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闷油瓶那个人,你可以很容易把他和什么棺材扯上关系,却实在很难把他和录象带这种过气现代化设备之间建立什么联想。
  他怎么会寄这种东西给我?
  我把包装丢到一旁,和三叔一起把两盘录象带拿出来,仔细去看。
  我对录象带并不陌生,10年前街头还是满布录象带租赁店的时候,看国外的故事片几乎是我唯一的娱乐,那时候假期里一天5盘是肯定的,接触的多了,对这东西的结构自然也有一些了解。
  这两盘录象带,样子和使用的材料都是很老式的,可是说年代相当久远。而且显然翻录过很多遍。这种东西,旧货市场里都不一定买的到,实在是太古老了,里面的内容不知道还能不能播放出来?
  我翻过来看,它的背脊本来应该贴着标签,现在给撕掉了,给撕掉的痕迹发黄,录象带两边遮着磁带卷的部分是茶色的塑料,已经开裂,里面磁带卷的直径看不到,但是凭借手感,带子的长度应该超过3个小时。两盘加起来就超过6个小时。翻开录像袋的盖子,里面的磁带倒是保存的还可以,没有霉变或者消磁的迹象,翻了几翻,其他就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
  三叔拾起地上的包装,甩了甩,确定里面再没有什么东西,也是相当的疑惑,我们两个互相对视了一眼,三叔就问:“大侄子,你他娘的可不厚道,你怎么没告诉我你和他还有联系?”
  我忙摇头表示绝对没有,三叔拍了拍带子,问那这是怎么回事?我说你问我我问谁去。
  三叔看我不像撒谎,就皱起了眉头,啧道:“那这小子也算神通广大了,他怎么知道你在这里?”
  我也奇怪,闷油瓶跟着我们去云顶天宫,肯定有他自己的计划,整个过程我们都不知道他到底去了什么地方,干了什么,而之后他进入青铜门,那诡异的场景使我以为他可能会就此消失。可这么多天后,他又突然出现了,且还能准确的寄东西给我,这其实是相当困难的事情,没有人为他收集情报是不可能做到的。
  三叔想了想,又问我面单上有没有写这邮包是从哪里发出来的?我拾起面单看了看就摇头,面单上只有发件人和日期,其他真是一片空白。不仅发出的地址没有写,连发出地都没有标明。真不知道这快递是怎么做事情的。
  不过我对三叔说,日期是在四天前,这里省内快递一般一天就到了,省外比较近的也只需要两天,这份快递寄了四天,寄出地不是离这里很远,就是相当偏僻,交通不便的地方。此外还可以查查快递公司的电脑系统,如果他们有网络登记,一查就知道了,这些可以呆会儿我会宾馆去查。
  三叔点头说有道理,就对我道:“那先不管这个,这小哥行事诡秘,他不会莫名其妙寄东西来,这两盘带子可能非同小可,咱们得找台录像机来。”说这就问他的伙计,可知道这吉林哪里还有买电器的?”
  我心说哪里都没有,这东西停产都快十年了,现在连vcd都淘汰了,何况这玩意儿,此时三叔边上的伙计就道:“这种旧电器大商场里是肯定不会有了,就算有也是用来播放新制式的dv小型带的,如果要买,估计只能去旧货市场碰碰运气。”
  三叔马上道那你马上去问问这市里有什么地方有旧货市场,直接去看看,如果有这机器,多贵都买下来。
  那伙计应了一声就出去了。三叔看了一眼录像带,自言自语道:“狗日的,那小哥还真不让人消停,看来事情还没完,还得接着折腾。”
  我心里也给这带子弄的有点七上八下的,但是心中却还有点兴奋想看看里面的内容,闷油瓶的事情,如果我不弄清楚,恐怕这辈子都不会安宁,他有东西送上门来,自然是好事。
  不过这事也急不来,因为录像机这东西停产十年了,我断定不是这么好找的,一时半会儿那伙计肯定拿不回东西来,于是,我就让三叔继续讲刚才给打断的事情。当时他正说到关键的地方,可还远未到我想知道的部分。等一下放了带子,不知道里是什么内容,恐怕又会多生枝节,还是让他尽快讲完比较好。
  三叔听了咧嘴笑了笑,道:“要我讲没问题,可你要不信,老子讲了也没用。”
  我心说你要是不说真话,我听了也一样没用,不过手里就举手发誓,说这回肯定信他。要是再不信,那你也别说了,拍屁股走就是了,我也不来拦你。
  三叔这才点了点头,喝了口茶水说道:“那好,你自己说的话自己记着…………我可就讲下去了。”
  我像欠了他钱一样应了声,又给他倒满了茶。
  三叔吸了口气,回忆了一下刚才谈话的内容,然后吹了吹茶水,道:“咱们刚才是说到老头子传下来的那份战国帛书里的内容,那份帛书是用‘战国书图’的密文方式书写,用的是一种古老的术数,这种术数在我们这种大老粗来看来是极端的复杂,但是对于现代数学里说算是浅薄的东西了,所以那个美国人在机缘巧合之下,就解开了那份书图,然而,等他整理出翻译出来的内容的时候,却发现里面的内容和他想的完全不同……”
  盗墓笔记  蛇沼鬼城篇  第10章  考克斯.亨德烈
  (三叔接下来的叙述很是繁琐,牵扯到了很多老长沙的事情,不过这些事情对于我来说十分的有趣,因为我自小就喜欢那种带点土星子味道的老事情,比较有历史的厚重感,听一听也无妨。)
  三叔嘴里的那个传教士当时的名字,叫做考克斯。亨德烈,中文名叫做裘德考,在长沙的教会学校工作,是国民党时期随着当时的东进潮来中国的美国人之一,但是这人自小就六根不清净,洋和尚没什么兴趣当,却对中国的文化很感兴趣,或许在美国人的经济观念里,文物也只是商品之一,能自由买卖,自然也可以出口,所以到了中国的第三年,他就偶尔做一些暗地里的文物走私活动,那一年他才19岁。
  裘德考的走私生意一直做的很小心,生意做的不大,那时候有两种走私商,一种是流水的营盘,走的量大,但是出价很低,玩的是成一比是一笔的买卖,风险很大,而裘德考是“打铁的买卖”,也就是出价高,东西要的少,但是很安全,来一比成一比,他这样的做生意方式,很对爷爷的胃口,所以当时,爷爷和他的关系很好。
  但是裘德考这个人并不是一个值得交的朋友,从心底里,他并没有把爷爷当成是朋友,甚至他没有把爷爷当成是一个和他平等的人。我爷爷在事后知道,在私底下,他称呼我爷爷为臭虫。
  1949年长沙解放,国民党全面溃败,之后是1952年,教会开始退出中国,在中国滞留的很多美国人都开始回国,他也收到了教会的电报,让他在安全的时候返回。
  他意识到自己在中国的生意要告一段落了,于是开始做相关的准备工作,转移了自己的财产。在临走之前,他又有了一个险恶的念头,他和他的同党开始大肆收购明器,用中国人信赖老关系的心里,用极其廉价的定金卷走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就有我爷爷的战国帛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