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刑部尚书傅塔腊、江南江西总督张鹏翮正是康熙派出去调查陕西官员贪污赈银一事的官员。
  “这也就罢了,你为什么说皇阿玛骂得好?”太子还有点介怀四爷刚才说的话。
  “这证明皇阿玛对二哥一片苦心啊!”四爷睁着眼睛就开始瞎掰,不过具体有多少胡说八道的成分,谁也说不准。
  “这件事情,只要有心人查探,绝对会知道跟二哥有关系,若是被有心人传了出去呢?皇阿玛已经给了你没脸,这一是为了安抚人心,二就是给二哥一个梯子,让你去处理好这件事情,毕竟二哥也不知道不是吗?若是知道,怎么会等到事情查清楚了白白挨一顿骂呢?”
  太子听完这番话,沉默了下来,不管四爷说的话真实程度有多少,起码康熙对他的一片拳拳之心是可以肯定的,让他为难的是……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理。
  若是就这么发作了奶兄,会让下头的人觉得他无情,怎么会心甘情愿又死心塌地的跟着他走下去呢?若是不处理,也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局势,任人拿捏他的短处,怎么处理都不对……
  “臣弟知道二哥在顾虑什么,二哥可还记得你还不是龙椅上那位呢,那里坐的是皇阿玛,若你处处都恰到好处,完美无缺,朝臣们就觉得你比皇阿玛好了?皇阿玛又会怎么想?”四爷上前一步,小声了几分在太子跟前说道。
  太子浑身一震,是啊,他是有些着相了,即便他能完美的处理好这件事情又如何?除了会造成皇阿玛的猜忌和更多人不知好坏的野心膨胀外,还有什么是他眼下能得到的?
  想到这里他有些苦涩,任何一个当了多年的太子都会面临的苦楚,他即便是清风霁月的明君,也得等他的父亲百年后才能显露出来,不然……
  “多谢四弟提醒,孤知道怎么做了。”太子闭了闭眼睛,过了会儿才低沉的开了口。
  “二哥只要别怪臣弟就成,今日在朝堂上,谁都能替你说话,就臣弟不能。”四爷一脸真诚看着太子。
  内里的老油条加上他现在的好皮相,彻底把太子给忽悠得对他印象好到不能再好。
  可他说的也是实情,他比上辈子受康熙和太子重用的多,眼下他身后一个旗都没有,只有一个粘杆处,就好像是拿着利器的婴儿,是个有背景的都能踢他一脚,只等着他露出短板来。
  所以即便是知道裁官一事,他该明哲保身,不沾分毫,即便是有上辈子被康熙训斥,被群臣攻歼的事情,他也不曾跟福晋吩咐一句,更不曾闭门谢客。
  只因为他已经够完美,若是一点弱处都没有,日子久了才会被上位者忌惮。
  好在福晋给力,竟是没留下什么把柄给别人,只有几个言官不痛不痒的参了他一本,说他跟朝臣过于亲近。
  这不是什么坏事儿,解释清楚了,吐几句委屈,康熙也就轻轻放了过去,他都是如此,更何况太子呢……
  “今日,是二哥着急了,对不住……”太子想起刚才的邪火,有些不好意思。
  “二哥千万别这么说,胤禛没那么好,胤禛所作所为,不过是因为正统,为此臣弟肝脑涂地,都在所不辞。”许是跟松格里解释或者剖析惯了,以前这种肉麻的话,他是绝说不出口的,现在竟也觉得没什么。
  当然,换来的就是太子更加的信任和康熙的满意。
  话说这紫禁城里面发生了什么是康熙所不知道的呢?几乎没有。太子发火和四爷上门的事情,他知道的一清二楚。
  所以接下来,太子闭门三日后,大张旗鼓的跑到乾清宫抱着康熙大腿哭嚎告状,对康熙的“心意”感激涕零,变成了整个紫禁城最火热的戏码。
  等到石家一家子被午门处斩后,四爷才有精力回过头来去探究福晋的不对。
  这一探究,就探究出了大事情。
  “你再说一遍!”四爷铁青着脸“腾”的一声站起来,桌上的镇纸都被他的动作震到了地上,啪一声碎成了两半。
  “福晋……一直都有喝避子汤,后来改成了药丸,奴才拿去找大夫看过,说是药性极佳的避孕药,对身体几乎没有任何损伤。”二部的头领跪在地上,还春寒料峭的,额头上的冷汗都滴到了地砖上。
  “嘭”的一声,四爷一拳头捶在了书桌上,摆放毛笔的架子哗啦掉了下去。
  苏培盛连同二部的奴才一起都跟着跪了下来,书房里的气压低到了极点。
  “可还查到了别的?”过了一会儿,四爷才冷着声儿问。
  声音里如同掺了冰碴子,冻得几人都浑身打了个寒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