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3 / 4)
发展到现在,千楼林早已变成j市著名的文化潮流中心,这里生活着j市的各种艺术家、生活家,当然也汇聚了很多美食。
初次来到这里的人,多半都会产生一种穿越的感觉,仿佛自己回到了古代,连说话似乎都会变得静悄悄的,好像自己真的穿越了千年,回到了盛唐一般。
这里很安静,人们似乎生活得很慢、很文雅。
车子停在了千楼林的入口处,周辰扯着连盼往前走。
连盼不明所以,但终于没再和他发生争执。
千楼林两边街道林立,很多店铺门口都挂着红灯笼和酒旗,偶尔还有一些乐器丝竹吹拉弹唱的声音从里面传来,隐隐约约的,听不太真切。
这边街道不算太宽,也不算太窄,偶尔也有很多小巷子,两人大概走了十分钟,周辰带着她绕进了一家小巷,接着便停在了一家大门紧闭的店铺门口。
和周围灯火通明的情况不同,这家店明显没有人,院门紧闭,门上挂着一把古铜色的大锁。
因为周围光线的缘故,这里并不是黑漆漆的,连盼得以窥见这家店铺的样貌——这是一间古雅别致的小店,院外种着两栏花草,门口是两个古朴的上马蹬,简简单单的。店铺上挂着一块手写的黑底招牌,上书“素玉斋”三个大字。
周辰低头在兜里摸索,很快便掏出了一把铜质的钥匙,钥匙在锁里转动了两下,伴随着清脆的“咔嚓”一声响,门开了。
周辰推门而进,连盼一时杵在外面没动。
门一开,外头的光线很快照进了院中——院子四四方方的,水磨方砖地面,旁边有一口小水井,对着院门的是正方,旁边都围着厢房,两层楼。
院中还有一颗枣树,冬季光秃秃的,走廊下边倒是放了不少花花草草,只不过因为光线暗淡,看得都不是很清楚,连盼隐约看见了好像还有一小缸睡莲。
周辰人已经隐到屋里去了,没过几秒,院子周围就依次亮起了灯光。
不是那种很刺眼的白炽灯灯光,而是很柔和的,暖黄色的灯光,仿佛旧时在宫中所见四处悬挂的宫灯一样。
明亮温暖。
连盼站在门口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她和聪明,几乎是周辰开灯的一瞬间,心里就产生了一个猜想。
但是这个猜想,她却又不敢往深处去想。
仿佛萤火虫缓缓亮起来的尾部一般,小院里的灯在稍微跳动了几下之后,便很快达到了稳定——这是一家很正宗的二进小院,大门朝南,三面环绕。
大门敞开,周辰进去后将里屋的门也被他打开了,木门一共有四扇,两两靠在一起,红棕色的大门被光照得暖洋洋的,可以瞧见里屋的陈设。
很显然,这是一家小客栈,也可以说是一家小饭馆,大堂里设有账房,里屋宽敞,桌椅整齐排列,隐约可见楼梯的一角。
不知道楼上的是住房还是别的,楼上的灯也开了,走廊上都挂着八角灯笼,将廊上的柱子漆色照得微微反光发亮。
老式的房门并不像现代的门一样不透光,窗子是纸糊的,或许用的是绸布,米白色,里头灯光沁出,一时照得院中大亮。
方方正正的房屋仿佛一个温暖的天井,将周辰圈在了灯火最朦胧之处。
院子门口是一块一米多长的石坎,只有一脚来高,上面早已被人磨得光滑平整——跨过去就能进去,但是连盼没抬脚。
周辰一直站在里屋正中央看她。
入夜之后的天气有点冷,空气里凉凉的,他穿得不多,外头只穿了一件黑色的立领中式唐装,这种本来应该是中老人才会感兴趣的衣服,穿在他身上竟一点也不违和,只显得他身姿更加修长挺拔。
