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赌国运,六府参战(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策凝眉,忽然道:“朝廷还是没有把握控制东洲?”显然,王策懂了这个荒唐的放水命令下的另一层深意。
  诸相如赞许点头,王策居然敏锐的一下子就猜到了,这也足见,他王策的大局感和全面姓比解世铣等人强了很多。
  …………以宫泰平几人的地位,没道理连一点大局感都没有。
  一番思量,宫泰平几人隐约的想到这个荒诞命令的来龙去脉,不由暗暗吃惊,瞄了王策一眼。
  唐帝任命王策为大统帅,要资历没资历,要战绩没战绩。秦广武等心里肯定有不服气,密阳之战也算是打消了许多的不服和不满,奠定威信。
  虽有密阳之战垫底,不过,多少还是有一些怀疑王策的个人军事才干。
  不过,作为南方军团大统帅,王策也不见得就真的需要多么出色的军事才华。他麾下将星如云,身边有不少军机参谋,这些总不能是吃干饭的吧。
  他王策不一定有多么杰出的军事才华,可是,大局感,乃至全面姓,那就比宫泰平等强多了。
  从这来说,唐帝任命王策为南方军团统帅,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话说,王策纵横天下十余年,和他打交道的,不论自己人还是敌人,纪千败等,谈季如,扈宝乃至犀利哥和律帝等等,无一不是九洲最顶尖的人物。
  要说大局观和全面姓,以及综合素养,除非顾博亲自出马,当今北唐朝野根本就找不出第二个。
  作为一百三十万大军的最高指挥官,不见得就要多么出色的军事才华,恐怕更多的是需要政治敏感度,以及充分的大局观和战略眼光。
  唐帝是任人唯亲?还是真的发现,舍王策其谁?那真不好说。
  诸相如暗暗赞许,不讳直言:“我北唐,短期内无力控制太大的疆土。”这就是问题的核心,颜鼎等也终于彻底明白了。
  上阳急于北上,和大律赛跑,以至于占领区来不及消化,甚至连统治基础都还没来得及奠定。
  也就是说,上阳能败,但绝对不能一败到底。不然,上阳占领的各国各大势力,会重新蹿出头来形成乱战,不利于北唐曰后南下战略。
  身为一百多万大军的统帅,如果眼光只在自己的地盘里转悠,那就是一个百分之百的不合格统帅。
  王策为什么允许大世赎回大世军?就是因为北唐暂时无心吞并大世,那就很有必要让大世暂时维持住一定的局面。
  秦广武等锁眉:“难,太难了。”必须击败上阳北方军团,但又不能让上阳军彻底完蛋……老大,你真以为上阳军是王策驯养过的宠物啊?
  诸相如看看王策,沉声道:“上阳军北方军团,一百五十万,其中五十万乃是新降军。上阳一百万增援正在北上,其中一半是新降军。”说是新降军也好,仆从军也好,反正都是一个概念。
  “北衙,南衙,内阁,军机院等,我来之前,各部联袂,专心研究和推测。认为,从当前的局势来看,应当暂且容忍上阳对南部的控制。”
  王策拈住指尖,摆摆手:“说要紧的。”
  诸相如不以为意:“根据情报推测,确保南部局势不乱,上阳需要大约二百万大军。如果少于这个数字,南部各国很可能会蠢蠢欲动。如果低于一百万,南方局势一定会出现反复,甚至各国对上阳的反扑。”
  这数字差不多。王策自有判断,上阳人口七千万,动员三百万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超过就会大伤元气。
  实际上,几次扩军后,上阳兵力已经差不多达到三百万了。此外,仆从军和新降军有大约二百万。
  此时,上阳北方军,有五十万是仆从军。正在北上的一百万中,一半是仆从军。这数字,差不多是一个极限了。
  诸相如肃然,凝声:“两衙,内阁以及军机院,按情报来精密计算,并推测。认为此战,歼灭上阳军一百万上下,是一个较为妥当的数目。”
  “歼灭一百万,恰好能迫使上阳无力北上,从而形成一定的相持状态。少了,上阳不会疼。多了,上阳在中南的统治会有动摇的可能。”
  差不多。王策斟酌一番,估计也是这个数字比较妥当。多了,少了,都会达不到北唐预期的战略局势。
  诸相如的目光冷静:“陛下担心战事,所以,已经增派东疆府南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