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杜雨菲也表示赞同。
  楚天舒建议杜雨菲不仅把县公安局能抽调的公安干警全部抽出来,还暗中把先锋客运所有的车辆都派出去,沿着南岭县去往省城的道路上不间断地巡查,不惜一切代价找到钱文忠的下落。
  只要摸清了他们的行踪,才能采取下一步的防范措施。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杜雨菲打来电话,说一切按照楚天舒的安排已经落实到位了,县公安局的人在明处,先锋客运的人在暗处,分头去了通往省城的公路上。
  听到这个消息,楚天舒的心里多少放松了一些,至少有可能获悉钱文忠的踪迹,只要他们还没有采取过激的行动,一切都有回旋余地。
  天快黑时,柳青烟和茅兴东来了,又报告给楚天舒一个坏消息。
  呼延非凡和沈豫鄂的化装采访结束了,他们在各个乡镇收集了大量的负面资料,准备以城关镇卫生院出了重大医疗事故为引子,借所谓各乡镇普通村民的嘴巴,罗列出南岭县医疗体制改革的种种弊端,然后以“内参”的形式直接上报。
  这些内容是柳青烟在光明大酒店找了一个能说会道的女服务员,从陈燕的嘴里套出来的。
  “老茅,我们必须兵分几路了。”楚天舒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说话了:“你带柳局长立即赶去省城,千方百计地见到省新华分社的魏社长,向他做一些解释和疏通,争取不让沈豫鄂他们先入为主了。”
  当然,楚天舒知道,沈豫鄂一定已经满载而归了,说不定初稿已经形成,茅兴东就是有天大的本领,恐怕也无力回天。
  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如果新华社与省调查组遥相呼应的材料不约而同地抛出来,那楚天舒就算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了。
  按照楚天舒的要求,茅兴东带着柳青烟火速赶到了省城。
  一路上,他们看到先锋客运的车辆不间断地在公路上穿梭,还在纳闷,今天往返南岭与省城的生意有这么好吗?
  其实,茅兴东还未到省城,新华社分社社长魏理光已经接到了来自南岭县的一个匿名电话,说楚天舒已经知道新华社的记者在暗中采访,而且派出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茅兴东到省城“活动”了。
  当然,匿名电话中还报告了这几天县委的主要领导像热锅上的蚂蚁,千方百计想掩盖城关镇卫生院这起治死了人的医疗事故。
  虽然魏理光对这种匿名电话的报告并不是很赞同,但他从中嗅出来了,南岭县的医疗改革在县委县政府的班子中存在严重的分歧,因为县委书记作出的决定,除了重要的班子成员之外,一般人不可能轻易获悉。
  当然,南岭县城关镇卫生院出了医疗事故,一个男孩子死在了病床上的事早已传到了魏理光的耳朵里了。
  凭魏理光的分析,凭他对楚天舒的了解,这一次楚天舒绝不可能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乡镇卫生院出医疗事故,这种事情魏理光见的多了,但是,屡屡被媒体关注的南岭县屡屡发生这样人命关天的大事,他认为是极不正常的。
  他虽然没有直接要求沈豫鄂特别关注这件事,但他同样希望他的这篇稿件出彩,成为新华分社在中央领导那里产生巨大影响、给分社提高威信的重磅稿件。
  果真如匿名电话说的那样,魏理光甚至想到了这次楚天舒恐怕在劫难逃了,他的政治生涯很有可能就此结束。
  魏理光早已作好充分准备,等着茅兴东他们找上门来。
  茅兴东带着柳青烟一进门,魏理光就知道他的来意,看着茅兴东那心急火燎的样子,就已经摸到了楚天舒的脉搏。但魏理光还是以礼相待,虽然没有批评他们,但心里对楚天舒这种迫不及待的做法很有些反感:这不是心虚又是什么?
  魏理光只是说明记者采访尚未回来,具体情况社里还不清楚,你们迫不及待地就赶来,这样做显然是有些说不清楚的,你们应该先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安抚死者家属上,把问题解决到最好结果上,然后再来谈采访稿的问题。
  魏理光这样说,完全是正常的,也是理所当然的。
  茅兴东对魏理光这种原则性的答复虽然不高兴,可是面对一个正厅级领导,他毫无良策,只能无奈地离开新华分社,可他不能就这样无功而返啊。
  在省城里,像茅兴东这样一个副县级的常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他真的有点像没头苍蝇,想不出来有谁能够帮助他解决这样棘手的难题。
  谁都知道,没有一定的权威谁敢去碰新华社的钉子!
  从魏理光办公室出来,已是夜晚十点多钟,茅兴东心乱如麻,他多次想给楚天舒打电话,可他此行毫无结果,向苦等消息的楚天舒说什么呢?直到夜里十二点钟,他的手机响了,还没接电话,他就知道,楚天舒着急了。
  听了茅兴东见到魏理光所说的一番话,楚天舒倒抽了两口凉气,焦急地在办公室里徘徊起来。他恨不得长了翅膀飞向省城,向魏理光,向省卫生厅和省委分管领导据理力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