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伊海涛这话多少有点激将的意思,楚天舒坚定地说:“老师,如果您认为我是合适的人选,我愿意接受这个挑战。我想,我会尽最大的努力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尽快让南岭县摘掉贫困县的帽子,为南岭百姓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有机会为官一任,就一定要造福一方百姓,这是楚天舒踏入仕途时的梦想。
  “小楚,你有这个想法当然很好,但实际情况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付大木在南岭县非常的强势,谁去了工作都不好开展,就算是我亲自去他能卖几分帐都说不太好,他怎么又会把你放在眼里。说实话,我心里也很矛盾,既希望你去帮我挑起这副重担,又不希望你去冒这个险。”伊海涛摇了摇头后,把话说得坦诚而直白。
  伊海涛为什么说既希望楚天舒去又不希望楚天舒去呢?
  道理很简单,伊海涛当然希望楚天舒能在南岭县好好干,用他特有的闯劲儿压制住付大木,开拓出一片天地来,一来来可以填补伊海涛在县区中的势力空白,二来也可以大大树立起个人威信。
  试想一下,付大木把持之下的南岭县都摆得平,其他的县区还在话下吗?
  而伊海涛不希望楚天舒去也有他的担心,虽然楚天舒表示要尽力改造好这个贫困县,但是却未必斗得过根基扎实的付大木,如果也搞得像前几任那样灰溜溜地当了逃兵,那既是害了楚天舒,也是害了他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伊海涛的心情的确非常的矛盾。
  伊海涛左右为难的态度反倒激发了楚天舒的斗志,他信心百倍地说:“老师,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您以前不是跟我说到过,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
  楚天舒的态度越是坚定,伊海涛就越不放心。
  说实在的,伊海涛佩服楚天舒的果敢,但也担心他的冲动。
  他轻轻叹了口气,说:“小楚,南岭县太过复杂,困难程度远超过你我的想象,你不畏艰难的勇气可嘉,但光有一股子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派你去是让你带领一个县的百姓脱贫致富,而不是去和某几个人决一死战。”
  楚天舒沉默了。
  这就是领导的艺术,先把下属的激情调动起来,再稍稍泼上一点凉水,好让他保持冷静!
  “小楚,事关重大,你也别着急仓促决定,我给你三天的时间考虑。”伊海涛伸出了三根手指头,再一次强调说:“就三天,考虑清楚了再给我答复。”
  对于伊海涛的宽容,楚天舒十分的感动。
  相比于伊海涛的冷静和慎重,楚天舒感觉到自己略显稚嫩和冲动,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打开侧门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伊海涛看着楚天舒离开的背影,想着他没有丝毫畏惧的神色,心里倍感欣慰。
  实际上,从昨晚上接到付大木报告了马兴旺的死讯之后,伊海涛就再也没有入睡,躺在床上再三考虑了南岭县新书记的人选问题,三个方案早已了然在胸,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了利弊权衡,楚天舒是他想好了的最后一步棋。
  对于任何一位青原市的市委书记来说,南岭县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老大难问题,付大木在县里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固然与他个人的素质和成长经历有关,但也与青原市委班子中朱敏文、唐逸夫等人的迁就纵容和利用密不可分。
  此前的情况伊海涛并不清楚,但是,朱敏文利用付大木在南岭县给前任书记郭子春出了不少难题,最终将郭子春逼出了青原,朱敏文得以取而代之,这一幕伊海涛可是亲眼目睹了的。
  现在的情形与当初是何其的相似。
  只不过,郭子春换成了伊海涛,朱敏文换成了唐逸夫。
  有一点伊海涛看得十分的清楚,要想在青原市把这个书记安安稳稳地当下去,南岭县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总要解决,这副烂摊子必须有人去收拾。换言之,付大木这颗难剃的头早晚要剃,而且非剃不可。
  谁去收拾这副烂摊子,谁去充当这个剃头匠?
  上任伊始的伊海涛还没有来得及仔细的斟酌,他原本的打算是,继续让马兴旺当好这个维持会长,待自己稳住脚跟之后再来挤南岭县这个脓包。
  在伊海涛的心目中,比较合适的人选是靳洛冰,他在青北县当了很多年的县委书记,有着与乡镇干部打交道的丰富经验,再配上市委常委的头衔,应该具备与付大木一较高低的身手与能力。
  可是,此时此刻,靳洛冰另有重用,他是江北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不二人选!
  王少磊的临阵脱逃,让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江北开发区陷入了停顿,极大地打击了投资商们信心,急需一个得力的干将去稳住阵脚,提振士气,恢复信心,否则,江北开发区刚刚形成的大好局面很有可能会前功尽弃。
  马兴旺的意外身亡,打乱了伊海涛的全盘部署,逼迫着他不得不提前做出决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