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呦呦,你终归是要嫁人的。”程渊轻叹一声。
  “二哥也娶妻了啊,二哥娶了嫂嫂之后,继续还在书院,并没有什么变化啊。”程寻道,“再说我还小呢,成亲也不急在一时。”
  程启忽道:“说起来,前几日还有人打探你,想要上门提亲。”
  “不不不。”程寻连连摆手,“我的事不急,全都推了,说我已经许了人了。”
  看她紧张的模样,程渊不禁笑了:“急什么?不会把你乱许人的。”
  不过,程渊有些不理解。距离去年苏凌上门为自己求亲,也有快一年了。到现在也没有正式文定。他瞥一眼女儿,心说,如果早早定下了,或许她现在也就不用考虑是否做官、做什么官了。
  —
  程寻连着几日看系统出现的《易钗记》的内容,越看越不好受。
  《易钗记》里,苏凌同样刚到书院没多久,就和人私斗,自行住在了文库旁边的小舍,同样在骑射课上技压全场……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仅仅一笔带过而已。
  写的更多的是呦呦,是杜聿。
  呦呦发现了杜聿的秘密,知道他家境贫寒,知道他母亲就是膳堂打饭的焦大婶。两人因为这个秘密渐渐熟悉。
  ……
  程寻隐约觉得,《易钗记》里的呦呦,并不是她。虽然都是来自未来,可她总认为,她们并不是同一个人。
  《易钗记》的呦呦,在书院月测的名次也靠前,但是擅长的科目和她所擅长的,并不相同。说话、行事也不大一样。
  她不知道这是不是她自己的一点假想,不过这么想着的时候,她心里会稍微舒服一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易钗记》里出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她几乎能通过字里行间看到“呦呦”和杜聿之间涌动的粉红。每每看到这些,她都一眼扫过,改而去寻找关于苏凌的种种。
  然而对苏凌的描写只是泛泛,并不算很多。从“呦呦”的视角去看,那是一个神秘的、来往不多的男同学而已。
  和程寻记忆相同的是,“呦呦”十三岁那年的腊月初八,阳陵侯府忽然派了管事,接走了苏凌。
  至此,苏凌的另一身份浮出水面。
  ……
  《易钗记》里的内容,对程寻来说,有真有假。她开始怀疑,是不是因为她的胎穿,改变了《易钗记》这本书?
  如果她没有胎穿,那么真正的呦呦,会死在三岁那年,会有一个未来的灵魂,进入这具身体。新来的呦呦和她一样,想读书,想上学,甚至很明确地想提高女性地位……
  这猜测让她心里难受。
  原来她并不是不可替代,也不是唯一。
  晚间,程寻抱着雷氏的胳膊,小声道:“娘,我好想你啊。”
  雷氏只当是女儿又撒娇了,她笑一笑,轻轻拍拍女儿的脊背:“多大孩子了,还撒娇。”
  程寻将脑袋埋在母亲颈窝,声音很低:“再大也是娘的女儿。”
  “明日就是七夕了,你可要好好乞巧。”雷氏笑道。
  程寻点头:“嗯。”
  七夕?她和苏凌正式定下关系,就是在去年七夕啊。思及旧事,她脸颊微热,脑袋埋得更深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