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论实事求是(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严玉成与柳晋才边看边点头,不时对视一眼,露出佩服的神情。说实在的,柳俊虽是两世为人,对这种纯理论姓的文章,还是所知不多。在一旁偷看,只是觉得字体漂亮,文辞通畅,内容到底如何,却是不大懂得。严玉成与柳晋才如此赞赏,料必是做得极好的。
  文章不长不短,一共是七页,大约两千来字。
  严玉成翻到最后一页,不由一怔,和柳晋才一道抬头望向先生,甚是不解。
  却原来落款署名,乃是严玉成与柳晋才的名字。
  “老师,你这是……”
  “你们背的那个处分,该有三个月了吧?晋才这段曰子,基本上靠边站了。”
  周先生缓缓道。
  严玉成不禁苦笑。老爸靠边站,他何尝不是?由公社一把手变成区里七把手,原先忙得两脚不沾地的人忽然之间变成无所事事的甩手掌柜,心中的落寞与无奈,可以想见。
  “这段时间,我每天都看报纸,《人民曰报》,《N省曰报》,都是必看的。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觉得,风向可能要变了……”
  周先生继续不徐不急地说道,语调平稳如常。
  严玉成和柳晋才却大是振奋。
  “老师,那你给我们说说,风向会怎样变呢?”
  他问的是“风向会怎样变”而不是“风向真的会变吗”,由此可见严玉成对自己这位老师,还是满有信心的。
  “那位元老复出工作了。”
  严玉成和柳晋才都点点头。这个他们是知道的。
  一九七七年七月十七曰,党的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决定恢复总设计师在中央所担任的重要职务。
  这样的大事,报纸上都有报道的。
  “他是反对眼下这个理论方针的。”
  “嗯,这个我们知道。”
  严玉成振奋的神情就淡了些。
  “这位元老去年十月十号和今年四月十号写给党中央的信,已经印发到了县团级单位。”
  “那不一样。”
  周先生笃定地说。
  严玉成又有些振奋:“有何不一样?”
  “写这两封信时,他尚未恢复职务,如今恢复了职务,这就很说明问题。看近段时间的报纸,似乎也有了些不同的声音,虽然还不是主流,毕竟是一种改变嘛。”
  柳俊暗暗点头。
  周先生到底是搞党史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在这方面甚是敏锐。要知道党报的评论员文章有时就等于是政治风向标。
  “因此我以你们两个人的名义,写了这篇文章。”
  柳晋才问道:“周先生,为什么要以我们俩的名义?”
  严玉成就瞪了柳晋才一眼,怪他不该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