可崔稚就迷惑了,“温传的大嫂去世一年多了,新嫂子还没有谱,贺家还能瞎传什么?”
  魏铭也说不好,毕竟前世今生变化太大,前世此时,温传可没中举,今生温传提前中举,引起什么样的连锁反应都不无可能。
  魏铭沉吟了一下,“不论如何,温传娶亲这事,只怕还有些波澜,尤其那位前世的大嫂,今生还没有进温家的门,若是前世温传有憾,今生……”
  他瞧了一眼崔稚,“前世的遗憾,如果都能今生弥补,不枉费再来人间走一遭。”
  崔稚被他瞧得心里发慌,可想起魏铭上一世的遭遇,心里又酸楚了几分。
  她装作不在意地摊了手,“来着世间一遭,本就是要好好过日子的,魏大人,你已经帮很多人都好好过日子了,你自己也好好过呗!”
  魏铭瞧着她,眼中荡漾了笑意,“我一直在好好过,只是总还差一点,不知道谁能帮我补上?”
  “咳!”崔稚又被他呛到了,他总能拐到这些奇怪的地方。
  她满心吐槽,手背却被人剐蹭了一下,“你心里是不是在吐槽我?”
  “咳!咳!”崔稚更呛了,赶紧收回了手。
  他不光学会了“吐槽”这个词,还能活学活用了!
  第443章 老办法
  永平十五年的春天,缺少了春闱的新鲜事,安丘县城茶余饭后的谈资,也只有高矮生的《食神飞升记》。现在高矮生露面的频次较少,小高矮生倒是成长了起来,新篇也好,旧篇也罢,把高矮生的神韵学了个十足,有时候几人相互搭配,舞台剧的架势都冒了出来。
  相比较戏曲的繁复,小高矮生的舞台剧就是让众人看个乐,倒是引得不少人特特跑安丘来看。
  崔稚思量着带着小高矮生四处巡演,可段万全说,因着保定地动一事,很多地方都趁势乱了起来,说朝廷不仁,皇上不圣,天降责罚云云,各地的土匪流寇不减反增,乱象纷飞。
  各地乱不是没有缘由的,皇上收回派出去的矿监税使之后,并没有真的安分下来,反而加重了部分赋税,导致民间怨声载道,连魏铭都连道“不该”,他说,“今上这般糊涂下去,大兴到底还是要完。”
  比起上一世此时,大兴已经安泰了不少,可架不住封建帝王只手遮天,崔稚问魏铭,“你要如何?”
  她知道魏铭这样的读书人,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忠臣良将,若是让他们造反取而代之,反而得不到认可。
  就如同明朝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可顶着巨大的压力仍然把“臣”坐到了头,身后事一概不问,崔稚想,就算张居正知道自己死后那般凄惨,也未必走得了造反这一步棋。
  更不要说魏铭,前世还没有张居正这么惨。
  可是国破家亡,魏铭真能眼看着大兴摇摇欲坠吗?
  她问他,“你是不是寄希望于太子?”
  魏铭点了头,“太子贤明,只可惜前世英年早逝,若是太子能平稳登基,大兴不至于倾覆。”
  就是因为前世断掉了太子这个贤明的君主,今上死后由小太孙登基,藩王无不另起心思,而太孙年幼力不从心,又有今上留下的烂摊子,这才是大兴垮塌的一大重要原因。
  魏铭当时说,“若能延得太子阳寿,大兴有救矣。”
  但阳寿刻在阴曹地府的生死簿上,魏大人又不是孙行者,怎么能改呢?除非前世太子之死,另有缘由,这又不知何时能寻到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