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石激起千层浪。
  听到钱坤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都知道他已经潜逃,市纪委正在追查他的贪腐问题,而他主要的犯罪事实就集中在房产上。
  伊海涛摆手制止了议论声,示意楚天舒继续。
  楚天舒说:“这栋楼是明显的贪腐楼。我个人建议尽快采取定向爆破的方式将它拆除,这一来可以表明政府铲除腐败,推进拆迁工作的决心,同时,对其他高楼的户主也能产生威慑作用。”
  伊海涛似乎听出了楚天舒的话外之音,鼓励说:“小楚,说下去。”
  “其余的十一栋高楼当中,有两栋的户主是市直机关的干部,我建议相关领导找他们谈话,希望他们能起到带头作用。”楚天舒随即报出了东大街13号和21号两位户主的名字,在座的局长们稍一琢磨,就明白了这两人的身份。
  楚天舒这一招够狠,暗含着的意思就是,你们到底是要钱还是要官!
  伊海涛指示王少磊:“好,王主任,你记录一下,回头请相关的领导和这两位同志谈谈,二十四小时之内给我一个结果。”
  王少磊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伊海涛想想还不满意,又补充了一条:“如果有必要,可以请纪委的同志一起参加谈话。”
  照这么一个谈话的阵势,这两个人的思想工作哪里还有做不通的。
  要知道,他们可是在提前获悉了信息之后,抢在拆迁令下达之前办理的加盖手续,过程中是否规范,他们心里非常有数,纪委这一参与进来,别说不敢做钉子户,怕只是要主动表态自行拆除加高的楼层,只要原有面积的补偿就够了。
  否则,搞得像钱坤的贪腐楼一样被夷为平地,那就偷鸡不成还要蚀把米了。
  其他高楼的户主虽然不是干部,但他们办理加高手续的过程中,肯定牵涉到某些官员,例如,王霸的手续看似完备,真要是认真追查,黄灿肯定脱不了干系。
  这话无须说明,在座的人都是聪明人,这杀一儆百的大刀只要举起来,12栋高楼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而类似于李德林和鲁向东等想要浑水摸鱼的住户就自然不在话下了。
  接下来,楚天舒又让苏幽雨给各位领导介绍仪表厂和造纸厂简易宿舍的基本情况,苏幽雨又回答得一清二楚,令在场的所有人都要刮目相看,伊海涛和王少磊也是眼前一亮。
  楚天舒提出了“谁安置,谁收益”的理念,由凌云集团和鲲鹏实业出资在江北开发区兴建保障性住房,用以安置仪表厂和造纸厂简易宿舍的住户,将来江北开发区对这两家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这个理念首先引起了财政局长的极大兴趣,他作为一个财税方面的专家,率先明白了楚天舒的意图,现在只要不让他拿现钱出来,别的方案他都会投赞成票。
  国土资源局局长提出了异议,他问建房的土地从哪里来?
  楚天舒说,还是两家企业出资按规定先购置后建房。
  城建局长问,他们能同意吗?买地建房,前期投入不是个小数目。
  财政局长替楚天舒回答了,那就看政府能给他们多大的优惠了。
  楚天舒说,他们当前的利益和我们是一致的,竞购两家厂子的投入也很大,拆迁多耽误一天,他们的损失也不是个小数。
  信访局局长推了推眼镜,试探着问道,那棚户区的住户是不是也可以比照这种方式办理?
  楚天舒说,应该可以,还是遵循一条原则:谁安置,谁受益。
  这么一讨论,思路就清晰了。
  伊海涛当即拍板,由城建局负责组织定点爆破队伍,在春节之前对27号楼实施拆除,指挥部搞一个仪式,正式启动对商贸圈区域房屋的拆除工作,届时他亲自到场参加。
  对棚户区和简易宿舍的住户安置,由指挥部起草一个建议方案,交市政府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同时,国土资源局负责江北开发区土地筹划,在原有厂房用地的基础上划拨出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由指挥部派员与凌云集团和鲲鹏实业协商沟通具体操作程序,财政局与税务部门协助进行核算,拟定一个税收优惠条件,报市委市政府审批。
  一旁坐着的申国章冷汗直冒,他不由得有点奇怪,身为常务副市长的伊海涛以前似乎并没有显示出这种魄力,今天怎么拍起板来如此斩钉截铁,毫不拖泥带水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