好像某个民国人家的少爷一般。
连盼突然觉得心里好像被人撞了一下——她不敢进去。 ↑返回顶部↑
初次来到这里的人,多半都会产生一种穿越的感觉,仿佛自己回到了古代,连说话似乎都会变得静悄悄的,好像自己真的穿越了千年,回到了盛唐一般。
这里很安静,人们似乎生活得很慢、很文雅。
车子停在了千楼林的入口处,周辰扯着连盼往前走。
连盼不明所以,但终于没再和他发生争执。
千楼林两边街道林立,很多店铺门口都挂着红灯笼和酒旗,偶尔还有一些乐器丝竹吹拉弹唱的声音从里面传来,隐隐约约的,听不太真切。
这边街道不算太宽,也不算太窄,偶尔也有很多小巷子,两人大概走了十分钟,周辰带着她绕进了一家小巷,接着便停在了一家大门紧闭的店铺门口。
和周围灯火通明的情况不同,这家店明显没有人,院门紧闭,门上挂着一把古铜色的大锁。
因为周围光线的缘故,这里并不是黑漆漆的,连盼得以窥见这家店铺的样貌——这是一间古雅别致的小店,院外种着两栏花草,门口是两个古朴的上马蹬,简简单单的。店铺上挂着一块手写的黑底招牌,上书“素玉斋”三个大字。
周辰低头在兜里摸索,很快便掏出了一把铜质的钥匙,钥匙在锁里转动了两下,伴随着清脆的“咔嚓”一声响,门开了。
周辰推门而进,连盼一时杵在外面没动。
门一开,外头的光线很快照进了院中——院子四四方方的,水磨方砖地面,旁边有一口小水井,对着院门的是正方,旁边都围着厢房,两层楼。
院中还有一颗枣树,冬季光秃秃的,走廊下边倒是放了不少花花草草,只不过因为光线暗淡,看得都不是很清楚,连盼隐约看见了好像还有一小缸睡莲。
周辰人已经隐到屋里去了,没过几秒,院子周围就依次亮起了灯光。
不是那种很刺眼的白炽灯灯光,而是很柔和的,暖黄色的灯光,仿佛旧时在宫中所见四处悬挂的宫灯一样。
明亮温暖。
连盼站在门口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她和聪明,几乎是周辰开灯的一瞬间,心里就产生了一个猜想。
但是这个猜想,她却又不敢往深处去想。
仿佛萤火虫缓缓亮起来的尾部一般,小院里的灯在稍微跳动了几下之后,便很快达到了稳定——这是一家很正宗的二进小院,大门朝南,三面环绕。
大门敞开,周辰进去后将里屋的门也被他打开了,木门一共有四扇,两两靠在一起,红棕色的大门被光照得暖洋洋的,可以瞧见里屋的陈设。
很显然,这是一家小客栈,也可以说是一家小饭馆,大堂里设有账房,里屋宽敞,桌椅整齐排列,隐约可见楼梯的一角。
不知道楼上的是住房还是别的,楼上的灯也开了,走廊上都挂着八角灯笼,将廊上的柱子漆色照得微微反光发亮。
老式的房门并不像现代的门一样不透光,窗子是纸糊的,或许用的是绸布,米白色,里头灯光沁出,一时照得院中大亮。
方方正正的房屋仿佛一个温暖的天井,将周辰圈在了灯火最朦胧之处。
院子门口是一块一米多长的石坎,只有一脚来高,上面早已被人磨得光滑平整——跨过去就能进去,但是连盼没抬脚。
周辰一直站在里屋正中央看她。
入夜之后的天气有点冷,空气里凉凉的,他穿得不多,外头只穿了一件黑色的立领中式唐装,这种本来应该是中老人才会感兴趣的衣服,穿在他身上竟一点也不违和,只显得他身姿更加修长挺拔。
好像某个民国人家的少爷一般。
连盼突然觉得心里好像被人撞了一下——她不敢进去。 ↑返回顶部↑